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抗性(模糊匹配)
53条记录
葡萄砧木新品种云砧5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砧5号是以云葡2号×抗砧3号杂交选育的葡萄砧木新品种。果穗圆柱形,无副穗,无歧肩。平均穗质量60 g,最大穗质量110 g,平均穗长11.0 cm,平均穗宽8.1 cm,果穗紧密度松。果粒成熟不一致,果粒圆形,极小,平均粒质量0.80 g。蓝黑色,果粒纵径1.15 cm,横径1.09 cm,果形指数1.05,每果粒含种子3~4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9.1%,可溶性糖含量9.2%,可滴定酸含量1.8%,出汁率50.8%。生长势较旺盛,雌能花,二倍体。在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地区,2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开花,7月上中旬成熟,浆果晚熟。节间长,枝条硬度适中。卷须发达。扦插成活率在90%以上,与阳光玫瑰等品种嫁接亲和性好。耐高温,较耐旱,耐盐碱,耐寒,抗病性较强。适宜在云南宾川、建水、元谋、麒麟地区种植。

关键词: 葡萄砧木 新品种 云砧5号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逆甘蔗新品种云蔗102768的选育

中国糖料 2024

摘要:[目的]针对甘蔗生产上需要解决的问题,选育高产、高糖、抗旱、抗病的甘蔗新品种,为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方法]以'新台糖26 号'为母本、'新台糖11 号'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采用甘蔗"五圃制"选育程序,经过各级圃筛选、区试试验评比分析,选育出优良甘蔗新品种'云蔗102768'.[结果]'云蔗102768'中晚熟、高产、高糖、中-中大茎,脱叶性好、抗旱性强,高抗黑穗病、中抗条纹花叶病、抗高粱花叶病.在云南省第十五轮甘蔗新品种区域化试验中,平均蔗产量122.17 t/hm2,比对照'新台糖22 号'(下同)增产 13.3%;全期(11 月—次年 3 月)平均蔗糖分14.70%,与对照相当;平均含糖量 16.26 t/hm2,比对照增产 12.4%.[结论]该品种于2022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甘蔗(2022)530004],适宜在云南省临沧、德宏、保山、红河等蔗区中等以上肥力的水田、坝地和有灌溉条件的坡地、台地种植.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 ’云蔗102768’ 抗逆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遗传多样性与抗性品质基因分析

中国种业 2024

摘要:以育成的14个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为材料,利用水稻SNP标记,分析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遗传多样性,构建SNP分子指纹图谱,同时检测水稻主要病虫害抗性基因及品质基因的分布。结果表明,1K水稻SNP芯片共筛选出3302个多态性标记位点,这些多态性位点PIC平均值为0.264,最高仅为0.375;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遗传距离最近的2个品种,仅有51个差异位点,表明这些不育系材料的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较为狭窄,同质化严重;通过比对参考品种功能基因,分析水稻褐飞虱、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位点Bph14、Bph3&15、Bph27、Pi1、Pi2、Pi9、Pigm、Pikh、Pita、Piz、Xa7、Xa21和Xa23在15份材料中的分布,发现这批不育系材料携带的抗性基因较单一;对品质优异基因的分析发现,这些不育系具有较好的外观品质,部分品种具有低镉和香味基因。研究结果为后续的水稻品种抗性遗传改良和品质优异基因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稻 两用核不育系 SNP芯片 抗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品种稻瘟病田间抗性鉴定与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来自17个省(市)的粳稻品种在云南省的稻瘟病抗性差异,并筛选出具有优异稻瘟病抗性的资源.通过田间病圃自然诱发的方法,对1050份粳稻品种进行叶瘟和穗瘟的抗性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叶瘟发病轻而穗瘟发病较重;在叶瘟方面,表现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占28.48%、10.95%、9.14%、19.24%、20.00%和12.19%;而在穗瘟方面,表现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占3.71%、0.38%、2.57%、19.62%、22.57%和51.14%;进一步对叶、穗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有69份既抗叶瘟又抗穗瘟的水稻品种,这69份粳稻品种来源于吉林、黑龙江、辽宁、云南和江苏等5个省.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叶瘟和穗瘟抗性表现较好的这些材料可为抗稻瘟病育种以及抗稻瘟病新基因发掘提供重要的抗源.

关键词: 粳稻品种 稻瘟病 抗性 评价 叶瘟 穗瘟 育种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芥菜型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及抗性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菌核病是严重危害油菜生产的广谱性病害,而芥菜型油菜中蕴含着丰富的菌核病抗性基因资源。因此,开展芥菜型油菜菌核病抗性种质资源筛选,定位与发掘抗性位点对油菜菌核病抗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云南省各地收集而来的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在三种生长环境下进行菌核病抗性鉴定,并结合其中91份芥菜型油菜种质材料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开展菌核病抗性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根据三种生长环境下离体叶片鉴定结果,筛选出1份高抗菌核病种质材料J7667和1份相对高抗菌核病种质材料J047。91份重测序数据比对到芥菜型油菜参考基因组上进行变异检测分析,共检测出11 337 871个SNP和4 017 890个InDel,分布于芥菜型油菜18条染色体上;数据过滤后获得403 211个高质量SNP;分别利用Emmax和Tassel两种分析软件对91份材料在罗平冬播、小哨夏播、小哨冬播三种生长环境下的离体叶片、离体茎秆与活体茎秆菌核病抗性鉴定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离体叶片中,两种分析方法在三种不同生长环境下共定位到62个抗性显著关联SNP位点,其中罗平冬播和小哨冬播分别检测到23个与39个显著关联SNP位点,小哨夏播环境下未检测到抗性位点;罗平冬播活体茎秆中两种方法共检测到3个与抗性显著关联SNP位点;而小哨夏播环境下离体茎秆未检测到显著相关的SNP。Tassel方法中罗平冬播和小哨冬播分别在A2、A8、B2染色体上检测到位置相近抗性SNP位点;Emmax方法中罗平冬播和小哨冬播分别在B5、B8染色体上检测位置相近抗性SNP位点。此外,本研究还将前人鉴定到的菌核病抗性QTL位点与本研究鉴定到的抗性位点共同映射到芥菜型油菜参考基因组,发现本研究鉴定到抗性QTL区间(XLRA2-2、XLRA1-4)分别与前人报道的抗性QTL位点Sll2和qsr10-1重叠。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核盘菌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大豆新品种试验初报

