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抗药性(模糊匹配)
21条记录
二斑叶螨抗丁醚脲品系对杀螨剂的交互抗性和相对适合度

农药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明确二斑叶螨抗丁醚脲品系对杀螨剂的交互抗性和相对适合度。[方法]采用喷雾法测定了室内二斑叶螨抗丁醚脲品系对杀螨剂的敏感性,并在室内组建了二斑叶螨敏感和抗丁醚脲品系种群生命表,比较了其相对适合度。[结果]二斑叶螨抗丁醚脲品系对乙螨唑、甲维·丁醚脲、哒螨灵、苯丁锡、溴虫腈、辛硫磷等杀螨剂产生较强的交互抗性,对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无交互抗性。与敏感品系相比,抗丁醚脲品系的卵期显著缩短、若螨期和产卵量前期显著延长,其他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但抗丁醚脲品系的每雌产卵量显著下降18.38%,致使种群趋势指数和净生殖率明显低于敏感品系,相对适合度为0.95。[结论]二斑叶螨抗丁醚脲品系对多种杀螨剂产生较强的交互抗性,且存在一定的适合度劣势。

关键词: 二斑叶螨 丁醚脲 繁殖力 生命表 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西菜区小菜蛾发生规律及抗药性监测

环境昆虫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掌握滇西菜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种群发生规律和抗药性水平,对提出区域性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2009-2015年,采用诱集法和浸叶法监测了滇西菜区小菜蛾种群发生动态及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滇西菜区小菜蛾全年发生,为害期有9个月,春夏季为害重,3-6月为发生高峰期,2009-2015年最高诱蛾量为290~905头/7 d,小菜蛾种群对化学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药性,其中对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最高,达到高水平抗药性,对多杀菌素、茚虫威和溴虫腈维持在中等水平抗药性,2011年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了28倍的抗药性,后恢复敏感,3年后又出现抗药性的上升趋势.可见,3-6月是滇西菜区小菜蛾防控的重要时期,可选择Bt、多杀菌素、茚虫威和溴虫腈等药剂轮换使用,减少氯虫苯甲酰胺使用次数,建议停用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

关键词: 小菜蛾 发生规律 抗药性 滇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白背飞虱不同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变化趋势

植物保护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云南不同稻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发展趋势,2012-2015年,连续4年采用稻茎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滇西沧源、滇西南勐海和滇东师宗3个稻区田间白背飞虱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云南不同稻区田间白背飞虱对5种药剂的抗性水平总体在0.9~23.4倍,其中对毒死蜱的抗药性最高,除少数年份外,LC50>2 mg/L,抗性倍数>10倍,抗药性达到了中等水平,年度间变化幅度较大;对噻嗪酮的抗药性呈下降趋势,滇西沧源和滇西南勐海种群对噻嗪酮的抗药性由2012年的中抗水平(11.0倍和23.4倍)下降到2015年的4.6倍和7.5倍;3个稻区种群4年对吡虫啉、吡蚜酮和噻虫嗪的抗性倍数最高达7.2、6.5和5.5倍,总体表现为无抗或低水平抗性。由于噻嗪酮和毒死蜱在云南稻区的频繁和广泛使用,田间白背飞虱已对其产生抗药性,建议限制这两种杀虫剂的使用频率或与不同作用方式的药剂轮换使用,其余药剂可以有计划地选用。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杀虫剂 抗药性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与苏云金芽胞杆菌桶混对不同地区抗性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云南通海、湖北武汉、海南海口田间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苏云金芽胞杆菌抗药性现状及其桶混的田间防治效果,为小菜蛾抗性治理策略提供参考,推进化学农药减量控害。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以上3种杀虫剂进行抗药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个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均对阿维菌素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为276.0~1062.0倍,对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达到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为60.0~671.0倍,对苏云金芽胞杆菌表现为中等及以下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为5.1~15.2倍。田间防治效果和抗性水平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苏云金芽胞杆菌药后7 d均达到70%以上,而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单剂药后7 d防治效果均达不到60%。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苏云金芽胞杆菌桶混处理的田间防治效果在以上地区分别为88.70%和81.50%,防治效果较好,桶混处理防效与各单剂相比差异极显著。因此,建议可以桶混、轮换使用苏云金芽胞杆菌,以提高对小菜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关键词: 小菜蛾 抗药性 苏云金芽胞杆菌 桶混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弥渡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及治理策略

中国植保导刊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浸叶法对云南弥渡田间小菜蛾种群进行了8种杀虫剂毒力测定,并基于抗药性监测结果,制定了对弥渡县小菜蛾轮换用药和水旱轮作相结合的抗药性治理策略。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2011年,弥渡菜区小菜蛾种群对丁醚脲、苏云金杆菌敏感,LC_(50)分别为54.64、0.28 mg/L,抗性倍数分别为2.55、1.07;对氯虫苯甲酰胺、溴虫腈中抗,LC_(50)分别为6.37、21.27 mg/L,抗性倍数分别为28.17、53.19;对茚虫威、多杀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高抗,LC_(50)分别为69.03、13.75、1 114.41 mg/L和24.50 mg/L,抗性倍数分别为132.74、114.55、313.92和1 224.9。通过抗药性治理,到2014年弥渡菜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和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明显下降,对氯虫苯甲酰胺由2011年的中抗恢复至敏感水平,对茚虫威由高抗下降至接近低抗水平,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由1 224.9下降到652.75,对丁醚脲和苏云金杆菌处于低抗水平;对溴虫腈的抗性水平年度间变化不大,抗性倍数31.05~53.49,一直处于中抗水平。

