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结球芥菜新品种云包芥2号的选育
《长江蔬菜 》 2025
摘要:云包芥2号采用集团与系谱法相结合选育而成,以台湾引进的包心芥菜(QC2008019)自交纯化后代为母本,以大扁秆芥菜(2006530629018)自交纯化后代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芥菜一代杂种。生育期60~80 d,株型平展至半直立,株高40~55 cm,株幅60~70 cm;叶近圆形,叶面皱缩,无刺毛,叶缘全缘、浅绿色,叶柄白绿色、中圆,叶球扁圆、浅绿色,较紧实。每667 m2产量8 000~9 000 kg。田间对病毒病、霜霉病、根肿病、白锈病表现为高抗,该品种适应性强,适于云南省大理、文山、曲靖、昭通等地栽培。


腌制芥菜新品种云芥1号的选育
《中国瓜菜 》 2025
摘要:云芥1号采用集团与系谱法相结合选育而成,是以大扁秆青菜(2006530629018)为母本、大青菜(2008532932028)为父本选育的F1代杂交种播种后混收的F2代,再经4 a(年)8代选育出的聚合优异性状的高代自交系。该品种在云南秋季栽培全生育期为60~80 d,生长势强,株高60~80 cm,株幅65~70 cm,分蘖性强,叶型板叶,叶阔椭圆形,半直立,叶面皱缩,叶面蜡粉少,叶缘全缘,浅绿色,叶柄白绿色,中肋宽厚,叶球半包,单株质量2.27 kg,667 m2产量10 000~11 000 kg。对根肿病免疫,高抗病毒病、霜霉病、白锈病。叶片蛋白质含量(w,后同)0.84 g·100 g-1、可溶性糖含量2.1%、粗纤维含量0.6%、维生素C含量5.51 mg·100 g-1、维生素B2含量0.05 mg·100 g-1、钾含量265 mg·kg-1、钙含量1.09×103mg·kg-1、镁含量110 mg·kg-1、铁含量3.2 mg·kg-1。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大理州、文山州、曲靖市、昭通市海拔1200~2000 m生态相似地区秋季种植。2021年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萝卜胞质雄性不育(Ogura CMS)芥菜材料的创制
《浙江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萝卜胞质雄性不育芥菜,利用远缘杂交将芥菜的B基因组导入白菜,通过连续回交法结合胚挽救技术,创制出保留白菜雄性不育基因的芥菜。用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白菜CCR17001与可育叶用芥菜JC17000杂交,并以叶用芥菜为轮回亲本连续进行5代回交,获得萝卜胞质雄性不育芥菜材料,对其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材料植株形态与轮回亲本相似,蜜腺发育良好,雄蕊高度退化成花瓣,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且不育性稳定,有正常结籽能力,可作为芥菜优势育种的可靠材料。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芥菜苗期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4种不同的芥菜品种进行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试验,在不同体积分数的PEG6000胁迫下对这些品种的幼苗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相对含水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用10%PEG处理芥菜后,幼苗叶片丙二醛、脯氨酸、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相对含水量、最大光化学效率等含量在品种间的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这6个指标可用于测定芥菜的耐旱性。综合上述指标,4个品种抗旱性为M100>M8>M133>M94。


芥菜在聚乙二醇模拟干旱条件下的生理变化研究
《北方园艺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云南地方芥菜品种"M100"(Brassica juncea Coss.)为试材,研究了5%、8%和10%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胁迫下芥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和Fv/Fm等生理指标随胁迫处理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胁迫时间的延长或PEG6000浓度的升高,芥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Fv/Fm下降比较明显,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其中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5个指标在PEG6000浓度为10%时,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因此,这5个指标可用于测定芥菜的耐旱性。
关键词: 芥菜 苗期 抗旱性 聚乙二醇(PEG6000) 模拟干旱胁迫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