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形态(模糊匹配)
12条记录
野生猕猴桃优异资源果实形态及营养成分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综合比较分析野生猕猴桃优异种质资源感官性状、形态指标、营养成分含量及营养品质,为云南省野生猕猴桃优异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大果、无毛或少毛、优质为目标,确定选优标准,通过感官和形态指标评价,筛选出优良单株LB-2、LBBH-1和XSD-1;测定总糖、总酸、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优异资源的感官性状、形态指标及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按照品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3个优良单株与‘云猕1号’进行营养品质比较分析。【结果】果实纵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SD-1>LB-2>LBBH-1,LB-2、LBBH-1与‘云猕1号’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果实横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LBBH-1>LB-2>XSD-1,3个优良单株与‘云猕1号’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果实侧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LBBH-1>LB-2>XSD-1,3个优良单株之间差异不显著,3者与‘云猕1号’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单果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LBBH-1>XSD-1>LB-2,3个优良单株与‘云猕1号’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总糖和总酸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LB-2>LBBH-1>XSD-1,3个优良单株均比‘云猕1号’低。糖酸比由高到低的顺序为XSD-1>LBBH-1>LB-2,风味方面XSD-1最甜,LBBH-1次之,LB-2甜味最淡。3个优良单株的维生素C含量均比‘云猕1号’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是LB-2,LBBH-1和XSD-1均低于栽培种‘云猕1号’。综合评价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LB-2>LBBH-1>XSD-1。【结论】营养品质由高到低的顺序为LB-2>LBBH-1>XSD-1,3个野生猕猴桃优良单株果实大小均匀,果形整齐美观,风味好,质地细嫩,汁液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 野生猕猴桃 优良单株 形态 营养成分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调控措施对个旧矿区水稻土As修复及水稻As累积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复合钝化剂A1(蛭石+硫酸亚铁),A2(纳米活性炭+硅钾钙镁肥)、A3(火山石+钙镁磷肥+有机肥)和B1(叶面硅肥)单一和联合7种不同的调控处理(A1、A2、A3、B1、A1B1、A2B1、A3B1)对云南省个旧矿区稻田A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及对稻米As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土壤钝化剂后土壤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非专性吸附态和专性吸附态As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联合调控处理效果优于单一处理;不同处理对水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A1B1、A2B1、A3B1 3种联合调控处理后水稻产量分别增加28.0%、27.2%和29.7%,联合调控增产效果较单一好;不同处理水稻根系、茎叶、糙米中As含量和无机As含量都有不同的程度的降低,A2B1联合调控处理糙米中As含量和无机As含量分别降低60.3%和77.1%,效果较其它处理好;不同钝化剂处理下,根系到茎叶、茎叶到糙米、根系到糙米的转运系数都明显降低,A2B1联合调控处理效果较其它处理优.综上,采用土壤钝化-农艺联合调控措施,即基施蛭石和硫酸亚铁联合钝化剂,同时在水稻灌浆期和抽穗期喷施叶面硅肥(A2B1),能有效修复个旧矿区As污染土壤,有效降低糙米中As的含量和无机As含量,有效提高矿区稻米安全质量,该项技术可在As污染的农田推广应用.

关键词: 钝化剂 形态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铲蔸深度对甘蔗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蔗07-2800为材料,在收获期设置4个不同铲蔸深度(5、0、–5、–10cm),研究不同铲蔸深度对甘蔗伸长期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铲蔸深度对伸长期甘蔗生物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铲入地下5 cm处理甘蔗伸长期地上部生物量干重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间根冠比差异较大.在伸长期甘蔗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和根系总体积均呈现增长趋势,且在伸长中期和后期,铲入地下5 cm处理的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和根系总体积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一时期各处理根系丙二醛(MDA)含量高低表现为5 cm>–5 cm>0 cm>–10 cm,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低总体表现为伸长后期>伸长中期>伸长早期.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硝酸还原酶(NR)酶活性高低均表现为5 cm<0 cm<–5 cm<–10 cm的趋势.蔗蔸铲入地下5 cm处理的甘蔗生物量最大,产量最高,说明该处理可有效促进宿根甘蔗根系生长、发育,增加深层根系总量,提高根系抗逆性生理指标含量与活性,提高甘蔗植株对水分、养分的利用效率,增产增效.在甘蔗机械化管理收获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宿根蔗年限不长的背景下,宿根蔗采用入土5 cm铲蔸作业,具有较好增产效果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 甘蔗 根系 形态 生理 铲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人工育王方式对工蜂的形态差异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采集区域产卵和自然产卵2种不同人工育王方式培育下的蜜蜂(Apis L.)群各3群。参照Ruttner提出的38个蜜蜂形态指标进行测定,每群测定15只工蜂,每只测定40个指标。结果显示,18个跟蜜蜂体型大小相关的指标中,有15个指标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其中跗节长、第三腹板长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吻长、胫节长、跗节宽、第三腹板蜡镜长、第三腹板蜡镜斜长、第三腹板蜡镜间距、第六腹板长、第六腹板宽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控制蜂王在特定区域产卵的方法能使其后代工蜂的体型增大;而试验组的肘脉a和肘脉b都减小,11个翅脉角中有7个减小,后翅翅够数也减小,说明不同的育王方式能引起蜜蜂翅型和翅脉的变化,但多数差异不显著。在8个跟蜜蜂体色相关的指标中,试验组的小盾片颜色K、颜色B和喙的颜色Lab1均大于对照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试验组第四背板颜色小于对照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的育王方式能引起蜜蜂体色不同程度的变化。由此表明,不同的人工育王方式能使后代工蜂的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为培育优质蜂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蜜蜂(Apis L.) 人工育王 区域产卵 自然产卵 工蜂 形态 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种农林有害蝽类昆虫高龄若虫龄期的区分

