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抗逆性酶(模糊匹配)
1条记录
叶锈病不同危害等级下咖啡叶片的光合特征和抗逆性酶比较

作物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小粒咖啡侵染叶锈病后的生理生化变化,对8个叶锈病危害等级下叶片的落叶率(LF)、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光合参数及4种抗逆性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叶锈病不同危害等级对咖啡叶片生理落叶、光合作用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F随着叶锈病感染面积的增加而增加,SPAD随着叶铸病感染面积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危害等级Ⅲ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危害等级Ⅶ的胞间CO2摩尔分数(Ci)最大。危害等级0的水分利用率(EWU)最高,与危害等级Ⅰ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危害等级Ⅱ~Ⅶ。危害等级Ⅳ的光能利用率(LUE)最高,与危害等级Ⅱ和Ⅲ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余5个危害等级的。危害等级0~Ⅵ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明显;受咖啡叶铸病感染后,均能一定程度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几丁质酶(CHT)和β-1,3-葡聚糖酶(β-1,3-GA)的活性均随危害等级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危害等级Ⅲ下CHT和β-1,3-GA的活性最大。综合分析表明,危害等级Ⅲ下咖啡叶片具有更高的光合作用和抗逆性,落叶相对较少。

关键词: 叶锈病 落叶率 光合特征 抗逆性酶 小粒咖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