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地膜覆盖(模糊匹配)
12条记录
不同覆膜方式对冷凉山区土壤水热效应及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覆膜方式对高原冷凉山区植烟土壤的水热效应、烤烟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在昭通市高原冷凉山区设置常规黑膜(RC)、反光膜(RF)、双层膜(BF)和全膜覆盖(FF)4种方式.结果表明:烤烟大田生育前期,全膜和双层膜较常规黑膜覆盖土壤温度增幅分别为0.47~0.80℃和0.23~0.34℃,反光膜较常规黑膜覆盖土壤温度降幅为0.49~0.73℃.全膜和双层膜较常规黑膜覆盖土壤湿度增幅分别为2.46%~4.76%和0.63%~2.45%,反光膜较常规黑膜覆盖土壤湿度降幅为0.01%~0.19%.还苗期土壤湿度与时间的动态模拟关系呈幂函数递减,全膜和双层膜覆盖的土壤湿度递减率小于常规黑膜覆盖.打顶期烤烟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双层膜覆盖烟株的根、茎、叶生物量,株高、茎围、叶片数和叶面积系数均高于常规黑膜覆盖.双层膜较常规黑膜覆盖的产量和产值增幅分别为1.14%和17.77%.地膜覆盖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双层膜覆盖具有较好的烤烟产质提升效果,适宜在高寒冷凉山区烤烟种植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地膜覆盖 冷凉山区 水热效应 烤烟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等高横向聚土垄作对早春马铃薯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低纬高原山区早春马铃薯不同覆膜种植方式下,土壤水分生产率、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降水与土壤耕作层湿润深度等变化情况对马铃薯产量差异的影响。【方法】以当地马铃薯品种合作88号为材料,试验设置3个处理:T_1处理,等高横向聚土单垄地膜覆盖种植;T_2处理,等高横向平作半膜覆盖种植;T_3处理,以当地顺坡面平作半膜覆盖种植方式为对照(CK)。【结果】T_1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湿润深度和水分生产率极显著高于T_3处理(CK)3.8%~54.8%、2.2~58.1 cm和6.43~11.46kg/m~3。T_1处理的出苗率极显著高于T_3处理(CK)19.6%~22.3%。T_1处理的产量、经济效益极显著高于T_3处理(CK)82.6%~101.3%和130.8%~172.4%。【结论】T_1和T_2处理,尤其是T_1处理可明显促进早春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经济、生产效益最佳。

关键词: 马铃薯 等高横向 聚土垄作 地膜覆盖 水分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甘蔗出苗的影响

中国糖料 2018

摘要:以普通地膜为对照,探究绿色地膜、银灰地膜、除草地膜(乙草胺)覆盖对土壤水分和温度及甘蔗出苗的影响,为不同颜色地膜在甘蔗栽培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影响情况是普通地膜>绿色地膜>除草地膜>银灰地膜,普通地膜和绿色地膜相对保水效果较好,均高于银灰地膜和除草地膜,但无统计学意义;土壤温度是普通地膜=除草地膜>绿色地膜>银灰地膜。甘蔗出苗率、分蘖率变化均无明显差异,银灰地膜相对较差。

关键词: 甘蔗 地膜覆盖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出苗率 分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覆膜对蔗田土壤温湿度及出苗率的影响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8

摘要:采用除草地膜全膜覆盖、普通地膜全膜覆盖、普通地膜半膜覆盖及不盖膜4种覆盖方式,对蔗田土壤水分、温度及甘蔗出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保持土壤温度,起到蓄水保墒、保温的作用。4种覆膜处理甘蔗出苗率及分蘖率大小依次为:除草地膜全膜覆盖>普通地膜全膜覆盖>普通地膜半膜覆盖>不盖膜。

关键词: 甘蔗 地膜覆盖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出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对新植甘蔗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糖料 2017

摘要:采用施肥与地膜覆盖相结合的栽培模式,设置两次施肥+普通地膜、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不覆膜4个处理,研究不同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对新植甘蔗的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糖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推广应用甘蔗轻简高效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新植甘蔗桂糖32号采用两次施肥+普通地膜、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3种栽培模式的出苗率、分蘖率、有效茎、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两次施肥+不盖膜栽培模式,且全覆盖3种栽培模式的甘蔗实收产量和新增纯收益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127.52 kg/667m~2、1234.11元/667m~2,7073.91 kg/667m~2、1010.31元/667m~2,7173.96 kg/667m~2、1046.06元/667m~2。在全膜覆盖栽培模式下,无论是缓释肥一次施肥或复合肥两次施肥,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缓释肥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全覆盖的轻简高效栽培模式更有利于甘蔗轻简高效生产。

