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香蕉优选2号幼苗对PEG6000模拟干旱的生理响应
《热带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为探讨香蕉优选 2 号的抗旱性,以不同PEG6000 浓度(5%、10%、15%),不同时间(24、48、72 h)模拟干旱处理,检测与抗旱相关的MDA、Pro、SOD、POD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和香蕉优选 2 号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1)相同PEG6000 浓度处理下,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且随处理时间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相同时间处理下,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2)5%和 15%PEG6000 处理下,Pro含量随处理时间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Pro含量在 48 h处理下达峰值,48 h不同浓度PEG6000 处理下Pr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3)相同浓度 PEG6000 胁迫时,随时间的延长 POD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OD活性峰值均在 48 h.(4)胁迫处理后,SOD在 24 h快速增加.(5)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发现,PEG6000 浓度与MDA、Pro呈正相关,MDA与Pro呈正相关.综上,香蕉优选 2 号幼苗能通过调节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主动适应干旱胁迫,对干旱环境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
云南蔗区春夏甘蔗大螟和黑穗病暴发为害调查
《中国植保导刊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云南蔗区春夏持续高温干旱条件下甘蔗大螟和黑穗病暴发为害情况及特性,于2019—2021年对云南16个病虫暴发流行蔗区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田块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低纬高原云南蔗区甘蔗大螟和黑穗病暴发为害,螟害枯心率平均17.3%~56.3%,严重者高达84.0%;感病品种黑穗病病株率平均14.8%~89.7%,严重者高达100%,新台糖1号、粤糖93-159、粤糖00-236、柳城05-136等抗病力强,病株率平均0~5.5%,最高达7.6%。甘蔗大螟和黑穗病暴发区域均在海拔1 200 m以下蔗区。应用10%杀虫单·噻虫嗪或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对甘蔗大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注重海拔1 200 m以下蔗区病虫监测,抓好3—5月第1、第2代螟害枯心苗防控,加大推广应用抗病优良品种,以实现品种合理布局,控制甘蔗黑穗病发生流行。
元谋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优势植物的种间关系
《草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逆境群落植物种间关系进行剖析是理解群落组配规则及物种适应性与逆境环境条件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基础。采用方差比率(VR)法、χ~2检验结合Jaccard指数法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元谋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18个优势植物的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元谋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植物整体的种间关系主要呈现显著的负关联,优势物种间存在较高的资源竞争或生态关系的相互排斥;2)18个优势物种间联结性较弱,在同一样方中18个优势物种间共同出现的频率较低,具有独立分布的特点;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由18个优势物种组成的153个种对中显著相关的种对31对,呈极显著相关的种对18对,分别占总种对数的20.3%和11.8%,主要呈现正相关关系;3)18个优势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优势种橘草、拟金茅、孔颖草及广布种扭黄茅是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种间关系维持的关键种。该结论提示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物种间存在较高的资源竞争或生态关系的相互排斥,具有明显的独立分布特征,因而群落易受到环境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该区域植被恢复宜优先恢复扭黄茅等关键种,而功能性植被重建应按群落的功能需求恢复及保护相适应的生态种组物种。
