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外源氮磷添加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不同氮磷配施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苗木生长量、根系形态、叶绿素含量、生物量以及异速生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面探究外源氮磷添加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而找到最适合云南松苗木生长的氮磷配比。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材料,通过氮磷配施,定期测定云南松苗木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根系形态以及生物量,并分析这些指标对氮磷配施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氮磷肥可以有效促进云南松苗木生长,改变云南松苗木生长轨迹,且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现为两两指标间均为正相关关系。氮磷配施的效果明显优于单施氮肥或单施磷肥,单施氮肥或磷肥效果不佳,但氮磷配比含量过高会抑制云南松生长。施肥可以显著促进云南松苗木生长,整体而言,氮0.4 g/株、磷0.8 g/株的氮磷配比为云南松苗木生长最佳施肥量,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而为培育优质云南松实生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云南松 最佳施肥量 苗木生长 根系形态 氮磷配施 异速生长


不同级别麻疯树种子及苗木性状差异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麻疯树种子的利用效率,将云热-1号麻疯树种子分为≥0.60 g/粒、0.50~0.59g/粒、0.40~0.49 g/粒及<0.40 g/粒共4个级别,研究其表观性状、萌发能力及苗木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随单粒种子质量的增加,种子及其组成部分质量、种子及其种仁尺寸、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明显增加,劣质种仁比率则明显下降;质量较大种子的苗木各器官生长量及苗木质量指数明显大于质量较小种子;同一级别较大质量种子的苗木生长优势在不同播种季节也有差异。贮藏后,质量较小种子劣变较快,其中<0.40 g/粒种子贮藏8个月后基本丧失萌发能力。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种内质量小于0.40 g/粒的麻疯树种子不宜留作播种育苗使用。


金沙江干热河谷辣木田间育苗试验初报
《中国热带农业 》 2015
摘要: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对自然储贮保存1~5年和当年采收的辣木种子,进行田间育苗试验,统计发芽(出苗)率;观测苗木生长,进行大田移栽和探讨苗木出圃定植。结果表明:播种后第10d左右开始出苗,第13~15d为出苗高峰,20d后完全停止;当年采收种和保存1~3年的种子发芽出苗率在61.8%~85.3%,保存4年及其以上的不足40%;辣木苗生长迅速,催芽移袋育苗,移袋后第66d,平均株高49.1cm,平均地径0.89cm;营养袋种子点播育苗,播种后第64d,平均株高61.2cm,平均地径0.94cm;大田移栽选用株高60cm左右,茎粗0.6cm左右,自带复叶8~9个的苗木定植。
关键词: 辣木种子 露地育苗 发芽出苗率 苗木生长 出圃定植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