关键词: 甘蔗 地膜覆盖 缓释肥 轻简高效栽培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有机果园杂草管理技术研究综述

杂草学报 2016

摘要:在有机果园的日常管理中,应摈弃传统农业"根除杂草"的观念,建立"杂草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杂草管理对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有机果园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围绕杂草对果园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杂草管理展开综述,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有机果园普遍采用的杂草管理技术(包括耕作除草、果园覆草、生草覆盖、地膜覆盖、有机除草剂和火焰除草),旨在为有机果农实施杂草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有机果园 杂草管理 耕作除草 果园覆草 生草覆盖 地膜覆盖 有机除草剂 火焰除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铁锁地膜覆盖栽培研究

农学学报 2016

摘要:为了研究金铁锁应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效果,笔者采用白色农膜覆盖、黑色农膜覆盖、不覆盖任何农膜(CK)研究了金铁锁种子直播栽培的效果。结果表明:用地膜覆盖栽培比不盖膜栽培第1年可明显提高保苗率,增加根重;第2年保苗率明显降低,根重无明显差异;第3年保苗率和根重都明显降低。种植第1年可用农膜覆盖,种植第2、第3年不能再盖膜。3年连续盖膜栽培可导致金铁锁最终产量降低。

关键词: 金铁锁 栽培 地膜覆盖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东北大春马铃薯产业情况调研与分析

中国马铃薯 2015

摘要:为充分了解滇东北地区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促进马铃薯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调研了滇东北马铃薯主产区的生产情况、栽培模式、地膜覆盖、产销情况及马铃薯主食化情况,全面分析了当前滇东北大春马铃薯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马铃薯 滇东北 产业 间套作 地膜覆盖 主食化 种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覆盖技术在三七育苗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双覆盖技术在三七育苗上的应用效果,为三七育苗方法的改进和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不同覆盖方式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土温及容重进行取样测定,同时调查记录田间三七出苗率、种苗质量。结果:同传统松毛或稻草单覆盖相比,三七育苗床畦面采用松毛或稻草+地膜的双覆盖方式,可减少育苗初期浇水量2/3以上,松毛或稻草+地膜的双覆盖方式三七种子播种到出苗的40 d内不用浇水,保持出苗期土壤含水量稳定在30%左右和土温稳定在9~16.5℃,促进畦面土壤疏松,防止田间倒春寒危害,从而显著提早三七出苗期,提高田间出苗率、出苗整齐率和种苗质量。仅采用松毛或稻草的单覆盖方式保水、保温效果较差,需12 d左右浇施一遍水,三七田间出苗时间较双覆盖处理晚14 d,出苗盛期晚24~26 d,出苗率低11.3%~18.7%,且松毛的效果要优于稻草。采用地膜单覆盖虽然有较好保水、保温效果,促进三七出苗和提高发芽率,但存在日均土温变化较大、田间土壤易板结,畦面青苔、杂草较多,不利于后期田间管理的不足。结论:生产上建议三七种子播种期采用松毛+地膜双覆盖方式,以节水抗旱、节省劳力,提高种子出苗率和种苗质量,出苗盛期后揭掉地膜采用松毛单覆盖的方式进行苗期管护。

关键词: 三七 秸秆覆盖 地膜覆盖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丽江云木香地膜覆盖规范化栽培技术

中国现代中药 2012

摘要:目的:研究云木香地膜覆盖规范化栽培技术。方法:在云南丽江对云木香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云木香全生育期地膜覆盖规范化栽培技术措施,同时讨论了丽江地膜覆盖栽培云木香增产的原因。结果:通过地膜覆盖栽培云木香,出苗率可达90%以上,2年生的主根长达20.36~42.71cm;最大根粗达3.37~5.40cm;折干率达31.60%~34.74%;最高产量可达10032kg·hm-2;总灰分小于4%,酸不溶灰分小于2%。结论:通过此技术,在生产上可实现云木香的规范化种植,促进丽江及周边地区云木香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 云木香 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