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存活率(模糊匹配)
8条记录
家蚕体内细菌感染模型建立及不同菌株的协同致病特征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家蚕体内细菌感染模型,揭示不同细菌协同感染家蚕的致病力,明确云南蚕区家蚕细菌病的发病原因及其规律,为指导家蚕生产过程中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家蚕龄期、感染浓度和感染方法3个因素出发构建家蚕体内细菌感染模型,然后选用从云南地区自然发病蚕体中分离获得的5株肠道致病菌[Mamma-liicoccus sciuri(葡萄球菌属)、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Klebsiella variicola(克雷伯菌属)和Pseudomonas soli(假单胞菌属)],开展5种单菌感染及17种组合协同感染试验.[结果]通过建立家蚕体内细菌感染模型发现,家蚕群体添食细菌比单头添食的存活率低;细菌感染浓度选择时建议二龄期家蚕感染选用5.0 OD/mL、四龄期和五龄期家蚕感染选用10.0 OD/mL.选取的5株细菌对家蚕均具有致病力,整体上表现为随着细菌感染时间的延长,家蚕存活率逐渐降低;小蚕期感染细菌对家蚕的影响更明显,至五龄期有大量家蚕发病死亡,与养蚕过程中的细菌病发生规律相同.无论是小龄期感染还是大龄期感染,细菌协同感染的家蚕存活率总体上低于单菌感染,尤其是粘质沙雷氏菌参与的协同感染,至上蔟期的家蚕存活率均较低.此外,无论是二龄期感染还是四龄期感染,夏季家蚕的存活率总体上均高于春季家蚕,说明云南蚕区夏季家蚕的抗病力优于春季家蚕.[结论]5株分离自云南地区自然发病蚕体的病原菌对家蚕产生明显致病性,其致病性与感染龄期、感染浓度、不同细菌组合及感染季节等均有关,总体上具体表现为小蚕期感染较大蚕期感染对家蚕的影响更明显,细菌协同感染比单菌感染的危害更严重,且夏季家蚕感染后的存活率高于春季家蚕.

关键词: 家蚕 肠道致病菌 细菌感染模型 存活率 协同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荞麦蜜提取液对西方蜜蜂存活及Vg和Sir2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荞麦蜜提取液对西方蜜蜂存活及寿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采用4种荞麦蜜提取液对西方蜜蜂成年工蜂进行饲喂,分析各提取液对不同日龄成年工蜂的存活率、Vg和Sir2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荞麦蜜正丁醇提取液饲喂的成年工蜂存活率最高,35日龄时存活率为56.27%。取食3种荞麦蜜提取液(乙酸乙酯、正丁醇、乙腈)的成年工蜂存活率在10~25日龄期间相对较高,25日龄后存活率急剧下降。3种荞麦蜜提取液饲喂的成年工蜂Vg相对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7日龄达到峰值;Sir2相对表达量随日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在成年工蜂10~25日龄采取荞麦蜜正丁醇提取液进行饲喂,可维持成工年蜂较高的存活率,有利于蜂群繁育。Vg相对表达量可能受到蜜蜂行为发育中保幼激素滴度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荞麦蜜提取液 西方蜜蜂 存活率 寿命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保存的102份家蚕品种资源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

