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分布(模糊匹配)
47条记录
云南柑橘5种常见病害发生分布调查及其规律分析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柑橘裂皮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和柑橘衰退病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所引起的柑橘病害在云南省的发生和分布情况,广泛收集了该省柑橘14个主产州、市38个县的577份柑橘叶片样品,采用巢式PCR和RT-PCR对以上5种病原进行检测,并通过遗传进化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CLas、CYVCV、CTLV、CEVd、CTV检出率分别为36.0%、33.6%、15.1%、13.0%、82.0%,其中CLas和CTV在14个供检州、市中均被检测到。从种类上看,CYVCV、CLas和CTV的检出率均为甜橙>宽皮柑橘>柠檬,其中CTV在柠檬中的检出率(40.0%)明显低于宽皮柑橘(87.4%)和甜橙(92.2%),而CTLV和CEVd在甜橙中的检出率最低,分别为5.9%和4.0%;从海拔上看,CLas的发生与海拔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此外,不同病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YVCV与CTV、CTLV与CEVd经常存在复合感染的情况,而CLas与CEVd同时侵染的概率较低。通过遗传进化分析发现,云南柑橘病害病原的异地引入和内部传播均为病原扩散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柑橘 黄龙病 病毒病 检测 分布 传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苹果褐座坚壳菌分布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云南省苹果根腐病主要致病菌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 necatrix的分布及其对5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从云南省6个州(市)15个县(区)苹果种植区采集210份根腐病典型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分离,并利用rDNA ITS基因序列比对进行分析鉴定,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各地区代表菌株对蛇床子素、吡唑醚菌酯、咪鲜胺、甲基硫菌灵和噁霉灵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共获得236株菌株,其中褐座坚壳菌的分离频率为70.76%,其在昆明市富民县、石林县、禄劝县,曲靖市马龙区、麒麟区,昭通市朝阳区、鲁甸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弥勒市,丽江市古城区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县、漾濞县的14个县区均发生危害。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蛇床子素、吡唑醚菌酯、咪鲜胺、甲基硫菌灵和噁霉灵EC50范围分别为5.08~457.69、0.28~6.49、0.12~6.59、0.35~3.51和3.51~140.53 mg/L;频次正态分布敏感性分析发现褐座坚壳菌对蛇床子素、吡唑醚菌酯、咪鲜胺、甲基硫菌灵和噁霉灵呈现左正偏态,表明出现了敏感性降低的亚群体;敏感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苹果褐座坚壳菌对药剂的敏感性有地域性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褐座坚壳菌对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敏感性存在正相关,出现双抗现象。说明褐座坚壳菌是引起云南苹果种植区根腐病发生的主要病原菌。

关键词: 苹果根腐病 褐座坚壳菌 分布 杀菌剂 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西北野生樱属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20

摘要:通过对滇西北地区(怒江、丽江、大理等)樱属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鉴定、相关资料的查阅及标本馆的查询,报道了滇西北野生樱属植物资源18种,对其地理分布及外部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对滇西北樱属植物的开发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今后滇西北樱属植物资源的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樱属 滇西北地区 植物资源 调查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侵染我国主要蔬菜作物的病毒种类、分布与发生趋势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我国茄科、葫芦科、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毒病开展调查、诊断,明确当前我国主要蔬菜作物病毒病的病原物、优势病毒及其分布,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病毒引起的病毒病在我国的发生危害趋势进行分析。【方法】2013—2017年,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茄科、葫芦科、豆科和十字花科等蔬菜作物主要病毒病发生情况的普查,利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主要蔬菜病毒病的病原进行鉴定。【结果】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共采集茄科、葫芦科、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疑似病毒病样品41 653份,共检出病毒63种,其中茄科蔬菜检出病毒达40种,葫芦科蔬菜检出病毒26种,豆科蔬菜检出病毒19种,十字花科蔬菜检出病毒14种。茄科的辣椒检出病毒33种,番茄检出病毒25种;葫芦科的南瓜检出病毒22种,黄瓜检出病毒19种;豆科的豇豆检出病毒14种,菜豆检出病毒12种;十字花科的萝卜检出12种病毒,大白菜检出7种病毒。蔬菜作物中普遍存在多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已发现2—6种病毒复合侵染,以2种病毒复合侵染类型居多,其中辣椒、番茄和茄子上存在6种病毒复合侵染。本研究首次在国内发现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 MMV)、西葫芦虎纹花叶病毒(Zucchini tigre mosaic virus,ZTMV)、辣椒脉黄化病毒(Pepper vein yellows virus,Pe VYV)、辣椒隐潜病毒1号(Pepper cryptic virus 1,PCV-1)和辣椒隐潜病毒2号(Pepper cryptic virus2,PCV-2)的侵染;首次发现To MMV、甜瓜蚜传黄化病毒(Melon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MABYV)、南瓜蚜传黄化病毒(Cucurbit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CABYV)对辣椒的侵染,首次发现ZTMV对黄瓜、烟草轻绿花叶病毒(Tobacco mild green mosaic virus,TMGMV)对南瓜的侵染,首次发现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tospovirus,TSWV)可以侵染芹菜、曼陀罗、豇豆、豌豆、党参、大丽花、旱金莲、刺天茄等,首次发现红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 VMV)可以侵染红茄,另外还首次发现辣椒和番茄为烟草丛顶病毒(Tobacco bushy top virus,TBTV)的新自然寄主。【结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 MV)和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2,BBWV2)为当前危害我国蔬菜作物的优势病毒,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且发生严重,特别是CMV发生最为普遍,在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且均为这些地区的优势病毒。茄科蔬菜的优势病毒为CMV和TMV,葫芦科蔬菜的优势病毒依次为CMV、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和TMV,豆科蔬菜的优势病毒为CMV和BBWV2,十字花科蔬菜的优势病毒依次为Tu MV、CMV和TMV。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 CV)、TSWV、CGMMV和To MMV等病毒在部分省区发生严重,扩展蔓延速度极快,具有在全国范围内流行的风险。

