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甘蔗产业发展及跨境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甘蔗产业跨境合作伙伴评价研究,对发现具备甘蔗生产和贸易潜力的合作伙伴,确定我国甘蔗产业未来合作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亚东南亚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模糊聚类等多元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贸易流通、种植现状、发展潜力、研发能力、经济发展等14个指标,确定中国甘蔗产业跨境优先合作国家。结果表明:2012—2019年,我国甘蔗产量下降,进口量增加了1.08倍;甘蔗进口存在结构性问题,高度依赖缅甸和老挝;南亚东南亚地区潜在耕地资源丰富,当前耕地面积仅占可耕地面积的3.5%,耕作适宜程度在70%以上的土地面积占84.5%,开发潜力巨大;按合作潜力将南亚东南亚18个国家分为4类,其中,印度在甘蔗生产、研发方面最具优势,为最优考虑的甘蔗产业跨境合作对象;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甘蔗出口国际竞争力较强,与中国甘蔗贸易互补性最好,也是中国开展甘蔗产业跨境合作优先考虑的国家。


云南蔗区多样性地形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潜力研究
《中国农机化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调查了云南蔗区38个县不同坡度(≤2°,2°~6°,6°~15°,15°~25°,>25°)甘蔗耕地的面积,并调查了不同坡度(2°~6°,6°~15°,15°~25°)耕地发展甘蔗种植的潜力面积。调查数据表明,云南省坡度在0°~15°之间的甘蔗耕地面积最大,占全省甘蔗总面积的62.6%;坡度≤2°甘蔗耕面积地占全省甘蔗总面积的14.6%,坡度2°~6°甘蔗耕面积地占全省甘蔗总面积的15.9%,6°~15°甘蔗耕地占全省甘蔗耕地面积的32.1%;云南蔗区有大面积甘蔗耕地适宜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大部分蔗区优先发展中小型甘蔗实用机械,0°~6°坡度面积较大的蔗区可考虑发展中大型甘蔗机械。


云南省大豆科研生产现状及发展潜力
《大豆通报 》 2003
摘要:云南省大豆生产目前正处在恢复和发展阶段 ,形势比较好。但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单产都未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本文拟从全省自然条件 ,生产水平 ,发展潜力 ,以及科研现状提出发展云南省大豆生产的设想 ,对云南省发展大豆产业有一定参考意义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