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加工方式对鲜食黄花菜中戊唑醇残留量的去除效果研究
《蔬菜 》 2023
摘要:为研究加工方式对鲜食黄花菜中戊唑醇残留量的影响,通过对黄花菜进行戊唑醇残留浸泡试验,实验室内模拟加工,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研究了不同加工方式(水洗、焯水、浸泡、水洗—焯水—浸泡)对鲜食黄花菜中戊唑醇残留量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单独水洗、焯水、浸泡处理时,戊唑醇浓度与去除率呈正相关,戊唑醇残留量越高去除率越高,去除效果越明显;处理时间和戊唑醇残留量的去除率呈正相关,随着时间的增加,去除率增大;3种处理方式中焯水对黄花菜中戊唑醇的去除率最高,去除效果最好,焯水7 m i n,去除率最高可达83.05%;水洗时间0~3 m i n、焯水时间0~3 min、浸泡时间0~30 min期间去除率变化幅度高,去除速度最快,之后去除率变化幅度均变缓,趋于稳定;建议鲜食黄花菜的加工流程为:水洗3 min→焯水3 min→浸泡30 min.


不同加工方式红糖营养成分与香气成分分析比较
《食品工业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分析比较了不同加工方式的24种红糖样品(传统红糖、加工红糖、机制红糖)在理化性质、营养成分、挥发性香气成分上的差异。结果表明:24个红糖样品的颜色主要是由红、黄色构成的褐色,机制红糖和加工红糖颜色更偏暗褐色,传统红糖颜色偏棕黄色;蔗糖和还原糖是红糖的主要成分,且传统红糖的蔗糖分低于机制红糖和加工红糖,还原糖分则反之;加工红糖与机制红糖灰分含量较高分别为3.55%和4.09%,传统红糖灰分含量为2.26%;加工红糖与机制红糖的蛋白质、多酚含量略高于传统红糖;传统红糖碳水化合物和能量平均值分别为92.94%和1598.67 kJ,高于机制红糖和加工红糖;三种加工方式红糖脂肪含量差异不大。红糖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氨基酸,不同加工方式的红糖样品中,K含量是最多的,其次是Ca和P;微量元素中,Fe含量是最多的,Se含量最少,且不同的加工方式间Cu、Si、Zn含量相差不大;传统红糖、机制红糖、加工红糖中共鉴定出17种氨基酸,其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为主要氨基酸;不同加工方式的9种红糖中共检测出104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酸类、醇类和吡嗪类物质最多。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