干旱胁迫下割手密根系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云南割手密82-114受干旱胁迫的内在分子机制,挖掘与抗旱密切相关的功能基因,提高割手密抗旱基因的研究与利用。【方法】以干旱胁迫24、48和72 h的云南割手密82-114的根系进行Illumina Hi Seq TM 4000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将组装得到的Unigene分别与Swiss-Prot、Nr、KOG、Pfam和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利用RPKM来衡量各样本间的基因表达丰度,以FDR≤0.05和|log2 fold change|≥1来评估样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ene Ontology(GO)数据库、KEGG pathway数据库对不同干旱胁迫样本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和参与的调控路径进行分析。【结果】未胁迫处理的CK与胁迫24、48和72 h后的样本转录组分别检测到134 724、130 368、133 564和131 321个表达基因,与CK相比,各胁迫样本显著上调(或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3 061(1 302)、2 304(2 841)和3 236(2 525)个;以FDR值=0为筛选条件,3个样本的极显著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转录激活、水分运输、DNA结合、ATP结合及细胞膜、跨膜运输和防御反应等有关代谢活动。GO富集分析表明:3个胁迫处理的样本在生物学途径中富集最多的类别并不完全相同,其中,胁迫24 h与48 h的样本富集最多的类别是与DNA依赖型转录和转录调节子相关的基因,胁迫72 h样本富集最多的类别是与翻译相关的基因;而在细胞组件和分子功能中,3个胁迫样本富集最多的基因类别均是与内在的膜、核和ATP结合相关的基因。KEGG富集分析表明:胁迫24 h的样本有2 248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107条代谢途径,胁迫48 h的样本有2 114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130条代谢途径,胁迫72 h的样本有2 392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144条代谢途径;经KEGG显著性富集分析,筛选到鞘糖脂生物合成途径、MAP激酶信号途径和ABC转运蛋白等与非生物胁迫或逆境相关。【结论】获得3个干旱胁迫样本与CK样本间差异表达基因的变化及其功能信息,发现参与云南割手密82-114干旱胁迫响应相关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脂酶D、β-氨基己糖苷酶和ATP结合盒B亚族(MDR/TAP)-1等,获得在整个干旱胁迫时期稳定上调表达基因70个,稳定下调表达基因11个,通过同源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阐明这些基因在各自的代谢通路中被强烈诱导或抑制表达,显示与干旱胁迫存在密切关系。
主要环境因子对大麻不同发育期四氢大麻酚积累的影响
《西部林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环境因子对大麻植株中致幻成瘾物质—四氢大麻酚(THC)含量的影响对于大麻安全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陕西栽培大麻为研究对象,设置遮阴、氮肥及干旱等单因子盆栽梯度试验,研究山地种植过程中主要环境因子对大麻不同发育时期THC积累的影响,探讨THC积累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3个环境因子均显著降低植株盛花期和始果期THC含量(P<0.05),其中三层遮阴(S3)、过量氮肥(N3)及重度干旱(D2)处理始果期THC含量分别较CK降低68.6%、51.6%和51.3%。3个环境因子均增加植株全N、叶绿素(遮阴除外)、脱落酸(ABA)、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的含量,降低C/N比值,对有机碳含量影响不大。THC含量同全N呈现负相关关系,盛花期和始果期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65和-0.90(P<0.01),THC含量同C/N比值呈现正相关关系,盛花期和始果期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76(P<0.05)和0.94(P<0.01),符合碳素/营养平衡假说;THC含量同ABA、JA及SA呈现较低负相关关系。遮阴、氮肥及干旱均减少植株中THC含量,且通过植株碳氮代谢变化来影响大麻THC积累,推测THC并不在大麻适应非生物环境胁迫方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 大麻 四氢大麻酚(THC) 遮阴 氮肥 干旱
初花期干旱对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调查了4个油菜品种进行干旱处理后各农艺性状的变化。结果显示,初花期干旱对不同品种的影响存在差异;所有品种在干旱处理后与对照(CK)相比,株高和分枝高度均显著下降;一次分枝数、主花絮长、主花絮角果数、角果长方面,品种云油杂2号和云油双1号处理与对照间差异均不明显,品种华油杂13号和浙油50处理和对照间差异显著。
干旱胁迫下土壤湿温度效应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春播马铃薯出苗后,在全生长期土壤相对湿度处于23%~25%的干旱胁迫状态下,干旱处理的产量比正常供水减少71.3%,植株根重量平均减少49.6%,茎杆减少46.5%,叶片减少39.9%。在苗期根系和叶片的减产量最显著,苗期补水对根系和叶片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促进。茎杆差异更大表现在开花期,主要是对植株的株高和茎杆的数量、粗细减量有较大影响。干旱导致了土壤低温,全生育期(133 d),干旱处理的土壤积温仅为1572℃,比正常供水少1304℃,尤其在结薯膨大期土温仅6.7~11.9℃,可能有效的活动积温更少。推测土壤相对湿度减少1%,温度降低0.245℃。干旱和伴随产生低温的综合效应,造成马铃薯产量损失。干旱土壤日内湿度急剧变化,湿度差最大可以达到37%,这种急剧湿差加剧了土壤和植株的蒸腾作用。
干旱条件下不同措施对桑树春季桑叶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试验桑园的湖桑32号进行不同抗旱措施处理,并对各处理组的春季产叶量等经济性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浇水并覆膜,施肥,喷施黄腐酸、赤霉素、尿素等措施均对提高春季桑叶产量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尤以施用3 kg/株保水剂(高吸水性树脂)水凝胶效果最好,增产15.8%;其次为施肥、浇水并地膜覆盖处理,增产12.6%;对桑叶喷施赤霉酸、黄腐酸、尿素分别增产7.6%、8.7%、10.6%。随着干旱的持续,2012年桑园春季桑叶产量低于2011年同期的桑叶产量23.5%。从实际可行性和经济角度考虑,喷施黄腐酸、尿素等是云南山区桑园的最佳抗旱增产途径。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