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干热河谷(模糊匹配)
137条记录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境干湿季4种兰科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差异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2025

摘要:为了探明兰科植物在干热河谷生境中的耐旱适应性,本研究以生长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生境中的白及(Bletilla striata)、金沙江石斛(Dendrobium wangliangii)、落地金钱(Habenaria aitchisonii)、舌喙兰(Hemipilia cruclata)为对象,分析其在干季(7月)和湿季(10月)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结果表明:(1)4种兰科植物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在干湿季均低于0.8,且干季均低于湿季,表明这4种植物长期遭受干旱胁迫且在干季时遭受的胁迫程度更强;(2)白及干季的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较湿季均显著下降,而金沙江石斛和落地金钱这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干湿季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白及干季时期的光合机构遭到破坏,电子传递受阻,PSⅡ反应中心受损,表现出光抑制,而金沙江石斛和落地金钱调节自身PSⅡ反应中心免受伤害的能力较强;(3)白及和金沙江石斛干季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较湿季显著下降,落地金钱和舌喙兰干湿季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白及和金沙江石斛在干季长期干旱胁迫下PSⅡ反应中心受损,热耗散能力下降,光保护能力下降;(4)舌喙兰干季的ETR、NPQ均显著高于其余3种兰科植物,Y(Ⅱ)显著高于白及和落地金钱而略高于金沙江石斛,qP显著高于白及而略高于金沙江石斛和落地金钱,表明干季舌喙兰相较于其他3种植物光合机构性能更好。综上所述,落地金钱在干热河谷长期干旱胁迫环境中的表现最稳定,而舌喙兰则表现为耐旱性更强。

关键词: 兰科植物 干热河谷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区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草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云南省干热河谷区,以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方差和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其生产性能及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品种(系)的一级分枝数和水分有明显差异。所有参试材料在2018年和2020年每年可刈割8次,2019年为9次。6号苜蓿品种‘南苜701-特克拉’的年均干草产量最高,达到29 589.96 kg·hm-2,显著高于5号‘四季旺’和8号‘德钦’(P <0.05)。在2018年,8个苜蓿品种(系)产量在4个季度中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第3季度>第2季度>第4季度>第1季度。所有供试材料的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全钙、无氮浸出物差异均不显著(P> 0.05)。8号品种‘德钦’的粗蛋白含量(21.43%)、粗灰分(10.16%)和全磷含量(0.25%)均最高,粗纤维含量最低(18.36%)。经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热引41号紫花苜蓿’‘德钦’‘多叶’和‘WL525HQ’”的综合表现较好,在该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产量性状 灰色关联度 营养价值 综合评价 干热河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种植模式对干热河谷咖啡园土壤质量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改善干热河谷地区咖啡园脆弱的生态环境,探讨不同的覆盖作物种植模式对咖啡园土壤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设置紫花苜蓿单播(A1),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混播(A2)两个处理,以休闲处理(CK)为对照,分析了覆盖作物盛花期时对土壤酶活、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1、A2处理都能显著提高咖啡园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P<0.05),促进土壤pH从弱碱性恢复到中性,更利于咖啡树的生长;与CK相比,A1的土壤脲酶显著提高(P<0.05),A1、A2、CK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A1的Sobs指数、Chao1指数显著低于A2、CK处理(P<0.05),A1、A2的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CK(P<0.05),与休闲处理相比,单播/混播覆盖作物种植降低了土壤细菌多样性,但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混播的土壤细菌多样性比紫花苜蓿单播更丰富;酸杆菌门是A1的优势菌门,放线菌门是A2、CK组的优势菌门,酸杆菌门的RB41是3个处理的优势菌属;pH值对土壤细菌种群分布的影响最大;细菌群落的主要功能是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覆盖作物种植可以显著增加干热河谷地区咖啡园土壤营养,调整土壤酸碱度,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土壤改良效果显著,紫花苜蓿和光叶紫花苕混播是干热河谷地区咖啡园覆盖作物种植的较优模式。

