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伍岗 1 ; 夏锐 1 ; 张艳梅 1 ; 梁家彬 1 ; 李梅 1 ; 浦绍柳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沉香茶;香气;GC/MS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6 年 29 卷 08 期
页码: 1993-19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GC-MS联用技术检测烘青茶、乌龙茶和沉香茶中的香气成分。红河乌龙茶中共鉴定出8种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是环己烷-1,2-乙烯基-1,1-二甲基-3-亚甲基、1,5,7-Octatrien-3-醇-1,3,7-二甲和芳樟醇;三宁烘青茶中共鉴定出15种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是芳樟醇、β-环柠檬醛和柠檬烯;从蒸汽杀青的沉香茶中检测到16种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是6,10-二甲基-5,9-十一双烯-2-酮、β-紫罗酮和β-环柠檬醛。从乌龙茶加工工艺生产的沉香茶中检测到21种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分别是壬醛、6,10-二甲基-5,9-十一双烯-2-酮和β-环柠檬醛。说明SPME-GC/MS是一种快速检测茶叶香气的方法,而且加工方法不同对沉香茶的香气成分有显著影响。
- 相关文献
[1]氨基功能化石墨烯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耿慧春,梅文泉,王正伟,方海仙,陈兴连,王丽,汪禄祥. 2019
[2]基于GC-MS分析鼓槌石斛不同花期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赵瑞晶,曹桦,陆琳,李丽梅,沈定才,李涵,李东徽. 2024
[3]特异茶树品种“紫娟”不同茶产品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吕海鹏,梁名志,张悦,王立波,林智. 2016
[4]布朗族酸茶理化及香气成分初步研究. 韩丽,罗向前,谢志英,浦绍柳,夏丽飞,梁名志. 2011
[5]‘紫娟’红茶和‘紫娟’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的分析. 杨雪梅,任洪涛,罗琼仙,占琪,李燕丽,吕才有,李家华. 2017
[6]茶叶香气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罗正飞,陈继伟,凌光云,王立波,罗琼先,李朝云. 2011
[7]红肉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果实香气物质的研究. 李国鹏,静玮,袁源,林丽静,赵俊,李积华. 2014
[8]不同的揉捻方式和发酵时间对红茶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仝佳音,李金龙,张艳梅,李晓静,张盼盼,聂学滢,杨方慧,申时全.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昭通本地樱桃栽培管理技术
作者:李梅;毕光华;王崇香;冯素芬;许蕊淇;岳万勇;赵声连;张薇
关键词:昭通;樱桃;栽培管理技术
-
西双版纳地区古树和乔木普洱茶(生茶)品质差异分析
作者:汤海昆;杨方慧;张艳梅;张盼盼;孙云南;张华凤;仝佳音
关键词:普洱茶;古树茶;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儿茶素组分
-
缅甸茶叶生产与贸易现状分析
作者:郭文;鲁雪艳;张应青;田江;莫楠;伍岗;代希茜
关键词:茶叶;生产;贸易;缅甸
-
云南昆明地区南瓜白粉病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
作者:高婷;李梅;朱彩华;龙荣华
关键词:南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
-
缅甸甜瓜8230型大棚栽培技术
作者:朱莉;高婷;李梅;陈智云;彭国雄;刘振国
关键词:
-
不同光质萎凋处理云南大叶种白茶品质的差异
作者:张艳梅;仝佳音;郝连奇;杨方慧;赵碧;汤海昆;马玉青;夏丽飞;孙云南;浦绍柳
关键词:云南大叶种白茶;光质;萎凋
-
不同的揉捻方式和发酵时间对红茶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作者:仝佳音;李金龙;张艳梅;李晓静;张盼盼;聂学滢;杨方慧;申时全
关键词:红茶;揉捻;发酵;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