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光周期与肥料配比对设施内工业大麻生长发育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不同光周期与肥料配比对设施内工业大麻生长及CBD产量的影响,以一年生花叶用工业大麻品系为材料,通过设置3个光周期处理与3因素(氮、磷、钾)、4水平的肥料效应试验,筛选出最佳补光方案与施肥配比.结果表明,在18 h/d光周期下的工业大麻具有最高的农艺指标、叶产量与CBD产量,同时在该处理下工业大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在N1P2K2处理(P2O5:5.18 g/盆、K2O:5.18 g/盆、N:7.00 g/盆)下叶产量与CBD产量最高,并且达到最高产量效应值、肥料农学效率与肥料贡献率,其光合参数与叶绿素相对含量也处于最高水平.研究得出18 h/d的光周期与N1P2K2的施肥水平最利于工业大麻生物产量与CBD产量的提高,这对花叶用工业大麻设施内高效栽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工业大麻 设施栽培 光周期 叶产量 CBD产量 光合速率


三唑酮在设施栽培土壤及大白菜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
《环境科技 》 2012
摘要:为评价三唑酮在大白菜施用后的环境安全性,建立了GC测定蔬菜及土壤中三唑酮残留的方法,进行露地与设施栽培条件三唑酮在大白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研究。在大白菜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均为0.001 mg/kg,三唑酮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5%~110.6%,变异系数为1.32%~6.04%。消解动态试验为2倍推荐使用剂量施药1次,三唑酮在设施栽培大白菜的半衰期分别为2.72~3.30 d和3.21~3.35 d;露地栽培为2.35~2.87 d和2.30~3.12 d。设施栽培大白菜中三唑酮残留量与用药量正相关,随着施药量的增加,消解速度减慢,残留量相应增大。研究可为制定三唑酮设施栽培大白菜上最大残留限量和合理使用准则以及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三种叶面肥在昆明地区西葫芦设施栽培上的试验初报
《云南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通过3种不同叶面肥在西葫芦设施栽培上的应用,测定经处理后的西葫芦株高、叶面积、产量及含糖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西葫芦株高、叶面积、含糖量、产量与叶面肥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喷施3种叶面肥对西葫芦的株高、叶面积、含糖量与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处理2的株高、叶面积和产量均优于其它叶面肥,与对照相比,西葫芦株高、叶面积和产量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处理3与对照相比,西葫芦含糖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处理1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


滇中地区设施栽培下切花月季的光合特性
《云南植物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切花月季在滇中地区的高产优质栽培措施,对黑魔术、沃蒂、帕里欧3个月季品种在设施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什么季节和生育期,3个品种的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皆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最大光合速率出现在上午10:00~11:00。植株中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其次是上位叶,下位叶最低,而不同位置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是中位叶>下位叶>上位叶。在滇中地区,月季中午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与温室中高温有关,而不同叶位光合速率的变化与光环境、叶绿素含量及叶龄有关。根据研究结果,讨论了滇中地区设施条件下切花月季的一些栽培措施。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