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蔬菜主要病毒检测及番茄斑萎病毒鉴定
《植物保护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西藏昌都市卡若区高原条件下的蔬菜主要病毒种类,对温室、大棚和露地栽培的主要蔬菜进行了病毒病调查,采集典型病毒病症状样品进行ELISA检测,明确病毒种类;并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RT-PCR扩增克隆与测序分析对主要病毒进行鉴定分析.ELISA检测结果表明,西藏昌都市卡若区温室及大棚栽培的番茄、辣椒和莴苣上的主要病毒有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及凤果花叶病毒(pepino mosaic virus,PepMV).其中TSWV检出率最高,为45%.进一步对检出TSWV的蔬菜样品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其中含有典型的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病毒粒体,应用TSWV-N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发现西藏昌都市卡若区蔬菜感染的TSWV与云南TSWV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结果明确了西藏昌都市卡若区蔬菜的主要病毒种类.综合抗体检测、病毒粒体形态观察与分类相关基因的克隆测序结果,明确了西藏昌都市卡若区蔬菜感染的主要病毒为TSWV.这也是TSWV在西藏的首次报道,为了解TSWV的发生分布及其防控提供了依据.


赤霉素对鲜切莴苣酶促褐变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 GA)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赤霉素对鲜切莴苣褐变的影响,采用0(CK)、0.1、0.2、0.4 g/L GA3处理鲜切莴苣,发现赤霉素能有效减轻鲜切莴苣褐变,其中0.2 g/L GA3处理的莴苣褐变度最低,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赤霉素处理对鲜切莴苣酶促褐变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A3处理能够抑制丙二醛和H2O2含量的增加;同时抑制酚类物质、类黄酮和醌含量的积累,抑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升高,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综上结果表明,外源GA3处理可以明显减轻鲜切莴苣贮藏期间的褐变,可能与活性氧的代谢相关。


番茄斑萎病毒对云南莴苣类蔬菜的侵染危害
《植物保护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莴苣类蔬菜是常见的食用蔬菜。近年在云南发现生菜、莴笋、油麦菜有症状表现为叶片黄化、褪绿、坏死斑的病害流行危害,为确定其病原,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回接试验、ELISA检测、病毒基因分析,在典型症状病样组织粗汁液和超薄切片中均观察到有类似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粒体,该病毒粒体为球形,直径80~100nm;ELISA检测和病毒基因分析显示,侵染莴苣类蔬菜的病毒为番茄斑萎病毒。


立枯丝核菌AG-1 IB引起白菜、薄荷、莴苣叶腐病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白菜、薄荷、莴苣叶腐病频繁发生,从有叶腐症状的病害组织中分离到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菌株。根据培养性状、菌丝直径、细胞核数目、融合群反应、5.8s rDNA片段序列分析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白菜、薄荷、莴苣叶腐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AG-1IB菌丝融合群。
关键词: 叶腐病 立枯丝核菌AG-1 IB 白菜 薄荷 莴苣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