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高海拔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分析
《中国稻米 》 2020
摘要:云南高海拔粳稻区白叶枯病危害日益严重,为了探明该区域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对白叶枯病进行有效防控。利用15个水稻白叶枯病菌鉴别品种,对采集自海拔1 800 m以上稻区11个水稻品种上的32份菌株进行致病力研究。结果发现,致病力最强的菌株是楚雄州的CX28-3和CX30-1,致病率为73.33%;最弱的是大理州剑川县的JC12-2,致病率为0。在高海拔粳稻区,菌株的致病力分化与采集地的海拔高度无关,却与地理距离、采集品种的推广面积有关;而菌株的致病型频率与其采集地的海拔、经纬度、采集品种的推广面积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鉴别品种毫糯扬(含新基因)、IRBB14(Xa14)、IRBB4(Xa4)和Tetep(Xa2,Xa16)对所有参试菌株表现为高抗或抗。因此,这些品种内所含的抗性基因值得在云南高原粳稻育种和生产中应用,特别是云南地方稻种毫糯扬,更应加强其新抗病基因的定位和克隆,以为品种选育提供新的抗原。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菌 高海拔粳稻 地理区域 品种 致病力差异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白叶枯病菌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开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设计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的专化性引物,建立了可同时检测这两种细菌的多重PCR检测体系。通过体系优化、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查,结果表明:两对专化性引物X-b和X-t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液和水稻白叶枯病菌液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4cfu/m L和105cfu/m L;利用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体系,成功地从50种市售水稻种子中检测出1个水稻品种带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1个水稻品种水稻白叶枯病菌。本研究建立了多重PCR检测体系,为检疫部门控制这两种检疫性种传病害的入侵提供了有效检测技术和手段。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水稻白叶枯病菌 多重PCR体系
云南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毒素及其与致病性关系
《植物病理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寻云南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间毒素的差异及毒素与病菌致病性的关系,本研究选用致病性差异较大的3个云南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株,采用乙酸乙酯法提取其毒素,用水稻幼苗浸根法和种子发芽抑制法测定毒素粗提物的生物活性,并用TLC法分析毒素组分及组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菌株单细胞产毒素量与菌株的致病性强弱成正相关;供试的3个菌株,无论其致病力强弱,其产生的毒素只要有足够的量,都能抑制水稻种子发芽,也能使水稻幼苗萎蔫,且毒素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菌株间毒素组分和组分含量存在差异,一些特异的组分是否与其致病性有关,需要深入研究。
水稻白叶枯病菌luxR同源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luxR基因是革兰氏阴性菌感应反应(QuorumSensing,QS)LuxR/LuxI环路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从水稻白叶枯病菌中分离到一个luxR同源基因,命名为xooR.xooR全长765bp,编码一个由25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转录因子,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8.3ku和8.72.XooR蛋白的N-端15AA-171AA是一个Autoind-bind结构域,C-端191AA-245AA是一个HTH(helix-turn-helix)结合DNA结构域.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4a(+)和gfp基因构建融合蛋白表达系统,Westernblot分析表明XooR-GFP融合蛋白大小为54ku,xooR基因成功地在E.coliBL21中实现了表达.
水稻白叶枯病菌无毒新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菲律宾水稻白叶枯病菌9a生理小种的代表菌株PXO339中克隆到一个新的无毒基因,全长2118bp,编码705个氨基酸,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约为74.7ku和6.585.NCBI网站BLAST表明,该基因属于avrBs3基因家族,命名为arp3.与所有avrBs3同源基因的Alignment分析发现,arp3的5’端缺少了两个长度分别是144bp和45bp的片断,但在水稻白叶枯病菌中,arp3基因的5’端的特征很普遍.全长的arp3基因中间区域是一个特异的只有5.5次102bp的重复区,是已克隆的avrBs3基因家族中重复次数最少的一个.C-端有3个核定位信号NLSs和1个酸性转录激活域AAD.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菌 无毒基因 arp3 AvrBs3相似蛋白
云南省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差异的地理分布
《西南农业学报 》 2002 CSCD
摘要:使用12个分别持有不同抗病基因(Xa1,Xa2,Xa3,Xa4,Xa5,Xa7,Xa8,Xa10,Xa11,Xa13,Xa14和Xa21)的近等基因系水稻白叶枯病鉴别品种及3个对照品种(IR24,Toyonishiki和Sigadagabo),鉴别了从云南省收集的138个菌株。结果根据致病谱可以将这些菌株分成A~J共10组。A组菌株仅对Toyonishiki和Sigadagabo两个对照品种致病,J组菌株则能对9个鉴别品种和3个对照品种致病。对不同海拔采集的菌株进行致病力分析的结果表明,从大理、武定等较高海拔粳稻种植区采集的菌株致病力较弱,在鉴别品种上病斑的平均长度不到50mm;而元江、景洪、潞西等低海拔杂交稻种植区采集的菌株致病力较强,在鉴别品种上的病斑平均长度超过100mm。从高海拔稻区到低海拔稻区,病菌致病力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