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云南省嵩明县试验基地采集金荞麦叶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观察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并与ITS、TUB2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鉴定病原菌,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代表菌株GY3的孢子形态与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真菌相似,菌株GY3的rDNA–ITS及TUB2联合序列与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rospora)2个菌株(ZK1–1、ZK5–5)的序列聚在同一分支,鉴定认为金荞麦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rospora);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GY3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以PDA培养基培养GY3,菌丝生长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25℃,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水浴10min),连续光照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
关键词: 金荞麦 叶斑病 病原菌鉴定 小孢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云南
德国鸢尾茎基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茎基腐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利用组织分离法对采自云南省的感茎基腐病德国鸢尾样品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TUB2、EF-1α多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采用室内离体和活体接种法测定其致病性,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从25份发病德国鸢尾植株样本中分离得到15株菌株,依据形态学特征和显微观察,发现其中6株菌株形态特征一致,另外9株菌株形态特征一致,从中各选1株代表菌株YWMZ1、YWJB3进行接种后出现叶片萎蔫,茎基部腐烂,发病症状与田间一致.经形态学特征观察、多基因序列分析、致病性测定最终将代表菌株YWMZ1鉴定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菌株YWJB3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2株菌株菌丝最适培养温度均为25℃;菌株YWMZ1和YWJB3最适pH分别为5和7;2株菌株在5种碳源和氮源上均可生长,其中菌株YWMZ1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YWJB3最适碳源为蔗糖,2株菌株均以硝酸钾为最适氮源;菌株YWMZ1和YWJB3最适光照条件分别为连续光照和12 h明暗交替.
关键词: 德国鸢尾 茎基腐病 病原菌鉴定 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云南月季根癌病的病原菌鉴定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22
摘要:为明确云南月季根癌病的致病菌种类,以月季种苗植株上着生的病瘤组织为材料,经DNA提取及PCR特异性扩增,采用基于Ti基因的系统发育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发病植株施用不同生防菌剂开展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由病瘤组织提取的植物总DNA(编号为GA-8),通过特异性引物VCF1-2004/VCR2-2004进行PCR扩增,凝胶电泳后在约414 bp处获得清晰特异性条带,序列结果与GenBank中登录的A.tumefaciens Ti质粒vir毒区序列的同源性达98.92%以上.进一步采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GA-8与A.tumefaciens聚类在同一分支,进一步证实月季根癌病的致病菌为A.tumefaciens.生防药效试验中枯草芽孢杆菌300倍液的防效优于木霉菌剂及松脂酸铜,原病瘤体失活率为87.10%,新瘤抑制率为60%,新枝萌芽指数为1.13,植株存活率为90%.
云南省荞麦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植物保护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云南省荞麦叶枯病病原菌种类,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菌株LW2015.3,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LW2015.3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荞麦叶枯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呈倒棍棒状或倒梨状,褐色,具3~8个横隔膜,0~4个纵斜隔膜,大小为16.5~45.0μm*5.0~13.5μm,厚垣孢子呈球形,直径为6.0~12.0μm;该菌株ITS序列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W2015.3与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登录号:MG195995.1)的同源性为100%,结合形态学特征与分子鉴定结果确定云南省荞麦叶枯病病原菌为链格孢A. alternata(登录号:KT362732.1).该病原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25℃为最适温度;当p H为6~9时菌丝生长速率加快,pH 7最适菌丝生长;PDA培养基和PSA培养基最适菌丝生长;该病原菌对以麦芽糖为碳源和以硝酸钠为氮源时的利用率最高;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10 min;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连续光照最有利于菌丝生长.
云南蒙自枇杷叶霉病病原菌的初步鉴定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云南蒙自的枇杷叶霉病病害,并为确定其有效的防治方法奠定基础,病原分离采用组织分离法,通过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用柯赫氏法则对其致病性进行验证。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形态及产孢结构并测量孢子大小,根据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在显微镜下发现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曲屈,深褐色,无隔膜,平滑,孢痕明显,(33.0~152.8)μm×(2.6~4.0)μm。枝孢褐色或淡橄榄色,有胞痕,单胞或有1个隔膜,(7.1~19.0)μm×(1.9~5.9)μm。分生孢子链生(2~4),椭圆形,偶球形,无孢痕,淡橄榄色,单胞,平滑,(2.1~9.4)μm×(1.2~2.6)μm。结果发现,叶霉病在春梢和夏梢萌发期开始发病,秋梢发病最重,叶片正面和背面都长出烟煤状霉层,密布全叶,严重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其病原菌初步鉴定为枇杷枝孢。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