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分胁迫对辣木生物量分配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云南干热河谷辣木(Moringa olerfera)为对象,采用盆栽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辣木生长、生物量分配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90%和75%田间持水量控制下,辣木株高和地径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长,但70%田间持水量明显受到抑制;60%、45%和30%田间持水量处理下的株高和地径生长处于停滞状态;辣木复叶数、主根长和主根粗随水分胁迫加剧而降低,而根数无显著差异。利用标准化主轴法对株高-地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模拟,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加剧,异速生长指数从1.273持续下降至0.947,即辣木将更多的同化物从株高生长转移到其他器官;不同土壤水分的生物量整体表现为根>茎>叶,且随着田间持水量的降低,辣木将更多的生物量由地上转移至地下,而水分利用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膜下滴灌不同灌水量对冬季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膜下滴灌在冬季马铃薯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了膜下滴灌不同灌水量(1 350、1 650、1 950、2250 m~3/hm~2)对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灌水量。结果表明,产量和耗水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滴灌量1 950 m~3/hm~2的产量最高,为46 068.5 kg/hm~2,当灌水量增加到2 250 m~3/hm~2时,产量较滴灌1 950 m~3/hm~2处理减产14.5%。从产量提高和节水方面考虑,在生育期间有效降雨量在70 mm左右时,灌水量在1 650~1 950 m~3/hm~2较为适宜。
不同灌水量对膜下滴灌冬马铃薯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设置1350 m3·hm~(-2)、1650 m3·hm~(-2)、1950 m3·hm~(-2)、2250 m3·hm~(-2)4个灌水量和1个常规沟灌为对照,研究膜下滴灌对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马铃薯生长发育快,株高、单株茎叶鲜重、单株结薯数、单株块茎鲜重高于常规沟灌,膜下滴灌较沟灌增产6 416.08 kg·hm~(-2),增产21.29%,水分利用率高79.5 kg·hm~(-2)·mm-1。膜下滴灌下不同灌水量马铃薯水分利用率随灌水量增加呈降低趋势,产量和耗水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滴灌1950 m3·hm~(-2)的产量最高,为39 732.0 kg·hm~(-2),当灌水量增加到2250 m3·hm~(-2)时,产量较滴灌1950 m3·hm~(-2)处理的下降6 624.5 kg·hm~(-2),下降16.67%。从产量提高和节水方面考虑,在生育期间有效降雨量在70 mm左右时,灌水量在1650~1950 m3·hm~(-2)较为适宜。
小麦、大麦与蚕豆间作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小麦/蚕豆间作和大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间作与单作相比在耗水量及水分利用率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蚕豆间作全生育期耗水量比小麦单作和蚕豆单作低,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小麦/蚕豆间作在蚕豆分枝期耗水量比蚕豆单作低,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大麦/蚕豆间作全生育期耗水量比大麦单作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大麦/蚕豆间作在大麦分蘖期耗水量比大麦单作高,且存在显著差异。大麦/蚕豆间作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耗水量与蚕豆单作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间作小麦、间作大麦的WUE(水分利用率)比单作小麦、单作大麦高,但间作蚕豆的WUE比单作蚕豆低。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