关键词: 小菜蛾种群 杀虫剂 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不同菜区小菜蛾对三种生物农药的抗药性及其变化趋势

应用昆虫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抗药性监测掌握滇中通海和滇西弥渡菜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种群对3种生物农药的抗药性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为抗性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2008—2015年,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云南两个菜区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多杀菌素和苏云金杆菌的抗药性。【结果】2008年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滇中通海、滇西弥渡菜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和多杀菌素的抗药性水平均为高抗,对阿维菌素LC50值分别34.017和25.688 mg/L,抗性倍数为1 700.85和1 284.40倍;对多杀菌素LC50值分别13.728和19.830 mg/L,抗性倍数为114.40倍和165.25倍,两菜区对多杀菌素的抗性也为高抗;两菜区小菜蛾对苏云金杆菌敏感,LC50值分别0.530和0.538 mg/L,抗性倍数为2.04倍和2.07倍,属于抵抗水平。到2015年,通海和弥渡菜区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下降到了455.70倍和255.05倍,下降趋势显著,但两菜区仍属高抗水平;对多杀菌素的抗药性下降趋势不显著,抗性倍数分别为35.56倍和75.28倍,为中抗水平,但年度间变化幅度较大,LC50为0.885~19.830 mg/L;两菜区对苏云金杆菌仍敏感,抗性倍数分别为5.41倍和1.73倍。【结论】总体上,2008—2015年度间有差异,通海和弥渡菜区小菜蛾种群对3种药剂的抗药性基本一致,对阿维菌素和多杀菌素的抗药性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抗水平,对苏云金杆菌一直保持在抵抗水平,建议生产上可以轮换使用苏云金杆菌,以提高对小菜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关键词: 小菜蛾 生物农药 抗药性 变化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及田间药效评价

植物保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云南蔬菜主产区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田间防治效果,采用浸叶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常用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丁醚脲和Bt的敏感性最高,仍处于敏感水平,对茚虫威属低抗水平,对虫螨腈和多杀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4.28和31.68倍,属中抗水平,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为44.62倍,到高抗水平,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最差,抗性倍数829.90倍,达极高抗水平。抗性水平和田间药效呈一定相关性,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药后7d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茚虫威、多杀菌素和丁醚脲的田间防效较好。通海县小菜蛾可选择的防治药剂包括茚虫威、多杀菌素和丁醚脲,注意不同药剂之间的轮换和交替使用。

关键词: 小菜蛾 敏感性 抗药性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相对适合度

生态学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朱砂叶螨抗炔螨品系的相对适合度,在朱砂叶螨敏感品系(SS)的基础上使用炔螨特持续筛选34代获得了炔螨特抗性品系(PRR34)。通过统计2个品系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对其发育历期、繁殖力及种群参数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朱砂叶螨敏感品系经炔螨特持续筛选34代后(PPR34),其抗性倍数为37.78。与SS品系相比,PPR34卵孵化率、发育历期和世代周期均无显著差异,但产卵前期显著延长了37.07%,单雌产卵量减少14.61%,雌雄性(♀/♂)比增加了23.38%。采用Weibull分布拟合存活曲线模型为DeeveyⅠ型,SS品系和PRR34品系的参数c值分别为2.04和2.38。其种群趋势指数、内禀增长率(rm)、净生殖率(R0)分别为123.78、0.24和25.34,以及111.91、0.26和28.99;PRR34品系的相对适合度为1.14,与敏感品系相比存在一定优势。因此,与敏感品系相比,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单雌产卵量下降,但雌性比增加,种群适合度优势较高,可能导致抗性种群迅速增长并增加防控难度。

关键词: 繁殖力 生命表 适合度 种群趋势指数 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通海小菜蛾田间种群发生及其对9种杀虫剂的抗药性

中国植保导刊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2013年,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浸叶法研究了云南通海县菜区小菜蛾种群消长特点及其对9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通海小菜蛾田间种群全年发生,呈现3~4个峰期。2月份后种群数量逐渐增加,10月份后逐渐下降。高峰期成虫虫量单盆可达69.9头/d,幼虫1.72头/株。与敏感种群比较,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丁醚脲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性指数分别为1.63和2.85,为低抗水平;对茚虫威的抗性指数为20.7,为中等水平抗性;对溴虫腈、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和啶虫隆的抗性指数分别为42.18、43.04、43.9和55.17,为高水平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的抗性指数分别为345.35和837.9,为极高水平抗性。通海小菜蛾田间种群对9种杀虫剂的抗性指数大小顺序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啶虫隆>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溴虫腈>茚虫威>苏云金芽孢杆菌>丁醚脲。

关键词: 小菜蛾 发生 种群数量 消长动态 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变化趋势

农药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云南省不同菜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水平及年度变化规律,于2009—2013年间连续5年,采用浸叶法监测了滇中通海县、滇西弥渡县和滇西南临沧市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同时,对通海小菜蛾田间种群的F1代,测定了磷酸三苯酯(TPP)、增效醚(PBO)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3种增效剂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自2009年以来,通海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水平持续上升,抗性倍数从2009年的2.30倍,逐渐发展到2012年的47.79倍和2013年的43.05倍,达到中等抗性水平;弥渡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水平除了2010年达12.35倍外,其余均处于低水平抗性;临沧市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水平在1.01~4.60倍之间,处于低水平抗性。3种增效剂均对氯虫苯甲酰胺无显著增效作用。

关键词: 小菜蛾 氯虫苯甲酰胺 抗药性 增效作用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