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燕麦(模糊匹配)
7条记录
2甲·溴苯腈和苯磺隆混用对燕麦田阔叶杂草的防效

杂草学报 2021

摘要:以燕科一号燕麦品种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式,选择3块试验地,对试验地的杂草进行调查,选用2甲·溴苯腈和苯磺隆2种除草剂,研究其混用后对燕麦的安全性及对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武川毛黑沟燕麦试验田杂草主要有藜、卷茎蓼、苣荬菜等,藜是优势种群,密度为38株/m~2;清水河王桂窑燕麦试验地的杂草种类主要有虎尾草、狗尾草及青蒿等,虎尾草是优势种群,密度为59株/m~2;和林小林坝燕麦试验地的杂草种类主要有野稷、猪毛菜、狗尾草等,野稷和猪毛菜是优势种群,密度分别为48、62株/m~2。2甲·溴苯腈和苯磺隆2种除草剂单用及混用对燕麦均安全,无药害,对燕麦产量和千粒重均无不良影响。各除草剂单用及混用处理对禾本科杂草无效。单独使用时2甲·溴苯腈对阔叶杂草的防效高于苯磺隆的防效;混用时,2甲·溴苯腈剂量选择750、1 050 mL/hm~2、苯磺隆剂量为3.375~11.250 g/hm~2时防效均较高,2甲·溴苯腈和苯磺隆剂量为750 mL/hm~2+3.375 g/hm~2时,防效高达97.5%。综上所述,燕麦田除草可使用2甲·溴苯腈1 350~1 500 mL/hm~2,或2甲·溴苯腈750 mL/hm~2+3.375~11.250 g/hm~2苯磺隆混用,最佳混用剂量是750 mL/hm~2+3.375 g/hm~2和750 mL/hm~2+5.625 g/hm~2。

关键词: 燕麦 杂草 除草剂 2甲·溴苯腈 苯磺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元谋县青稞、燕麦、糜子田的发生为害特征

植物保护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9年10月31日我们在楚雄州元谋县(25.899°N, 101.791°E)青稞、燕麦、糜子和小麦田发现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发生严重。田间调查表明:青稞、燕麦、糜子和小麦的受害株(丛)率分别为90.63%、31.64%、100%和86.84%,有虫株(丛)率分别为24.65%、17.19%、12.20%和27.19%,百株虫量分别为28.13、23.05、12头和42.98头。同时,发现草地贪夜蛾在青稞、燕麦、糜子上的为害特征与在玉米上的特征不同,表现为低龄幼虫食叶蛀心,高龄幼虫切根断蘖(穗)。与在小麦上的为害特征相似:1~2龄幼虫分布于叶片和心叶上;3~4龄幼虫向下移动至中部叶片、叶鞘和近地表面的分蘖着生处;4~6龄幼虫多数躲避在麦丛基部和表土下1 cm根茎连接处和缝隙中,与地下害虫的为害特征相似,不易发现,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青稞 燕麦 糜子 为害特征 元谋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冬播燕麦的农艺性状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作物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云南冬播燕麦选择优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应用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方法对国内42份燕麦材料在云南冬季种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42份燕麦材料的10个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系数范围为5.43%~42.92%,其中生育期变异最小(5.43%),主穗粒重最大(42.92%),各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9.637%,其中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44.037%,与主穗粒重密切相关;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25.466%,与生育期密切相关;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0.135%,与株高密切相关.综合得分排名结果显示,饲用燕麦材料得分比食用燕麦材料得分高,占据了排名前10位中的7位.42份燕麦材料在遗传距离为20时可划分为4大类,第Ⅰ类包括28份食用燕麦资源;第Ⅱ类包括12份饲用燕麦资源;第Ⅲ类仅为白燕1号,表现为千粒重和产量最低;第Ⅳ类仅为定燕2号,表现为主穗长最长、株高最高.云南冬播燕麦,饲用燕麦比食用燕麦更具有优势,生产上可优先引种定燕2号、青引2号、冀张燕4号、加燕2号和坝燕6号等饲用燕麦材料,优先引种燕科2号、白燕1号、坝莜4号、坝莜9号、固燕1号、定莜9号、坝莜13号、远杂2号、白燕11号和定莜1号等食用燕麦材料.

关键词: 燕麦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形式和密度对燕麦白粉病的影响及药剂筛选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有效防控云南省燕麦白粉病的栽培措施,筛选交替使用的防治药剂。【方法】以定莜9号和坝莜1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种植形式塘播(B1)、条播(B2)、撒播(B3)和种植密度90 kg/hm~2(M1)、105 kg/hm~2(M2)和120 kg/hm~2(M3)对燕麦白粉病发生危害的影响研究及40%嘧菌·乙嘧酚悬浮剂、3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50%苯醚·丙环唑乳油、28%丙环·嘧菌酯悬浮剂、30%己唑·嘧菌酯悬浮剂5个复配药剂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在不同种植形式下,定莜9号和坝莜13号的白粉病病情指数(DI)均呈DI_(B1)燕麦白粉病的发生危害,参试药剂2次施药后防治效果均较好,无药害现象,生产中可交替使用。研究结果可为防控云南省燕麦白粉病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种植形式 种植密度 燕麦 白粉病 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燕麦白粉病病原鉴定及致病力测定

植物保护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云南省燕麦白粉病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力,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分析,并测定了该病原菌对21个燕麦品种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燕麦白粉病病原菌孢子梗不分支、无色、基部呈球形膨大,顶端生有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呈长卵圆形、单胞,大小为18.84~29.12μm×6.53~10.71μm,初步鉴定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DC.)Speer;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rDNA-ITS区序列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燕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avenae的同源性为100%,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最终将云南燕麦白粉病菌鉴定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燕麦白粉病菌专化型。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21个供试燕麦品种发病株率为100.00%,病情指数为91.73~100.00,发病初期平均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4.56%和1.75,35 d后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增长了85.44%和95.74%,表明云南省燕麦白粉病菌的致病力强。

关键词: 燕麦 白粉病 鉴定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和燕麦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及燕麦产量的影响,以‘坝莜1号’燕麦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于2011-2013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进行耕作措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深松和翻耕较免耕可明显降低播前土壤体积质量,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结构。秋松、春松、免耕和秋翻处理能提高土壤贮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各处理抽穗期0~100cm土壤贮水量分别较春翻处理高出15.09、10.17、5.94和3.27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3.92%、11.36%、1.36%和0.00%。各处理对燕麦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促进作用,提高燕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各处理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均表现为秋松>春松>免耕>秋翻>春翻。综合考虑土壤体积质量、贮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燕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秋松处理表现最佳。因此,秋松是提高黄土高原丘陵区生态和经济效益的保护性耕作措施。

关键词: 耕作措施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燕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收集燕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冗余性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青海省4个县收集的60份燕麦样本中鉴别可能的重复材料,为编目和入库保存提供依据。通过名称与来源分析、形态变异性与相似性评价以及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与冗余性鉴定,初步认为这些材料的来源不同,特性明显,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存和利用潜力。但从中也发现同名材料较多,个别材料间遗传相似性较高,存在一定遗传冗余性,并鉴别出可能的重复材料,如白燕麦(1083)与白燕麦(1093)、燕麦(1225)与大燕麦(1226)等。本研究为资源工作者有效鉴别种质收集品中的重复材料、提高保种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燕麦 种质收集 重复 多样性 冗余性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