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宝洪红茶、白茶和绿茶中的挥发性物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4
摘要:目的 以云南唯一小叶种茶宝洪茶鲜叶为原料,比较分析采用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宝洪红茶、白茶和绿茶挥发性物质。方法 同时采用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SDE)和顶空萃取(headspace,HS)两种方法提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GC-MS/MS)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宝洪茶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差异。结果 从宝洪红茶、宝洪白茶、宝洪绿茶中分别提取鉴定挥发性物质65种、44种和49种,这些化合物包括醛类、醇类、酯类、酮类、酸类、酚类、碳氢化合物、杂氧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SDE法提取得到主要挥发性物质宝洪红茶为棕榈酸和香叶醇,宝洪白茶为棕榈酸和香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醇,宝洪绿茶为植醇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HS干法提取得到主要挥发性成分为咖啡因,相对含量宝洪红茶55.300%,宝洪白茶58.800%,宝洪绿茶84.350%, HS湿法提取主要挥发性物质宝洪红茶为己醛和甲酸芳樟醇,宝洪白茶为甲酸芳樟醇和己醛,宝红绿茶为甲酸芳樟醇和对氨基间甲酚。结论 不同工艺生产的宝洪茶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差异显著, 2种提取方法互补性大于重叠性,结合分析可获得不同宝洪茶更全面、更完整挥发性物质信息。该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加工工艺提高宝洪茶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宝洪红茶 宝洪白茶 宝洪绿茶 挥发性物质 萃取方式


4种秋海棠花香挥发性物质测定与特征香气成分分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种秋海棠为试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花香挥发性物质,并通过香气活性值(OAV)和主成分分析鉴定不同种类的特征香气和主要香气物质.结果表明:①4个秋海棠种类中共检测到54种挥发性物质,萜烯类和苯类/苯丙素类化合物种类较为丰富,各种类花朵挥发性物质总含量不同,柳叶秋海棠最高,其次为中华秋海棠和假厚叶秋海棠,里氏秋海棠最低;②4种秋海棠中共鉴定出15种特征香气物质(OAV≥1),芳樟醇、β-月桂烯、D-柠檬烯、癸醛在不同种类中具有较高香气活性值,与各种类自身的特征香气物质一起形成各自独特香气,假厚叶秋海棠花朵更加突出果香气味,中华秋海棠花朵则更加突出草香气味,柳叶秋海棠花朵兼有果香、甜香气味,里氏秋海棠花朵则具有花香、果香和甜香气味;③各种类主要香气物质差异大,假厚叶秋海棠的主要香气物质为β-石竹烯,中华秋海棠的是α-法呢烯、β-罗勒烯、苯乙腈等,柳叶秋海棠中天竺葵醛、苯乙醇等贡献大,里氏秋海棠中则为二丁基羟基甲苯和十二醛.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