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工业大麻(模糊匹配)
30条记录
多用途型工业大麻新品种云麻8号的选育

中国麻业科学 2024

摘要:云麻8号是云南省目前工业大麻主栽品种,种植面积覆盖云南省90%以上。云麻8号是集叶用、纤维用、籽糠兼用多用途工业大麻新品种。该品种雌雄异株,雌雄比例约为1∶1;工艺成熟期103~118 d,全生育期173~192 d;平均株高360 cm,茎粗1.5~2.0 cm;脱胶麻纤维强度10.03厘牛/分特,籽粒含油量30.6%,蛋白质含量23.6%。四氢大麻酚(THC)平均含量为0.07%,大麻二酚(CBD)平均含量为1.33%。该品种生长势强、适应性广,耐密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抗旱性和抗倒伏性。在云南海拔1400~2300 m的坝区、山区均能种植并获得高产,是符合高产优质及多用途产业发展方向的一个工业大麻新品种。

关键词: 工业大麻 多用途新品种 云麻8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雌型工业大麻杂交新品种云麻杂4号的选育与应用前景

中国麻业科学 2024

摘要:云麻杂4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雌雄异株品种云麻8号近交系为母本,雌雄同株2017M5近交系为父本,利用杂种优势组配而成的工业大麻全雌型晚熟杂交种。2020—2021年多点区域试验中花叶平均产量3012.45 kg/hm~2,比对照云麻8号增产34.82%。该品种雌株比例大于95%,全生育期约167 d, THC平均含量为0.07%,CBD平均含量3.06%,籽粒含油量31.8%,蛋白质含量23.0%。适合云南省大部分地区种植,最适宜海拔范围为1500~2300 m。2023年通过云南省品种鉴定和登记。

关键词: 工业大麻 品种 全雌 云麻杂4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于工业大麻种质资源筛选和鉴定的KASP标记集开发

中国麻业科学 2024

摘要:目前,我国工业大麻种质资源的分子筛选和分子鉴定主要依赖于AFLP、SSR和重测序等方法,缺乏快速、准确、直观的分子标记体系,开发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标记集及其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首先基于大麻素B位点基因多态性成功开发了1个特异性KASP位点,能够准确区分大麻种质资源中的低毒型、高毒型和中间型三种化学型;随后基于来自95份不同大麻种质资源的全基因组重测序SNP数据,总共开发了32个高质量的核心KASP标记。验证表明,该33个KASP标记集及其检测体系可以应用于工业大麻辅助育种、工业大麻品种分子鉴别和指纹图库构建等,丰富了工业大麻分子标记类型和方法。

关键词: 工业大麻 种质鉴定 大麻素 KASP标记 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雌雄同株工业大麻新品种云麻12号的选育

中国麻业科学 2024

摘要:云麻12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23年选育的雌雄同株晚熟型工业大麻新品种。该品种THC平均含量为0.07%,CBD平均含量为2.58%。2020—2021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花叶平均产量2785.8 kg/hm~2,较对照品种云麻8号增产24.68%;麻籽平均产量1959.15 kg/hm~2,较对照增产14.00%;麻糠平均产量1921.05 kg/hm~2,较对照增产12.33%。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抗旱性和抗倒伏性,是适合低纬地区种植的一个雌雄同株工业大麻多用型新品种。

关键词: 工业大麻 雌雄同株 品种 云麻12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周期与肥料配比对设施内工业大麻生长发育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不同光周期与肥料配比对设施内工业大麻生长及CBD产量的影响,以一年生花叶用工业大麻品系为材料,通过设置3个光周期处理与3因素(氮、磷、钾)、4水平的肥料效应试验,筛选出最佳补光方案与施肥配比.结果表明,在18 h/d光周期下的工业大麻具有最高的农艺指标、叶产量与CBD产量,同时在该处理下工业大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在N1P2K2处理(P2O5:5.18 g/盆、K2O:5.18 g/盆、N:7.00 g/盆)下叶产量与CBD产量最高,并且达到最高产量效应值、肥料农学效率与肥料贡献率,其光合参数与叶绿素相对含量也处于最高水平.研究得出18 h/d的光周期与N1P2K2的施肥水平最利于工业大麻生物产量与CBD产量的提高,这对花叶用工业大麻设施内高效栽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工业大麻 设施栽培 光周期 叶产量 CBD产量 光合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良埂坎植物工业大麻种植效益浅析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摘要:山地梯田是我国西南地区常见的耕地类型,与之相伴的是大面积闲置且具有巨大生产潜力的埂坎土地资源。本文通过分析将工业大麻作为护埂植物的效益,发现工业大麻不仅能够保水固土,增加埂坎的稳定性,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以护埂模式种植工业大麻可将农村经济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关键词: 梯田 埂坎 工业大麻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个工业大麻品种对5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

