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卢文洁 1 ; 尹桂芳 1 ; 隆文杰 1 ; 李程鹏 1 ; 孙道旺 1 ; 王莉花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小孢拟盘多毛孢;生物学特性;云南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7-1032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69-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云南省嵩明县试验基地采集金荞麦叶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观察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并与ITS、TUB2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鉴定病原菌,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代表菌株GY3的孢子形态与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真菌相似,菌株GY3的rDNA–ITS及TUB2联合序列与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rospora)2个菌株(ZK1–1、ZK5–5)的序列聚在同一分支,鉴定认为金荞麦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rospora);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GY3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以PDA培养基培养GY3,菌丝生长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25℃,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水浴10min),连续光照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

  • 相关文献

[1]德国鸢尾茎基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董文志,许凤,杨秀梅,汤东生,张艺萍. 2022

[2]云南省荞麦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卢文洁,罗志明,李春花,尹桂芳,王艳青,王莉花. 2019

[3]滇重楼稻曲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何翔,李翱,李楚,张庆,杨群辉,朱红业,陈齐斌,杨佩文. 2020

[4]石榴叶斑病球毛壳菌生长习性及杀菌剂筛选. 杨丽芬,朱心,周春香,杨建,雷恩,程加省,孔垂思,郭建伟. 2018

[5]蓝莓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杨秀梅,王丽花,张艺萍,吴学尉,周旭红. 2022

[6]藿香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林玉,杨海艳,王馨,杨斌,董志渊,杨丽英,李绍平. 2013

[7]草果假茎黑斑病菌小孢拟盘多毛孢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杨春莲,杨丽芬,郭建伟,施竹凤,余泽云,吴莲张,杨毅,元超. 2024

[8]韭菜等4种植物水提液和碎屑对三七生长的影响. 张智慧,杨绍兵,杨维泽,杨天梅,杨美权,赵振玲,张金渝. 2015

[9]抗癌新药金荞麦中微量元素的光谱测定. 王继永,王元忠,曾燕,李进瞳. 2011

[10]云南月季根癌病的病原菌鉴定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王丽花,农爱仙,孙爱青,许凤,张丽芳,张艺萍,杨秀梅. 2022

[11]云南蒙自枇杷叶霉病病原菌的初步鉴定. 杨若鹏,张祖芸,谢开美,郑肖兰,鲁海菊. 2013

[12]云南发展观光农业的对策初探. 钱建宁. 2002

[13]云南甘蔗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 范源洪,陈跃,杨清辉,张跃彬,陈学宽,吴才文. 2004

[14]粉虱传双生病毒在云南的发生分布. 张仲凯,丁铭,方琦,彭潞波,张丽珍,赵永昌. 2002

[15]CIP马铃薯资源在云南的评价、利用及前景. 杨万林,隋启君. 2005

[16]云南农业科技信息网站建设探讨. 李露,钱金良,刘振环. 2001

[17]云南反季马铃薯产业发展及育种对策. 杨万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 2006

[18]云南高产环境下超高产水稻品种的株型特性浅探. 袁平荣,杨从党,周能,孙有泉,贺庆瑞,朱德峰,应继锋,S.Peng,黄庆宇. 1999

[19]云南省第8套(2002—2003年)甘蔗品种区试总结与分析. 陈学宽,范源洪,刘家勇,杨洪昌,吴才文. 2004

[20]云南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 杨从党,李刚华,戈芹英,丁玉清,李贵勇,徐世林,朱丽芬,任效忠,董广.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