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不同蚕区僵蚕致病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差异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不同蚕区家蚕僵蚕病原的多样性及不同来源白僵菌菌株对家蚕的致病力差异。【方法】从云南省9个县(市)收集僵蚕样品,分离纯化获得病原菌,通过观察菌株的形态特征、产孢结构,并结合菌株核糖体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确认病原种类。同时测定分析不同地理来源以及不同孢子浓度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对家蚕致病力的影响。【结果】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发现,云南蚕区僵病病原菌属于白僵菌属(Beauveria)、虫草菌属(Cordyceps)和绿僵菌属(Metarhizium),其中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为主要病原,分别占57.58%和30.30%。不同地理来源的球孢白僵菌株对家蚕幼虫的致病力存在一定差异,供试菌株侵染后,家蚕的僵蚕率在72.5%~95.0%,半致死时间(LT50)在5.093~7.133 d,其中LL1-1菌株的僵蚕率最高(95.0%),半致死时间最短(5.093 d),致病力最强;CB1-2菌株的僵蚕率较低(75.0%),半致死时间最长(7.133 d),致病力最弱。随着接种浓度的增加,病原的致病力变强,家蚕的僵蚕率也升高。【结论】云南省蚕区家蚕僵病病原种类呈多样性,球孢白僵菌和莱氏绿僵菌为主要病原菌,不同来源的白僵菌株对家蚕的致病力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家蚕僵病的防治和僵蚕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家蚕 僵病 分离鉴定 rDNA-ITS序列分析 致病力
云南省燕麦白粉病病原鉴定及致病力测定
《植物保护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云南省燕麦白粉病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力,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分析,并测定了该病原菌对21个燕麦品种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燕麦白粉病病原菌孢子梗不分支、无色、基部呈球形膨大,顶端生有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呈长卵圆形、单胞,大小为18.84~29.12μm×6.53~10.71μm,初步鉴定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DC.)Speer;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rDNA-ITS区序列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燕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avenae的同源性为100%,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最终将云南燕麦白粉病菌鉴定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燕麦白粉病菌专化型。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21个供试燕麦品种发病株率为100.00%,病情指数为91.73~100.00,发病初期平均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4.56%和1.75,35 d后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增长了85.44%和95.74%,表明云南省燕麦白粉病菌的致病力强。
云南不同地区BmNPV对家蚕致病力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家蚕病毒弱毒株系对强毒株系的交互保护作用,探索利用弱毒苗添食防治家蚕病毒病,试验收集了8种云南不同地区的BmNPV多角体,经纯化后,配制成102~108个/ML7种浓度多角体悬浮液,分别添食3龄起蚕,每种病毒的每种浓度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小区,每小区30头蚕,调查记录各区蚕死亡头数,连续调查至供试蚕上蔟,累计死亡头数,计算各区蚕死亡率。参照吉田的方法计算其LC。结果表明,8种云南不同地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家蚕致死中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BmNPV(Heqing)>(BmNPV(Xiangyun)>(BmNPV(Mengzi)>(BmNPV(Qiaojia)>(BmNPV(Luliang)>(BmNPV(Mojiang)>(BmNPV(Zhanyu)>(BmNPV(Baoshan)。毒力最强的是保山株,其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为5.75×104个/mL,次强是沾益株和墨江株同在一个数量级,陆良株、巧家株和蒙自株中等在同一个数量级,其次是祥云株,最弱为鹤庆株,LC50为8.81×109个/mL,其与最强的保山株(LC50为5.75×104个/mL)相差5个数量级。
云南省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差异的地理分布
《西南农业学报 》 2002 CSCD
摘要:使用12个分别持有不同抗病基因(Xa1,Xa2,Xa3,Xa4,Xa5,Xa7,Xa8,Xa10,Xa11,Xa13,Xa14和Xa21)的近等基因系水稻白叶枯病鉴别品种及3个对照品种(IR24,Toyonishiki和Sigadagabo),鉴别了从云南省收集的138个菌株。结果根据致病谱可以将这些菌株分成A~J共10组。A组菌株仅对Toyonishiki和Sigadagabo两个对照品种致病,J组菌株则能对9个鉴别品种和3个对照品种致病。对不同海拔采集的菌株进行致病力分析的结果表明,从大理、武定等较高海拔粳稻种植区采集的菌株致病力较弱,在鉴别品种上病斑的平均长度不到50mm;而元江、景洪、潞西等低海拔杂交稻种植区采集的菌株致病力较强,在鉴别品种上的病斑平均长度超过100mm。从高海拔稻区到低海拔稻区,病菌致病力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灰飞虱传毒特性研究初报
《植物保护 》 1990
摘要: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RSV)的传毒介体,不论长翅型或短翅型成虫都能带毒,并能传毒发病,但以雌虫所占比例较高。各龄若虫也都能带毒,并传毒发病,龄期愈大,带毒率愈高。不同病区虫源自然带毒率差异较大,重病区的保山(邹里)带毒率最高达61.9%,传毒频次多,传毒发病率达17.8%;轻病区的巍山带毒率为10%,传毒发病率仅0.86%;宜良和姚安则介于两者之间。在平均温度21.6—22.3℃条件下,潜育期平均为19.4—20.3天;在平均温度24.9-25.6℃下,潜育期平均为13.5—14.4天。水稻返青期,分蘖初期、盛期、末期都能传毒发病,拔节、孕穗及灌浆期传毒后未见发病,在保山灰飞虱1年发生六至七代,全代历期除越冬代(第七代)长达131.4天外一至六代为34.3—68.4天;卵历期除第一代为21.6天外,二至七代为7.9—12.8天;若虫历期除越冬代(第七代)为71.6天外,一至六代为13.1—26.2天;成虫历期除越冬代达50天外,一至六代为6.4—25.8天。一般雌虫比雄虫寿命长。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