植物保护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9种主要为害果树、林木、蔬菜、稻麦、烟草、药草等植物有害蝽类昆虫高龄若虫龄期区分进行了研究,各种类的1~5龄若虫及成虫标本均通过田间采集和室内饲养方法获取。通过对不同种类若虫进行形态特征的比较形态学研究,提供了3~5龄若虫间的鉴别特征。9种有害蝽象分别为:华麦蝽Aelia nasuta Wagner、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L.)、麻皮蝽Erthesina fullo(Thunberg)、菜蝽Eurydema dominulus(Scopoli)、横纹菜蝽Eurydema gebleri Kolenati、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Stl)、二星蝽Stollia guttiger(Thunberg)、红脊长蝽Tropidothorax elegans(Distant)、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Linnaeus)。

关键词: 蝽类 龄期 若虫 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侵染力与胚传性

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梨花迁粉蝶Catopsilia pyranthe分离的微孢子虫进行形态与分子鉴定,探究其对非天然宿主家蚕Bombyx mori的侵染力与胚传性。【方法】从田间采集的梨花迁粉蝶中分离得到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液,测定其孢子的形态、大小、体积、长短轴比,同时对该孢子虫的16S r DNA进行PCR克隆测序与分析。将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Nosema sp.CP与家蚕微孢子虫N.bombycis分别对2龄起蚕、4龄起蚕进行添食感染比对,测定家蚕食下两种微孢子虫的感染率和胚种传染能力。【结果】本研究分离的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形态为长椭圆形,具双核;其16S r DNA序列与已报道的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的序列一致性大于99%,为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对家蚕综合感染率分别是68.8%和98.3%;在继代蚁蚕中,感染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的雌蛾所产蚕卵次代蚁蚕检出有孢子虫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100%,卵壳的孢子虫的检出率分别为92.9%和100%;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对家蚕的胚种传染力分别为9.6%和23.2%。【结论】本研究分离得到的微孢子虫为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具有微孢子虫Nosema属的典型特征。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能感染危害家蚕,也具有家蚕胚种传染性,但感染率和胚传率均明显低于家蚕微孢子虫,是蚕业生产中必须防控的对象。

关键词: 微孢子虫 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 家蚕 形态 分子鉴定 侵染力 胚传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林复合系统中滇龙胆形态和生物量变化研究

广西植物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幼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sinensis)、十年茶树、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间作模式和荒坡栽培滇龙胆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株高、茎粗、叶长、根粗、生物量等性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其形态和生物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荒坡栽培、滇龙胆与十年茶树间作其株高最高,为(37.32±8.36)cml和(37.31±9.62)cm,与大叶桉间作其株高最低,为(19.08±12.40)cm;荒坡栽培植株茎粗数值最高,为(0.36±0.13)cm,大叶桉间作茎粗数值最低,为(0.23±0.04)cm;与茶树间作植株根系最长,为(18.42±7.23)cm、和(17.71±7.34)cm,与尼泊尔桤木间作植株须根数最少,为(7.32±2.23).m、;根粗受栽培模式影响不显著(P>0.05);荒坡栽培全株生物量最高,为(14.52±13.37)g,大叶桉间作全株生物量最低,为(2.17±1.42)g。相关性分析显示,株高、茎粗和须根数与全株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514,P<0.01;R=0.510,P<0.01;R=0.339,P<0.01)。根茎比与全株生物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29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各性状对全株生物量的积累贡献程度不同,株高、茎粗、须根数和根粗是影响滇龙胆生物量积累的主要性状。荒坡栽培光照条件较好,有利于植株生物量的积累;与桉树间作,滇龙胆可能受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共同影响,使其植株矮小,生物量偏低。6种栽培模式中荒坡、滇龙胆与茶树、木瓜间作栽培为高产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农林药用复合种植中物种搭配、时间和空间种植技术优化升级以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林系统 滇龙胆 形态 生物量 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柚喀木虱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柚喀木虱Cacopsylla citrisuga Yang&Li是云南省德宏州柠檬产区为害柠檬嫩梢、嫩叶的一种害虫,在该产区的柚喀木虱若虫体内检测到黄龙病亚洲种病原菌,对柚喀木虱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柚喀木虱主要发生在德宏州海拔1 000~1 500 m的柠檬产区,其寄主植物仅发现芸香科柑橘属Citrus和枳壳Poncirus trifoliate,海拔越高,发生时间越长,受害越重;以若虫为害最为严重,受害叶片不能正常生长及展开,出现对折症状,严重时卷曲成菊花状;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及为害高峰期与柠檬抽发、海拔高度及气温密切相关.

关键词: 柚喀木虱 分布 形态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猪苓生活环境考察报告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摘要:对野生猪苓的生活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猪苓多数生长在海拔2 500~3 000m的高寒山区,且处在湿度较高的小溪边、冷杉以及栎树等残留的树桩下面,土壤pH值在6.5~7.0之间,土壤含水量范围为17%~45%,且周围的树木种类较多。同时研究了与猪苓共生的密环菌生长情况。

关键词: 野生猪苓 形态 生活环境 密环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荷叶离褶伞菌研究进展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摘要:对荷叶离褶伞菌的外部形态、生物学特性以及人工栽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荷叶离褶伞 形态 特性 栽培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