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侵染力与胚传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世良 1 ; 肖圣燕 1 ; 潘秋玲 2 ; 黎永谋 1 ; 杨荣贵 1 ; 高建华 1 ; 高翔 1 ; 许金山 2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2.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微孢子虫;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家蚕;形态;分子鉴定;侵染力;胚传性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7 年 60 卷 02 期

页码: 155-1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对梨花迁粉蝶Catopsilia pyranthe分离的微孢子虫进行形态与分子鉴定,探究其对非天然宿主家蚕Bombyx mori的侵染力与胚传性。【方法】从田间采集的梨花迁粉蝶中分离得到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液,测定其孢子的形态、大小、体积、长短轴比,同时对该孢子虫的16S r DNA进行PCR克隆测序与分析。将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Nosema sp.CP与家蚕微孢子虫N.bombycis分别对2龄起蚕、4龄起蚕进行添食感染比对,测定家蚕食下两种微孢子虫的感染率和胚种传染能力。【结果】本研究分离的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形态为长椭圆形,具双核;其16S r DNA序列与已报道的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的序列一致性大于99%,为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对家蚕综合感染率分别是68.8%和98.3%;在继代蚁蚕中,感染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的雌蛾所产蚕卵次代蚁蚕检出有孢子虫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100%,卵壳的孢子虫的检出率分别为92.9%和100%;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对家蚕的胚种传染力分别为9.6%和23.2%。【结论】本研究分离得到的微孢子虫为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具有微孢子虫Nosema属的典型特征。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能感染危害家蚕,也具有家蚕胚种传染性,但感染率和胚传率均明显低于家蚕微孢子虫,是蚕业生产中必须防控的对象。

  • 相关文献

[1]家蚕微孢子虫在干燥的自然环境中存放不同时间对家蚕的感染性试验. 陈世良,骆红莲,罗志明,姚琼莲,普秀珍,朱峰. 2017

[2]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胚种传染性与蚕桑质量的影响. 陈世良,杨荣贵,高建华,高翔,朱峰,罗顺高,张金祥. 2015

[3]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及胚种传染性研究. 陈世良,高建华,陈海佺,黎永谋,邓欢,高翔,朱峰. 2016

[4]家蚕微孢子虫感染雄蛾交配对雌蛾的影响. 陈世良,高建华,杨荣贵,高翔,张金祥,朱峰. 2015

[5]玉米育苗接种VA菌根真菌的田间侵染力和接种效应. 王洪中,张忠武,贾秋鸿,张玲琪,李治滢,杨丽媛. 2001

[6]云南菜粉蝶微孢子虫感染家蚕的病原性研究. 陈世良,高翔,张金祥,高建华,张永红,杨荣贵. 2015

[7]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分化的研究:Ⅰ.形态及酯酶、过氧化氢酶同工酶分析. 袁平荣,卢义宣,黄迺威,才宏伟,王象坤. 1995

[8]栽培稻分类方法的比较. 周汇,JC Glaszmann,程侃声,施晓群. 1988

[9]不同人工育王方式对工蜂的形态差异影响. 张祖芸,余玉生,胡宗文,张学文,王艳辉. 2017

[10]野生猪苓生活环境考察报告. 戚淑威,袁理春,赵琪,徐中志. 2007

[11]9种农林有害蝽类昆虫高龄若虫龄期的区分. 崔新仪,李宁,李向永,胡奇,卜文俊. 2017

[12]荷叶离褶伞菌研究进展. 戚淑威,徐中志,袁理春,赵琪. 2007

[13]农林复合系统中滇龙胆形态和生物量变化研究. 沈涛,张霁,赵艳丽,金航,王元忠. 2015

[14]不同铲蔸深度对甘蔗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樊仙,杨绍林,李如丹,全怡吉,邓军,张跃彬. 2019

[15]不同调控措施对个旧矿区水稻土As修复及水稻As累积的影响. 杜丽娟,陈璐,米艳华,严红梅,孔令明,张文波,尹本林. 2020

[16]柚喀木虱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郭俊,岑伊静,王自然,段惠芬,YULU XIA,高俊燕. 2012

[17]野生猕猴桃优异资源果实形态及营养成分分析. 王连润,陶磅,陈霞,李坤明,丁仁展,王卫清,吴定财,沙毓沧. 2021

[18]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筛选及分子鉴定. 王仲怡,包世英,段灿星,宗绪晓,朱振东. 2013

[19]柏木枯萎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分子鉴定. 李淑斌,张颢. 2011

[20]云南蓝莓枝干溃疡病病原菌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 余磊,唐旭兵,赵建荣,RARISARA Impaprasert,徐胜光,吴旭,孔垂思.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