关键词: 豆科覆盖作物 干热河谷 种植模式 咖啡园 土壤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干热区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中国草地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苜蓿优良品种,在干热河谷区元谋,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7年引进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参试的8个紫花苜蓿,在本区均能安全越冬,正常生长,生育期205~215 d.(2)株高最高的品种为WL525HQ,达到70.20 cm,与维多利亚、德钦、赛迪7号和WL712HQ品种有显著差异(P<0.05).一级分枝数最高的品种为WL656品种,为27.20枝,WL712HQ和G8品种间有显著差异(P<0.05).茎叶比最高的品种为WL712HQ品种,为1.10,与德钦和赛迪7号品种间有显著差异(P<0.05).年均干草产量最高的是赛迪7号紫花苜蓿,显著高于德钦品种(P<0.05),2018年、2019年、2020年和三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34217.40 kg/hm2、32527.55 kg/hm2、22024.93 kg/hm2和29589.96 kg/hm2,所有参试材料在2018年和2020年每年可刈割8次,2019年为9次.(3)5号品种粗蛋白和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分别为21.43%和0.25%.WL903品种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含量为23.51%.(4)经灰色关联度分析,8 个紫花苜蓿品种排名前 3 的为赛迪 7 号、WL525HQ、维多利亚.综上,赛迪 7 号、'WL-525HQ'、维多利亚表现较好,可在干热河谷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草覆盖-干热河谷区植被修复新路径探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干热河谷集中分布于中国西南横断山脉地区,受地形和局部小气候的影响,形成特殊的水热状况组合,是中国分布最北的一块"热区".在长期剧烈的人为干扰和严酷的自然环境双重压力下,干热河谷的生态系统极度退化,结构与功能濒临崩溃,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极度退化区和植被修复极端困难地区之一.本文先简要回顾了干热河谷区植被修复的历史,接着系统分析河谷区生态修复工作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灌草覆盖技术可能是该区域最为适合的一种生态修复方式.该技术可以克服干旱和高温两大河谷区植被修复的关键限制性因子,并实现保水、固土和增肥的植被修复技术目标.本研究首次提出干热河谷区植被修复3条原则: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原则;结合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实行分区修复原则;优选乡土物种进行植被修复原则.同时,建议从水土保持能力、土壤生态系统健康、植物群落健康和综合效益评价等4个方面来评估河谷区植被修复效果.最后,研究展望了干热河谷区植被修复研究的未来方向,包括加强群落演化规律及其适应性机制的研究,建立和完善动态监测机制,选育和培育乡土物种,以及开发和推广植被修复新技术.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乡土物种 植被演替 土壤健康 灌草覆盖技术 水热状况 动态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干热河谷葡萄园生草栽培关键技术

中国果业信息 2023

摘要:根据云南干热河谷地区葡萄生产实际,形成葡萄园生草技术,包括建园整地、品种选择、生草技术、施肥管理、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内容,该技术对云南干热河谷地区葡萄绿色生产、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较好地指导作用.

关键词: 干热河谷 葡萄 生草 绿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行距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3

摘要:为研究不同种植行距对干热河谷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播种量为45 kg/hm2条件下,比较种植行距在20、30和40 cm时对三得利紫花苜蓿生产特性与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行距对三得利紫花苜蓿物候期的影响不大,生育期205~210 d.3个种植行距下紫花苜蓿的生长量、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间均没有差异(P>0.05).种植行距为30 cm时,紫花苜蓿的株高和一级分枝数达到最高,分别为52.90 cm和21.60枝/株;行距为20 cm时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最高,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39600.14、43730.90和33529.22 kg/hm2;行距为20 cm时三得利紫花苜蓿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和全钙的含量也最高,分别为20.17%、1.00%、8.23%、45.23%、0.17%和0.96%.综上,在干热河谷区,当播种量为45 kg/hm2时,三得利紫花苜蓿的适宜种植行距为20~30 cm.

关键词: 种植行距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营养成分含量 干热河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干热河谷杧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对策

热带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越,水果种类丰富,是高原特色水果之乡.文中简述云南干热河谷杧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杧果 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 干热河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杧在干热河谷地区的引种表现和栽培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在云南省元谋县引入澳杧种植,以元谋本地主栽品种三年杧为对照,2019—2020年连续两年对其植物学性状、生长结果习性、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和物候期进行观测,并总结了相应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澳杧表现良好,树体长势强,抗性和适应性较好,产量稳定,平地种植株行距(4 m×5 m)~(5 m×5 m),丰产期每667 m~2产量500~900 kg;澳杧果实品质和单果质量都优于三年杧,果形饱满,果大核小,果肉细腻,外形、品质俱佳,无特殊栽培技术措施,适宜推广种植。

关键词: 元谋县 澳杧 三年杧 干热河谷 株产 单果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株距和叶片温度对干热河谷甜玉米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摘要:以甜玉米(正甜68)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干热河谷甜玉米种植株距、叶片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其光合特征的影响.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控温,测定分析了大田条件下甜玉米灌浆期不同株距(20、30、40 cm)和不同叶片温度(20、30、40℃)的穗位叶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种植株距、叶片温度、光照强度对甜玉米穗位叶光合特征均有显著影响,株距为40 cm的甜玉米穗位叶Pn、Gs和WUE均最高;随着叶片温度增加,Pn、Gs和Tr均明显增加,WUE明显降低;随着种植株距、叶片温度的增大,LCP、LSP、Pnmax、Trmax均呈现增大趋势,WUEmax呈现降低趋势.株距与叶片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种植株距30 cm与叶片温度40℃组合处理的Pn、Gs、Tr均最大,WUE较低,且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最高.可见,种植株距为30 cm时甜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可以较好地适应40℃叶片温度.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甜玉米 种植株距 叶片温度 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