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双亲主要性状在低纬高原两系杂交稻高纯高产制种技术中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两系杂交籼稻云两优144的亲本为研究对象,在云南水富不同海拔条件下分期播种,明确母本2301S的育性转换规律和父母本的主要性状和生育进程。通过分析双亲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自交不实率(结实事)等主要性状和生育进程差异,建立了云两优144双亲主要性状回归方程,为云两优144在当地不同海拔条件下梯田制种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两系杂交稻在低纬高原区域高纯高产制种提供技术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109’选育与繁殖制种关键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光109’是利用光敏核不育系(PGMS)‘N95076S’与恢复系云粳恢7号组配而成。具有高产(9.0~13.97 t/hm2)、感稻瘟病(9级),抗白叶枯病(3级)。米饭食口性好、米质优、经检测属优质软米杂交粳稻。2011年同时通过云南省和贵州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编号分别为滇审稻2011008号和黔审稻2011011号;2012年通过农业部超级稻认证。通过2008年至2012年‘云光109’大面积制种实践表明,‘N95076S’在湖北省仙桃市最佳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16日至8月24日。此时阳光充足、温度高使其容易通过育性转换敏感期,且不育性稳定,确保了杂交种子的纯度,以此确定最佳播种期为6月4日。在仙桃‘N95076S’不育系在9月22日左右转换为可育,因此,对‘云光109’进行繁种需在7月14日播种,9月16日实现抽穗。同时,‘云光109’经过一季制种后,可以通过再生繁殖,实现一季播种制种、繁殖双季,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
关键词: 两系杂交粳稻 ‘云光109’ 光敏核不育系繁殖 制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元谋冬季繁种制种发展状况分析
《种子科技 》 2009
摘要:元谋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水利网络,是冬早蔬菜的主要生产、制种基地,正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我国重要的南繁基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种茧保护 提高制种量
《云南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合理的种茧保护是提高千克茧制种量,提高蚕种场经济效益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要根据蛹体发育情况,合理调节气象环境,以适应蛹体发育的需要,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产卵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