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型油菜蚜虫发生规律及抗蚜种质的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CSCD
摘要:筛选抗蚜种质资源,为油菜抗蚜育种提供亲本。自然感蚜条件下,在云南罗平与泸西两地利用蚜情指数对18份油菜品种进行抗蚜性鉴定,分析蚜虫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蚜虫发生盛期出现在花期至成熟期之间,温和干燥的气候利于蚜虫的生长繁殖。泸西点的发生盛期较罗平点早。相关性分析显示,蚜情指数与油菜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呈负相关,且与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发生蚜害会造成油菜4.97%~79.69%的产量损失。从18份材料中筛选出5份抗蚜品种、13份感蚜品种。其中‘云油杂28号’和‘云油杂18号’表现为高抗,可作为油菜抗蚜育种的基础材料。


不同产地草果种质资源抗寒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筛选抗寒能力较强的草果种质资源,为草果的杂交育种和栽培提供重要依据,推动草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出苗至移栽满6个月的不同产地的草果植株作为材料,进行低温胁迫3 d(低温恒温培养箱参数:4℃,12 h黑暗,12 h光照,90%湿度),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对不同产地的草果种质资源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4℃),草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下降,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不同程度上升。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到抗寒性强弱综合排序依次为:DH-LC>BS-TC>NJ-GS-GLB>WS-MG>PE-ZY>PE-LC。6个不同产地的供试种质中DH-LC的抗寒能力最强,可将DH-LC作为草果抗寒杂交育种和栽培的良好材料。
关键词: 草果 种质资源 低温胁迫 抗寒性筛选 隶属函数分析


基于SSR的云南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CSCD
摘要:为探讨云南猕猴桃属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70份云南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0份猕猴桃种质资源在遗传相似系数0.17水平上可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共6份材料,包括滇东南麻栗坡的中越猕猴桃MLP001和MLP010、西畴的中越猕猴桃TSH-1和TSH-4,以及滇南屏边的中越猕猴桃PB001和PB005;类群Ⅱ共31份材料,主要包括滇东北的18份材料,滇西北的3份紫果猕猴桃TC-8、TC-1、TC-10,以及5份贡山猕猴桃CJ-11、CJ-13、CJ-7、CJ-3、CJ-2;类群Ⅲ共14份材料,主要包括滇东北的10份美味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系列材料,滇东的JZS-5、JZS-9及JZS-7,以及滇东南西畴的黄毛猕猴桃XPS-1;类群Ⅳ共19份材料,主要包括滇东北的16份材料,滇东南西畴的京梨猕猴桃XCFD-1及革叶猕猴桃XCFD-3,果实无被毛且果皮带斑点,果实较小,与其他类群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SSR分子标记反映了云南猕猴桃属70份种质资源间的遗传亲缘关系,其中一些材料按种类、资源分布地及形态学性状特征形成明显有规律的聚类关系.
关键词: 野生猕猴桃 亲缘关系 云南 种质资源 SSR分子标记


云南省南涧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分析与思考
《中国种业 》 2024
摘要: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相关要求,2022-2023年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抢救性收集。调查区域涵盖南涧县4个乡镇,10个村,28个村小组,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10份,包括粮食作物93份、经济作物2份、蔬菜15份;其中收集到地方优良特异性种质资源5份。围绕此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及相关措施,对资源普查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了资源普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开发利用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多酚、黄酮功能性成分导向的草果种质资源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果是一种富含多酚和黄酮的药食同源作物。功能性草果资源的研究评价是育种利用和产业化开发的核心。本研究旨在草果资源的通便活性成分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分析,进行草果种质资源的筛选评价,探讨成分积累的可能因素。对来自老挝、缅甸,我国四川、广西、云南的57份草果资源,采用福林酚法、NaNO2-Al(NO3)3-NaOH比色法分别测定草果水提物的多酚、黄酮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多酚和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地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采用广靶代谢组学检测草果水提物的组分构成,检测出草果水提物中含量最高的为黄酮(46.34%)和多酚(15.98%);通过小肠墨汁推进实验验证草果水提物具有润肠通便功效;纺锤形草果资源的多酚和黄酮含量高于椭圆形果和圆形果,国外和我国云南怒江的草果资源的黄酮含量高于其他地区种质;草果多酚、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经度(P<0.05)、纬度(P>0.05)呈负相关,因此推测草果多酚和黄酮的积累可能与温度、光照、紫外线、土壤水分有关。以多酚和黄酮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将草果资源分为3个等级,利用该方法筛选到优良草果资源为我国云南怒江种质GS-3、GS-10和国外种质MDL-1、MGK-2。研究结果可为草果质量等级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分析方法,不但可以指导草果资源的考察和收集,而且可为草果资源的育种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草果 多酚 黄酮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种质资源 评价


46份甜荞种质萌发期耐盐资源评价与筛选
《种子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盐渍化土壤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土壤资源,而筛选耐盐种质是盐渍化农业应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用浓度18‰的NaCl溶液对46份萌发期甜荞种子进行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相对盐害率指标,对甜荞种质进行萌发期耐盐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甜荞萌发期指标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在48.95%~75.01%之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6份甜荞种质可划分为耐盐、中耐盐、不耐盐(敏感、高敏感)三大类群,同时筛选出耐盐种质3份、高敏感种质2份。


云南省玉龙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情况及分析
《种子科技 》 2024
摘要: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对玉龙县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特有资源进行摸底调查,本次调查区域涵盖了县域内10个乡镇25个村36个村小组,现已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工作,摸清了玉龙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种类及分布等基本概况,收集县内各类栽培农作物种质资源127份,其中包括粮食作物20种88份,蔬菜11种24份,经济作物7种13份,牧草作物资源1种1份,果树资源1种1份。分析了本次调查结果进行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特点,并对当地农业后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样品多样性分析
《中国种业 》 2024
摘要:通过整理2020-2023年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得到的8416份样本信息,对种质类型、作物分类、地理分布等进行了综合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种质类型方面,地方品种、野生资源、选育品种和引进品种的占比分别达到了89.28%、9.51%、0.88%和0.33%;从作物类型来看,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经济作物和牧草绿肥的占比依次为55.18%、19.72%、11.92%、11.24%和1.94%;样本涵盖了78个科,241个属,391个种,其中,豆科、禾本科、蔷薇科、葫芦科的样本数目居前4位;在州(市)级别上,样本数排前3名的地区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市,分别占总样本数的9.87%、9.67%和8.50%;从云南的少数民族如彝族、哈尼族、傈僳族、白族的资源利用情况来看,这些群体提供的样本数量较多;在不同的农业生态种植区中,滇中高原盆地的粮、烟、油、菜、果、桑区收集的样本数量最多,共3415份,占总数的40.58%。整个省内,随海拔升高,农作物样本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的海拔区间,各州(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Brillouin丰富度指数表现各异;昭通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昆明市在不同海拔区间的优势度指数普遍高于其他地区。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Brillouin丰富度指数在6个海拔梯度上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在海拔1000~1500m和3000m以上区间内,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对此次调查收集的样品进行分析,初步摸清了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及分布状况,为今后创新种质和开发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