中国蚕业 2017

摘要: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保存的102份家蚕品种资源进行了人工饲料摄食性调查。通过将每份家蚕品种资源的转青卵取4个1/2卵圈的蚕卵作为一区,蚕卵孵化后进行混合育,以24 h疏毛率为指标调查各家蚕品种资源的摄食率。3龄起蚕改用桑叶饲喂,以饷食48 h的实际存活头数与孵化头数计算存活率。用SPSS17.0软件对摄食率与存活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摄食率为90.1%~100%的家蚕品种资源有23份,占所调查家蚕品种资源总数的22.55%;摄食率为80.1%~90.0%的家蚕品种资源有12份,占所调查家蚕品种资源总数的11.76%;摄食率在40.1%~80.0%的家蚕品种资源有8份,占所调查家蚕品种资源总数的7.84%;摄食率在10.1%~40.0%的家蚕品种资源有18份,占所调查家蚕品种资源总数的17.65%。对摄食率在80%以上(80.1%~100%)的家蚕品种资源的存活率调查结果显示,35份摄食率在80%以上的家蚕品种资源中有13份家蚕品种资源的摄食率、存活率的差距都在10个百分点以内,对摄食率、存活率的差距都在10个百分点以内的13份家蚕品种资源的摄食率与存活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它们的相关系数为0.747(P>0.01),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高摄食率和高存活率家蚕品种资源进行进一步的继代筛选,有望选育出对人工饲料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家蚕新品种。

关键词: 家蚕 品种资源 人工饲料 适应性 摄食率 存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籽糖对东方蜜蜂存活率的影响

中国蜂业 2014

摘要:用不同浓度棉籽糖的蔗糖溶液与纯蔗糖溶液分别饲喂东方蜜蜂(Apis cerana),比较棉籽糖及其不同浓度对东方蜜蜂存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蜜蜂的平均寿命(6.49±0.23 d)显著高于试验组;用不同浓度的棉籽糖饲喂蜜蜂,其中在5%棉籽糖条件下,蜜蜂的平均寿命最短(2.63±0.21 d),而在1%棉籽糖条件下最长(5.01±0.19 d),二者差异显著。用5%棉籽糖饲喂蜜蜂时,其存活率下降最快,在5 d内全部死亡。

关键词: 东方蜜蜂 棉籽糖 存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花粉对越冬蜜蜂群势和存活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花粉对越冬蜜蜂群势和存活率的影响。在云南西部冬季缺少粉源的野坝子花期,选取本地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越冬蜂群18群,随机分为2个试验组(A组和B组)和1个对照组(C组),每组设6个重复。A组:补饲天然花粉,B组:补饲人工代用花粉,C组:不补饲花粉。试验期为120 d。结果表明:蜜蜂对天然花粉、人工代用花粉均有采食行为,蜜蜂更喜欢采食天然花粉;补饲2种花粉均能促进越冬蜜蜂群势增长,并提高存活率(P<0.05);天然花粉促进蜜蜂群势增长和存活率的作用优于人工代用花粉,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天然花粉和人工代用花粉均可促进越冬蜂群的繁殖,并延长蜜蜂个体的寿命,二者均可作为越冬蜜蜂的饲粮。

关键词: 蜜蜂 天然花粉 人工代用花粉 群势 存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密度对滇重楼生长的影响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201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栽培密度对滇重楼根茎增重倍数、存活率及产量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栽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了7个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滇重楼生长情况。结果:优选出最适宜的栽培密度。结论:10 g左右的种苗,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0 cm×20 cm。

关键词: 滇重楼 密度 根茎增重倍数 存活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遮荫方式及遮荫率对滇重楼生长的影响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不同遮荫方式及遮荫率对滇重楼根茎增重倍数、存活率及产量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栽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了遮阳网、向日葵、玉米、三分三4种不同遮荫方式条件下滇重楼生长情况。【结果】优选出最适宜的遮荫方式和遮荫率。【结论】10g左右的种苗移栽种植3年期间,最佳的重楼遮荫方式采用遮阳网,遮荫率在60%左右。

关键词: 滇重楼 遮荫方式 遮荫率 根茎增重倍数 存活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重楼种苗分级栽培生长情况分析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

摘要:目的:研究云南重楼种苗分级栽培对云南重楼生长的影响。方法:对云南重楼不同分级种苗种植3年后的根状茎大小、存活率、根状茎增重、小区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优选出最佳的种苗分级。结论:最适宜的云南重楼种苗根状茎为10g左右,种植3年增重倍数可达3倍以上。

关键词: 云南重楼 种苗分级 存活率 根状茎增重倍数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