云南农业 2022

摘要:通过试验引进适宜牟定气候区域种植的优质大豆新品种3个,比较其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及抗逆性等。结果表明,云环资大豆12号产量最高,每公顷产量达2 775.0 kg,其次是云环资大豆14号,产量2 752.5 kg,云环资大豆13号产量2 692.5 kg,位居第三。3个新品种比对照中品661(CK)分别增产54.2 %、52.9%和49.6%,增产极显著,均适宜牟定县中海拔区域推广种植。

关键词: 大豆试验 生物学性状 经济性状 抗逆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甜玉米品种(系)区域试验报告

云南农业 2022

摘要:为筛选适合云南普洱种植的鲜食甜玉米新品种(系),2021年在普洱市思茅区开展鲜食甜玉米新品种(系)区域试验,测定生育期、生物学性状、抗逆性、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5个参试品种中傣玉甜508、傣玉甜618、玉甜1号、丽黑甜1号、昭甜4号、德双甜6号、夏美双甜、七乡鲜甜1号这8个品种(系)产量较高、抗病性强,综合表现较好,适于在云南普洱大部分地区种植.

关键词: 鲜食甜玉米 生育期 抗逆性 鲜果穗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攀枝花市马铃薯优质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中国马铃薯 2021

摘要:为筛选适宜攀枝花市高寒冷凉地区适宜发展的较优马铃薯品种(系),引进6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试验测定马铃薯新品种(系)的丰产性、抗逆性和块茎品质等性状。结果表明,新品系‘S04-921’对早、晚疫病抗性强;总淀粉、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高,产量34 536 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10 074 kg/hm2,增幅41.18%。‘云薯304’产量27 085 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2 623 kg/hm2,增幅为10.72%,对早、晚疫病抗性强,是一个鲜食和薯片加工兼用型品种。

关键词: 攀枝花市 马铃薯 引种 产量 品质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优良品种(系)对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黑穗病是严重影响中国甘蔗产业发展的系统性真菌病害,不同的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不一,筛选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甘蔗黑穗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明确近年中国育成的优良品种(系)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筛选抗黑穗病优良品种供生产上推广应用,本研究选择云南元江甘蔗黑穗病高发区,采用人工接种浸渍法,对中国的100个优良品种(系)进行抗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 100个优良品种(系)中56个表现高抗到中抗,占56%, 44个表现为中感到高感2,占44%。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大面积种植和主推的闽糖69-421、新台糖22号、柳城03-182、柳城03-1137、桂糖42号、粤甘26号、桂糖02-351、云蔗09-1601等品种(系)高度感病,而近年选育的福农15号、福农36号、福农1110、福农07-3206、福农11-2907、闽糖11-610、粤甘39号、粤甘43号、粤甘48号、粤甘49号、粤甘50号、粤糖00-236、赣蔗02-70、云蔗99-596、云蔗03-258、云蔗04-241、云蔗06-80、云蔗07-2800、云蔗08-2060、云蔗10-2698、云蔗13-1139、云瑞10-701、德蔗09-84、德蔗12-88、桂糖08-1589、中蔗1号等26个优良品种(系)高度抗病。建议低海拔河谷甘蔗黑穗病高发区,应加大淘汰感病主栽品种和推广应用抗病优良品种力度,以达到品种合理布局,控制甘蔗黑穗病大发生流行,为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甘蔗 优良品种(系) 黑穗病 人工接种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对褐锈病抗性与Bru1基因分子检测

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近年我国各甘蔗育种单位育成的新品种及各蔗区主栽品种对甘蔗褐锈病的抗性,筛选抗褐锈病优良新品种供生产上推广应用,本研究结合全国甘蔗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选择甘蔗褐锈病高发的云南临沧、云南普洱、云南玉溪和广西宜州蔗区,在田间自然发病下,对我国近年来选育的60个新品种和34个主栽品种进行抗性评价,并对抗褐锈病基因Bru1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94个新品种及主栽品种中,66个表现高抗到中抗,占70.21%;28个表现为感病到高感,占29.79%.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共54个抗病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含有抗褐锈病基因Bru1,频率为57.45%.目前大面积种植的桂糖29号、桂糖44号、德蔗03-83、柳城03-1137、粤糖60号、桂糖46号等主栽品种高度感病,而粤甘48号、福农09-2201、桂糖08-120、柳城09-15、中蔗1号、云蔗08-1609、云瑞10-187、中糖1201等31个新品种抗病性强.建议多雨湿润褐锈病高发蔗区,应加大淘汰感病主栽品种和推广应用抗病新品种力度,以期达到品种合理布局,从根本上控制褐锈病暴发流行,为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 甘蔗 主栽品种 褐锈病 抗褐锈病基因Bru1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