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白背飞虱的发生与种群消长特点
《应用昆虫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在云南的发生与种群消长特点,为全省制定防治策略提供技术依据。【方法】2010—2011年,我们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测报灯监测方法对云南主要稻区的滇西、滇西南、滇南、滇东南、滇东和滇东北白背飞虱的发生和田间种群消长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云南稻区白背飞虱的总体越冬虫量少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N23°55′164″以南,海拔高度为1 369 m以下有水源的稻桩、再生稻和落粒苗上,其中滇南和滇东南越冬虫量高于滇西和滇西南;灯下虫源始见期从3月初到5月下旬,滇西和滇西南最早在3月初,滇东北最晚在5月中下旬,全省有从滇西、滇西南向滇南、滇东南、滇东和滇东北逐渐延后的趋势;灯下诱集虫量表现为西南部低于东南部,全省迁入峰次数和灯下总虫量的高峰期集中在5月、6月和7月,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出现1次回迁高峰期;滇西南和滇南田间种群活动高峰在4月下旬至6月,滇东南和滇东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滇东北的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结论】云南省白背飞虱主害代在5月、6月和7月,重点发生在滇南、滇东南和滇西南稻区。
印度小裂绵蚜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及其种群消长
《应用昆虫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印度小裂绵蚜Schizoneurella indica Hille Ris Lambers是在云南昭通苹果上发现的一种新害虫,发生普遍且严重。研究印度小裂绵蚜种群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及其消长动态是为了掌握其发生与危害特点。【方法】2002—2006年,我们采用盆栽和田间调查的方法对印度小裂绵蚜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和种群消长开展了研究。【结果】印度小裂绵蚜田间种群数量高峰期主要集中发生在9—12月,5—7月份为其田间种群快速增长期,种群增长率可达200%~273%。印度小裂绵蚜无翅蚜种群在0~30 cm的土壤范围内占总虫量的49.0%,30~60 cm的占27.0%,>60 cm的占24.0%。无翅蚜的各虫龄全年均有发生,冬季以第4龄若虫和无翅成虫为主。有翅蚜的发生全年只有1个时期,为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结论】印度小裂绵蚜田间种群数量全年发生1个高峰期,主要集中在0~30 cm的土壤范围内,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印度小裂绵蚜种群数量亦逐渐下降。田间有翅蚜虫量极少,较难观察到。
云南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种群消长特点
《应用昆虫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2012年,对滇西、滇西南、滇南、滇东南、滇东和滇东北6个稻区的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种群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主要稻区均没有采集到稻纵卷叶螟的各越冬虫态,表明云南稻区的稻纵卷叶螟早期虫源主要来自境外;(2)灯下虫源始见期在4月中旬到7月中旬,不同稻区的虫源迁入期变化较大,相差近3个月。滇西沧源和滇东南富宁虫源始见期最早,在4月中旬—5月下旬,滇西南勐海灯下始见期最晚,为6月上旬—7月中旬;(3)滇西、滇西南、滇东北和滇南为稻纵卷叶螟轻发生区,主要在中晚稻上发生危害,田间卷叶率在30%以下,田间发生量少于300头/667m2。滇东和滇东南为中等和重发生区,田间卷叶率在30%以上,高的达80%以上,田间虫量最高可达7 000头/667m2;(4)云南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发生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9月下旬。滇东南高峰期为6月下—7月中旬,正值水稻孕穗期到抽穗开花期,应做好田间监测与防治工作。
大突肩瓢虫生物学及田间种群消长研究
《昆虫天敌 》 2001 CSCD
摘要:大突肩瓢虫Synonycha grandis(Thunberg)在云南开远1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蔗茎老叶鞘内越冬。日均温26.6~27.8℃下,卵期3-4天,幼虫期9-12天,预蛹期1天,蛹期4-5天,成虫产卵前期20-25天,1个世代历期37-46天;日均温24.5—25.5℃下,卵期5-9天,幼虫期14-21天,预蛹期1-2天,蛹期5-8天,成虫产卵前期25-30天,1个世代历期45-55天。(第4代)(越冬代)各虫态历期延长,全代历期长达250余天。成虫、幼虫均捕食甘蔗绵蚜。大突肩瓢虫田间种群动态:6月初开始在蔗田出现,8-10月种群数量明显增长,11月间形成高峰,12月开始越冬。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