关键词: 蔬菜 病毒 种类鉴定 分布 发生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地方小米辣资源与分布特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查阅整理相关资料,以实地调查为主,基层农科人员座谈和走访农户为辅的方式对云南13个地州29个县市小米辣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云南小米辣资源分布特点、种类和民族利用现状,摸清云南小米辣分布特征及资源应用状况,保护云南小米辣遗传多样性并进一步科学开发利用.调查收集到小米辣资源86份,分属黄白壳、浅绿壳、绿壳、深绿壳、紫黑壳、金黄色6种类型,其中黄白壳、浅绿壳资源类型分布地域广泛,紫黑壳、金黄色资源类型分布区域狭窄;滇南低海拔区域小米辣资源分布种类最为集中,分布数量及种类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减少;低海拔气温高的地区小米辣果形小,果味辣;随海拔的逐渐升高,果形逐渐增大,果肉增厚,辣味逐渐减少.傣族、哈尼族对小米辣资源的利用最为普遍,资源保存最为丰富,回族、傈僳族小米辣资源利用较少,资源保存较少.本研究为云南小米辣资源分类、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建议和基础数据.

关键词: 云南 小米辣 资源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野生稻在稻属中的分类进化及资源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普通野生稻是对栽培稻进行遗传改良的宝贵基因资源。近几年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应用,从基因组水平上对普通野生稻的分类及在进化中的作用进行了补充和证实。本评述结合最新研究进展,从世界野生稻分类概况、普通野生稻在稻属中的分类进化地位、中国普通野生稻的分布及类型、普通野生稻在国内外的研究侧重点及进展作了综述,同时,对云南普通野生稻这一独特类群的研究利用情况也作了一定介绍。对普通野生稻的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将有助于功能基因的研究与育种利用。

关键词: 野生稻 资源 系统进化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稻区白背飞虱越冬种群发生及其与田间种群的相关性

应用昆虫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掌握云南稻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越冬虫源特征及其与田间种群大发生的相关性。【方法】2010-2015年,对云南省主要稻区白背飞虱的越冬虫情进行田间调查;2013年南京农业大学与云南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行程6 000 km联合对滇西、滇西南、滇南和滇东南等10县20个稻区进行了实地越冬调研。【结果】云南省各稻区白背飞虱越冬种群主要集中在23?57?N以南,海拔高度为1 608 m以下的稻区。同一稻区白背飞虱越冬虫口密度波动较大,一般在1 200头/667 m2之内,以若虫和成虫越冬,且若虫占总越冬虫量的97.33%,主要聚集在有水源的再生稻、稻桩、落粒苗和早稻秧苗上。本地越冬种群密度(越冬虫量)与秧田虫量、移栽期虫量、孕穗期虫量、大田总虫量的相关性并不显著(P>0.05)。【结论】云南稻区本地越冬虫源数量对白背飞虱种群大发生的形成贡献十分有限。

关键词: 白背飞虱 越冬种群 发生 分布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茎线虫病研究进展

生物安全学报 2016

摘要:水稻茎线虫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能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在我国水稻茎线虫属于检疫对象。该病害在孟加拉国、印度及缅甸等危害严重。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水稻茎线虫病原、形态、分布、症状等方面综述了水稻茎线虫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开展检疫和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水稻茎线虫 发生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危植物中甸刺玫的分布及种群数量动态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甸刺玫是云南香格里拉特有的极危植物和著名的高山花卉。通过对其分布及种群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绘制了中甸刺玫的地理分布图及基于株高和冠幅的年龄结构图,编制了相应的种群静态生命表并绘制了相应的存活曲线。结果表明,除人工引种保存的69株个体外,中甸刺玫自然分布在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沿硕多岗河的狭长型地带内,现有自然分布点44个,植株562株,其中幼苗61株。大多数分布地点仅有1至几株成年植株,几乎没有更新。个体数多的分布点中植株的表型变异较大,花型、瓣性和花色等丰富。中甸刺玫Ⅱ龄级至Ⅴ龄级的个体数较多,幼苗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年龄结构在一段时间内比较稳定,但长远来说处于衰退状态。中甸刺玫的死亡率随着龄级的增加而增加,株高结构中存活数在Ⅱ龄级最高,冠幅结构中存活数则在Ⅲ龄级最高,随着龄级的增加存活数降低。

关键词: 中甸刺玫 分布 年龄结构 生命表 存活曲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疫霉根腐病在我国的发生调查及59份种质的抗性评价

热带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在对我国木薯主栽区的调查中发现,疫霉根腐病在云南、海南、广西、广东等地普遍发生,已经成为木薯产业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问题。采用室内离体接种法进行了59份木薯种质的抗性评价,结果发现仅有6份种质为高抗,占10.20%,11份种质为高感,占18.64%,大部分种质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感病性。田间活体接种进一步证明SC11为高抗,而GR4为高感。

关键词: 木薯 疫霉根腐病 分布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