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梯棱羊肚菌杂交子代单孢菌株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食用菌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野生菌株杂交组合A、B以及野生和人工栽培菌株杂交组合C、D子囊果为材料,建立单孢菌株群体,基于其交配型基因挑选145个单孢菌株进行出菇实验,评估单孢菌株产量、出菇整齐度、出菇周期、菇形、抗病性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杂交组合B单孢萌发率较高.杂交组合C和D子代单孢菌株平均产量较高;大部分单孢菌株在第1~2次采收时的产量较高.杂交组合A和B子代单孢菌株菇形较好,不易发生病害.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单孢菌株进行羊肚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梯棱羊肚菌营养亲和调控行为
《菌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梯棱羊肚菌Morchellaimportuna同一子囊果的子代单孢菌株间普遍表现为营养不亲和关系。本文以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多个梯棱羊肚菌子囊果为材料,分离同子囊中的单孢菌株,研究同子囊、不同子囊单孢菌株间的营养亲和关系,并鉴定它们的交配型和mimpvic32、mimpvic33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来自YPL6群体的所有子代单孢菌株间营养亲和群数不超过4个,营养亲和的单孢菌株Y282与Y346杂交,子代子囊果同子囊中单孢菌株营养亲和,所有分离单孢菌株与亲本菌株形成一个营养亲和群;产生Ⅰ型拮抗单孢菌株Y282与Y134杂交,产生Ⅱ型拮抗单孢菌株Y282与Y88杂交,子代子囊果同子囊8个单孢菌株形成2–3个营养亲和群。Y282分别与两株野生单孢菌株ZQW10和ZQW31杂交,同子囊的8个单孢菌株形成4个营养亲和群,而不同子囊的单孢菌株间普遍表现为营养不亲和,形成多个营养亲和群。梯棱羊肚菌的营养亲和性或由多个位点调控,亲本间调控位点上无遗传差异,则所有子代单孢形成一个营养亲和群;亲本间具有遗传差异的调控位点数越多,子代单孢形成的营养亲和群数越多。每个子囊的子囊孢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间重组、交换和分离的方式不同,导致同子囊、不同子囊的单孢间具有遗传和表型的差异。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