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苦荞不同采收期营养加工特性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5
摘要:目的 研究采收期对苦荞不同部位营养品质、加工特性与抗氧化活性影响。方法 采收期根据首次开花时间来确定,对苦荞籽粒、茎、花、叶在花后不同采收期的总黄酮含量、蛋白含量、膳食纤维含量、持水性、持油性以及抗氧化活性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苦荞籽粒、茎、叶与花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与活性成分,加工特性优良。随着采收期的延长,苦荞籽粒的总黄酮含量、蛋白含量、膳食纤维含量、持水性和持油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苦荞茎、花的膳食纤维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苦荞茎、叶的总黄酮含量、蛋白含量减少,苦荞叶的膳食纤维含量、苦荞花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活性则先增加后减少。苦荞花总抗氧化能力要显著高于苦荞的其他部位,花后14 d总抗氧化能力与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369.42μmol/g与7.83%,是苦荞籽粒的6.2倍和8.8倍。结论 不同部位的苦荞都有作为食品开发加工原料的潜能与应有价值,可充分利用;采收期对苦荞不同部位的营养与功能成分有直接影响,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应根据目的来确定合理的采收期。


两种干燥方式对马铃薯全粉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鲜“云薯304”切片后,采用漂烫冻干、不漂烫冻干、漂烫烘干和不漂烫烘干四种工艺条件制备干片,再经研磨粉碎制成半生的马铃薯全粉,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全粉的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结果 表明:采用漂烫冻干工艺,马铃薯全粉的颜色与鲜马铃薯颜色最接近,制备的马铃薯全粉还原糖含量最低,为0.15%;蛋白质含量(9.01%)、总淀粉含量(69.12%)、直链淀粉含量(31.60%)与其他三种工艺处理无显著差异;从加工特性上看马铃薯全粉的持水力(5.27 g水/g全粉)和持油力(1.55 g油/g全粉)、透光率(83.43%)和各个温度下的膨胀度(50℃:9.32 g/g;60℃:11.98 g/g;70℃:13.11 g/g;80℃:15.35 g/g;90℃:12.50 g/g)均最高,都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工艺(P<0.05);且凝胶流程最短,为10.96 mm.因此,可认为漂烫冻干是制备马铃薯全粉的最优工艺.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