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化学防治(模糊匹配)
8条记录
有机硅助剂配合化学农药防治甘蔗螟虫的田间效果

热带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探索有机硅助剂配合化学农药使用对苗期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以98%杀螟丹SP (可溶性粉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 (胶悬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叶面喷雾法,开展甘蔗螟虫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硅助剂可降低2种农药的用量,其中,药后15 d,98%杀螟丹SP (250~500 g/hm2)+助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g/hm2+助剂防效与推荐剂量无显著差异;药后30 d,98%杀螟丹SP (375~500 g/hm2)+助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g/hm2+助剂防效与推荐剂量无显著差异。有机硅助剂改善了2种农药的防治效果及利用效率,可降低98%杀螟丹SP用量30%~50%、20%氯虫苯甲酰胺SC用量约35%。

关键词: 有机硅助剂 甘蔗螟虫 化学防治 农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薇甘菊防除后抑制其再次入侵的几种防治措施初探

生态环境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如何避免入侵植物薇甘菊防治后再次入侵是一个困扰国内外学者的难题。在野外条件下,对比研究了在薇甘菊入侵地施用化学除草剂百草枯、草甘膦和氯氟吡氧乙酸的化学防治方法以及施用3种化学除草剂后栽种甘薯的综合防治方法对入侵地的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薇甘菊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180 d,采用施除草剂后栽种甘薯的综合防治处理组对入侵地薇甘菊的株防治效果和鲜物质质量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化学防治处理组。化学防治处理组群落薇甘菊的重要值随防治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而其他物种重要值的变化则与之相反,其中草甘膦和氯氟吡氧乙酸处理后第30天未见薇甘菊发生;综合防治处理组喷药后第180天群落薇甘菊的重要值分别为36.98、22.21和20.13,显著小于处理前、化学防治处理组和对照。化学防治处理组在施药后第30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显著降低,Simpson指数(D)显著增加,Shannon-Wiener指数(H)除百草枯处理显著增加外,草甘膦和氯氟吡氧乙酸处理显著降低,但Pielous均匀度指数(J)与药前差异不显著;而施药后第180天,3种除草剂处理组除Simpson指数(D)显著增加,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J)与药前无显著变化。综合防治处理组,除百草枯+甘薯处理喷药后180 d的Shannon-Wiener指数(H)显著小于喷药前外,其他处理的Simpson指数(D)、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J)与喷药前均无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薇甘菊入侵地,通过筛选不同化学药剂和依靠迹地本地种群难以抵御薇甘菊的再入侵与危害,而采用先化学防治后栽种甘薯的综合防治技术可显著降低薇甘菊再发生的重要值,且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无明显改变。研究结果可为入侵地有效控制薇甘菊提供参考。

关键词: 薇甘菊 甘薯 化学防治 综合防治 生物多样性 丰富度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蜡螟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概述

中国蜂业 2016

摘要: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是全球范围内蜂群中普遍存在的害虫,给世界养蜂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大蜡螟作为养蜂业害虫,最初的研究重点为对其防治方法的探索,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另外还具有生长周期短、食料来源丰富、易于繁殖等优点,大蜡螟更多的被用作模式昆虫研究昆虫生理学、生物学、行为学、生态学及作为试验昆虫用于昆虫病原线虫、寄生蜂、抗菌肽、抗菌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从养蜂业的角度对大蜡螟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方法进行概述,以期为养蜂业更好的防治和利用大蜡螟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蜡螟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伯利亚龟象生活史及田间化学防治试验初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就2013年在内蒙古赤峰市荞麦田突然大量发生的西伯利亚龟象的生活史及习性、危害特点以及田间化学药剂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西伯利亚龟象以成虫在土壤表层越冬,第二年5月下旬出土危害,6月中、下旬交配产卵直到9月上、中旬。幼虫蛀茎危害,成虫取食叶片、嫩茎和嫩梢,并能作短距离飞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喷施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拌种,施用两周后对西伯利亚龟象的防效可达95%,八周后防效高达98%,喷施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以及辛硫磷+噻虫嗪拌种也会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关键词: 西伯利亚龟象 荞麦 生活史 化学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桑园内茶黄螨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蚕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黄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Banks)是危害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种作物的害虫。于2012~2013年调查云南省蒙自地区桑园内茶黄螨对桑树的危害情况,并分别采用5种药剂对茶黄螨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茶黄螨主要在4月上旬~5月中旬和7月上旬~9月上旬2个时期危害桑树的嫩梢、嫩叶,25~30℃、相对湿度60%~80%的温暖潮湿环境适宜茶黄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一区域不同桑品种受茶黄螨的危害程度不同,10个供试桑品种被害率最高的为云桑2号,达91.4%,而盛东1号、强桑1号和云桑4号3个桑品种全年均未出现明显被害症状;40%辛硫磷、10%溴虫腈、73%克螨特、0.5%阿维菌素、10.8%阿维·哒螨灵均对茶黄螨有杀灭作用。结合云南省的养蚕生产布局,建议在收蚁前10~15 d使用73%克螨特2 000倍稀释液对桑树进行喷施,同时做好桑园周围蔬菜、水果种植园内的茶黄螨防治工作;在易发生茶黄螨危害的蚕区,新建桑园可种植对茶黄螨具有较强抵抗力的桑品种。

关键词: 桑树害虫 茶黄螨 发生时期 桑品种 化学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根肿病化学防治技术

植物保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白菜的不同生育期,采用多种杀菌剂和不同的防治方法防治大白菜根肿病,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胺和10%氰霜唑能有效防治大白菜根肿病,其防治效果优于其他化学药剂。在播种前用10%氰霜唑悬浮剂2 000倍液浸种,再用50%氟啶胺悬浮剂300倍液对苗床土壤和大田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5.70%,比清水对照增产42.32%。

关键词: 大白菜根肿病 化学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双高甘庶"病虫害综合防治

云南农业科技 2004

摘要:甘蔗是云南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蔗糖业是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和边疆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八五"、"九五"期间的重点培育,云南省甘蔗糖业得到快速发展.2002/2003年榨季.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26.67万hm^2,蔗糖产量突破190

关键词: 云南 甘庶 病虫害防治 综合防治 检疫 抗逆品种 田间管理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接种赤星病后细胞病变及化学防治时期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烤烟K326品种接种赤星病菌后,用透射电镜进行叶细胞观察及致病机理研究。随接种时间的延长烟叶细胞受损及崩解程度增加,而未接种的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正常、完整。在染病前至病菌侵入后细胞病变初期进行化学防治(喷施代森锰锌),效果达100%;接种后36h施药,烟叶出现病斑,施药时间越晚,发病越早,且病情越重,防治效果越差,感病144h后施药与不施药的病情差异不大。

关键词: 烟草 赤星病 细胞病变 化学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