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模糊匹配)
3条记录
基于GC-MS分析鼓槌石斛不同花期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广西植物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开花时挥发性成分特点及释放规律,该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GC-MS技术,检测鼓槌石斛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4个时期及盛花期唇瓣、萼片、花瓣和花蕊柱4个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香气释放规律分析。结果表明:(1)在鼓槌石斛4个时期,共检测到挥发性成分29种,分别为13种烯类、6种醇类、2种醛类、2种酯类、2种烷类、1种酚类、1种酸类和1种其他类;在鼓槌石斛盛花期4个部位中,共检测到挥发性成分39种,分别为15种烯类、9种醇类、4种烷类、3种酯类、3种酮类、2种醛类、2种其他类和1种酸类。(2)鼓槌石斛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在花朵从盛开到衰败的整个过程中先逐渐升高而后降低,盛花期挥发性成分最多有22种,主要为烯类和酯类。(3)醋酸辛酯、罗勒烯、(+)-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d-柠檬烯和正辛醇7种成分为鼓槌石斛中重要的挥发性成分,其中醋酸辛酯和罗勒烯在盛花期释放量最高,分别占总含量的31.74%和24.98%,醋酸辛酯在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3个时期均被检测到且含量都较高;(+)-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d-柠檬烯和正辛醇5种挥发性成分仅在初花期和盛花期被检测到,并且随着花朵的开放含量逐渐增加。(4)鼓槌石斛不同部位释放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主要释香部位为花瓣和萼片,在萼片中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为29种),在花瓣中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种类有20种,总含量最高(为5 754.26 ng·g-1)。综上认为,鼓槌石斛在不同花期和不同部位释放的花香物质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为鼓槌石斛花日化产业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花香 鼓槌石斛 固相微萃取 花香释放规律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基功能化石墨烯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

摘要:目的建立氨基功能化石墨烯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样中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硫线磷、地虫硫磷、氯唑磷、甲基毒死蜱、磷胺、喹硫磷和苯线磷).方法水样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用25 mg氨基功能化石墨烯富集,用6mL丙酮洗脱,然后使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GC-FPD)测定.对气相色谱条件和影响萃取效率的多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在优化的条件下, 7种有机磷农药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系数为0.9905~0.9988,检出限为0.025~0.04μg/L,定量限为0.08~0.12μg/L.氨基功能化石墨烯对7种有机磷农药的富集倍数为183倍~307倍,萃取率为45.8%~76.8%,3个浓度添加水平(1、5.0、50μg/L)的加标平均回收率在70.0%~105%,相对标准偏差为7.98%~14.5%.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和灵敏度高、试剂用量少等特点,适用于水样中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关键词: 氨基功能化石墨烯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法 有机磷 农药残留 水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PME-GC-MS测定4种云南茶的香气成分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GC-MS联用技术检测烘青茶、乌龙茶和沉香茶中的香气成分。红河乌龙茶中共鉴定出8种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是环己烷-1,2-乙烯基-1,1-二甲基-3-亚甲基、1,5,7-Octatrien-3-醇-1,3,7-二甲和芳樟醇;三宁烘青茶中共鉴定出15种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是芳樟醇、β-环柠檬醛和柠檬烯;从蒸汽杀青的沉香茶中检测到16种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是6,10-二甲基-5,9-十一双烯-2-酮、β-紫罗酮和β-环柠檬醛。从乌龙茶加工工艺生产的沉香茶中检测到21种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分别是壬醛、6,10-二甲基-5,9-十一双烯-2-酮和β-环柠檬醛。说明SPME-GC/MS是一种快速检测茶叶香气的方法,而且加工方法不同对沉香茶的香气成分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沉香茶 香气 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