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工业大麻品种在苗期与工艺成熟期对铅(Pb)、锌(Zn)、铜(Cu)、镉(Cd)与砷(As)的富集和转运能力.本研究以5个主栽工业大麻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云南矿区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试验.结果表明,5个工业大麻品种积累5种重金属的能力均较强.根系对5种重金属的富集在工艺成熟期高于苗期;茎叶对重金属Pb、As和Cd的富集在工艺成熟期高于苗期,但对Cu、Zn的富集却表现为苗期高于工艺成熟期.转移系数表明,在苗期,茎叶对5种重金属的转运系数均>1,说明其对5种重金属的转运能力均较强;在工艺成熟期,5个工业大麻品种的茎叶对Pb、As和Cd的转运能力较强,对Cu、Zn的转运能力较弱.5个工业大麻品种在工艺成熟期对Pb、As、Cu、Cd和Zn的绝对富集量存在差异,分别为431.65~644.29、365.14~624.25、180.65~194.06、15.13~24.40、540.07~684.27 g hm-2,云麻1号和云麻5号对Pb、As、Cd、Zn的绝对富集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综上所述,云麻1号和云麻5号富集转运系数和修复效率均高于云麻2号、云麻3号和云麻4号.因此云麻1号和云麻5号为5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最强潜力品种,适宜在云南重金属污染地区推广种植,为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依据.

关键词: 工业大麻 重金属 修复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工业大麻品种对田间5种重金属吸收积累特性的比较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分析不同工业大麻品种对不同重金属富集与转移的差异,以云南5个工业大麻主栽品种(ym1~ym5)为试验材料,修复云南矿区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农田。结果表明:5个工业大麻品种中,成熟期的根系对Pb和Cd吸收量最大的为ym1,对As、Cu和Zn吸收量最大的为ym3,而ym5对Pb、Cu、Cd和Zn吸收量皆最小;茎叶对As、Cu和Cd吸收量最大的为ym3,对Pb和Zn吸收量最大的分别为ym1和ym2;种子对Pb和Cd吸收量最大的为ym2,对As和Cu吸收量最大的为ym5,对Zn吸收量最大则为ym3,ym1种子对Pb、As和Cu吸收量皆最小,对Cd、Zn吸收最小的品种分别为ym4和ym2;5个品种表现为除Cu外,茎叶富集系数皆大于根,根系向茎叶的转运系数均大于1。研究表明,ym1可作为Pb污染修复植物,ym3可作为As、Zn、Cu和Cd污染修复的适推品种。

关键词: 工业大麻 重金属 积累特性 生物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工业大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麻业科学 2020

摘要:旨在通过对工业大麻覆膜栽培技术的研究,明确其在工业大麻种植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覆膜种植可明显提高工业大麻麻籽、麻糠、茎秆的产量,两年试验平均增幅分别达22.23%、8.39%和18.98%,其中麻籽和茎秆增产幅度达到了显著水平;覆膜种植可显著影响植株的高度、茎粗、第一有效分枝高、分枝数和分枝长度,其中对株高的影响达显著水平,且对植株株高的影响贯穿整个工业大麻生育期,尤其在植株开花之前促进植株长高可达2倍以上;不同类型地膜的覆膜种植均显示出明显的防草效果,其中除草膜和普通黑膜的效果最好,达显著水平,并显著提高了产量.综合分析认为,覆膜种植工业大麻可保证工业大麻高产稳产,值得推广.

关键词: 工业大麻 覆膜 大麻 栽培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质对工业大麻生长及其抗癫痫成分大麻二酚积累的影响

中药材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揭示不同光质对工业大麻生长及其抗癫痫成分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红、黄、蓝和无色透明(对照)4种不同滤光膜对盆栽种植的工业大麻进行处理,测定苗期叶片叶绿素等生理生化指标、生育期天数、不同时期花叶CBD含量、收获花叶生物量及CBD理论产量等,并分析上述指标与光强、红蓝光比例等光质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相比较,红膜和黄膜能显著促进大麻值株生长,缩短花叶成熟期并提高花叶生物量,使花叶增产分别达111.33%和27.06%,蓝膜则显著延长花叶成熟期,并使花叶减产达21.13%。红、黄和蓝膜均对叶片CBD积累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红膜和黄膜能使花叶CBD理论产量分别提高96.16%和16.15%,而蓝膜则使其降低75.63%。工业大麻的生长与照射光质中的红蓝光比例显著正相关,而叶片CBD积累仅与远红光(710~740 nm)、红橙光(600~700 nm)辐照度及光强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药用工业大麻花叶的种植生产中,通过覆盖红色或黄色透明薄膜可提高其抗癫痫药物CBD产量。

关键词: 工业大麻 抗癫痫 大麻二酚 光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