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小孢拟盘多毛孢(模糊匹配)
2条记录
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云南省嵩明县试验基地采集金荞麦叶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观察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并与ITS、TUB2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鉴定病原菌,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代表菌株GY3的孢子形态与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真菌相似,菌株GY3的rDNA–ITS及TUB2联合序列与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rospora)2个菌株(ZK1–1、ZK5–5)的序列聚在同一分支,鉴定认为金荞麦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rospora);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GY3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以PDA培养基培养GY3,菌丝生长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25℃,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水浴10min),连续光照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

关键词: 金荞麦 叶斑病 病原菌鉴定 小孢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果假茎黑斑病菌小孢拟盘多毛孢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植物医学 2024

摘要:为探明草果假茎黑斑病菌小孢拟盘多毛孢CGJ-3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和血球计数板法检测碳源、氮源、温度、光照及pH值对其菌丝生长与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孢拟盘多毛孢CGJ-3在以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和木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产孢,葡萄糖为最适合菌丝生长的碳源,果糖为最佳产孢碳源.除尿素外,该菌在以牛肉膏、蛋白胨、甘氨酸、硝酸钾、硝酸钠、磷酸铵、硝酸铵、甲硫氨酸和硫酸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产孢,牛肉膏为最佳氮源.病原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3~29℃,最佳温度为27℃;产孢适宜温度为25~27℃,最佳温度同样为27℃.光照促进病原菌的生长与产孢,栽种常绿阔叶树可抑制其繁殖.该菌在pH值为4~12时均能生长,pH值为4~11时能产孢,最适生长的pH值为6,最适产孢的pH值为7.采用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曹氏甲托可以控制拟盘多毛孢属真菌引起的草果病害.研究结果为草果栽种常绿阔叶树和施用尿素可抑制病原菌生长与产孢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孢拟盘多毛孢 假茎黑斑病 草果 产孢 咪鲜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