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辣木营养价值及在畜禽养殖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草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木(Moringa oleifera)是优质木本蛋白饲料,已广泛应用于家畜、家禽和水产动物饲喂中,在我国传统饲料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综述了辣木的营养成分及其在畜禽和水产动物饲喂中的效果,以期为辣木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分析得知,辣木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黄酮、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其青贮或作为饲料添加饲喂畜禽,不仅能提高畜禽生长速度、缩短出栏时间、降低饲养成本,改善畜禽肉、蛋、奶品质,还可提高畜禽抗氧化能力、改善血液指标、提高机体免疫力。未来辣木资源开发时,需进行不同生态区辣木适应性评价,辣木机械化收获技术研制,辣木饲料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不同畜禽饲喂方法、饲料配方和饲喂效果评价,水产养殖中适宜辣木添加量确定等。
关键词: 辣木 营养价值 单胃动物 反刍动物 水产动物 家禽 饲喂效果
基于SNP标记的辣木群体遗传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SNP标记对辣木亲本及其子代群体的杂合度、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其遗传变异特征.利用AFSM技术对 96 份辣木材料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将获得的测序过滤数据比对至参考基因组,使用VCFtools和BCFtools软件检测并统计SNP和Indel位点信息.利用AWK语言分析杂合位点,并比对出子代与亲本的差异位点,以分析辣木的繁育类型.利用 Plink软件对变异位点进行过滤,保留高质量的变异位点,再通过 ADMIXTURE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根据交叉验证错误率确定最佳K值,同时采用GCTA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解析辣木材料的群体结构.采用VCFtools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及群体分化指数,分析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通过LDBlockShow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得出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程度.结果显示,共检测出 1 187 831 个SNP位点,150 861 个Indel位点.将辣木子代基因与亲本比对后,发现辣木子代杂合的基因中,约有 4.89%的基因为自身杂合基因,19.96%为外来遗传物质导致杂合的基因,基本表明辣木可通过自花和异花 2 种授粉方式繁衍后代.群体结构和主成分分析将辣木样品划分为 3 个亚群,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大概一致,即各亚群大致能聚在一起,且样品间有一定的交叉.辣木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0.0049~0.0110)和遗传多样性指数(0.001)低,表明群体遗传分化弱,遗传多样性水平低.对检测到的 136 个scaffold的SNP进行统计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后发现,scaffold 1 的SNP数目最多,为 62 225 个,且其 6 748 044~6 748 185 位点之间具有强连锁不平衡关系.本研究通过对辣木及其子代的遗传分析,为辣木的杂交选育提供遗传学依据.
辣木不同部位饲用品质比较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23
摘要:文章测定分析了6个不同地理种源(肯尼亚,马里,老挝,印度,元谋,美国)辣木叶、梗和茎部位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单宁、木质素、草酸6个饲用品质指标,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供试样品的饲用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为饲用辣木种质评价、推广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和地理种源对辣木饲用品质均有影响,粗蛋白、粗脂肪和单宁在辣木叶片中含量最高,木质素和粗纤维在辣木茎中含量最高,草酸在辣木梗中含量最高;不同地理种源样品中,肯尼亚种源叶片中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最高,马里种源叶片中的木质素和粗纤维含量最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式距离等于10时,供试辣木样品被分为2个类群,叶样品单独聚为第1类群,梗和茎样品聚为第2类群,第1类群具有营养成分含量高、抗营养因子含量低的特点.将第1类群样品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排序为肯尼亚种源叶>马里种源叶>老挝种源叶>印度种源叶>元谋种源叶>美国种源叶,其中,肯尼亚种源辣木叶片部位的饲用品质表现最好,具体表现为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单宁含量适中,草酸、木质素含量低,是饲料化利用的良好材料.
辣木花粉离体萌发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不同辣木材料花粉的离体萌发培养基,本研究以辣木花粉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氯化钙、蔗糖及硼酸浓度对辣木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观测不同辣木材料的花粉萌发率.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辣木花粉萌发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蔗糖>氯化钙>硼酸,蔗糖和氯化钙浓度对辣木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显著,而硼酸浓度影响不显著;辣木花粉在175 g/L蔗糖,400mg/L氯化钙,150 mg/L硼酸的培养基中,花粉平均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不同辣木材料的花粉萌发率进行测定,发现美国种源的辣木花粉活力较高,肯尼亚种源的花粉活力较低.本研究结果可为辣木杂交育种的父本选择提供参考,提高人工杂交授粉的效率.
辣木基质对云南羊肚菌栽培特性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 》 2021
摘要:辣木为多年生乔木,茎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充分利用云南当地辣木资源,培育优质羊肚菌,以云南梯棱羊肚菌(YD1)和六妹羊肚菌(YD4)菌株为材料,在培养基质中添加60%的辣木茎秆,比较羊肚菌菌核、菌丝生长状态,并于大棚栽培测定产量。辣木茎杆作为基质培养梯棱羊肚菌和六妹羊肚菌,均能使菌核发生更早(2 d)、成熟的更快(3 d~4 d),并能加速菌丝生长;统计产量后发现,辣木茎秆可提高梯棱羊肚菌的产量,达1 089.6 kg·hm-2,带来更高经济效益;而添加辣木茎秆基质栽培六妹羊肚菌,其蛋白质含量提高0.27%、粗脂肪含量提高1.71%,可以增加其营养品质。结果为安全、高效、高品质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基质配方提供了更多选择。
硒在辣木-土壤中的迁移转运规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0
摘要:目的研究硒在辣木中的富集效果以及土壤、辣木中硒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以盆栽辣木为实验材料,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为检测手段,以基施和喷施为外源硒添加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辣木是较好的硒富集植物,喷施添加比基施添加对硒的富集作用明显,喷施处理后,辣木杆、根及土壤中硒含量比未添加分别增加了约10倍、6倍、1倍;基施处理后,辣木杆、根及土壤中硒含量比未添加分别增加了约2倍、2倍、3倍;与基施相比,喷施后硒的生物可利用性更高.硒添加后,在辣木-土壤系统中迁移转运,与从地下部分到地上部分的转运效率相比,从地上部分到地下部分的转运效率更高,且硒主要在杆中积累;且随着喷施量的增加,硒会逐渐迁移转运至根部,并在根中积累,富集效果:杆>根>土壤.结论本研究为生产中通过施硒肥的外源调控措施来改善植物中硒含量,为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富硒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
优良单株家系辣木叶的表型性状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辣木(Moranga oleifera)优良种质资源,对30个优良单株家系的叶片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叶形外,辣木不同家系间的叶柄和叶片颜色、复叶数、复叶柄长度和直径、复叶间距、叶长、叶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复叶数与复叶柄长度和直径、复叶间距、叶长、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叶长、叶宽、复叶柄长度和直径、复叶间距、叶柄和叶片颜色是区分辣木不同家系最主要的叶片性状指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个辣木家系可分为3大类,叶片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的家系的遗传距离较远。因此,叶柄和叶片颜色、复叶数、复叶柄长度和直径、复叶间距、叶长、叶宽将为直观区分辣木家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辣木 优良家系 叶片 表型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辣木抗逆相关研究现状及应用
《生物技术通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属于热带、亚热带速生树种,具有耐高温、耐贫瘠、耐旱等优良抗性,营养成分和功能性成分含量丰富,可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饲料等多种领域.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使非生物胁迫加剧,辣木的非生物胁迫抗性越来越受关注,包括干旱胁迫、低温胁迫和盐胁迫抗性.同时,辣木提取物可作为安全有效的生长调节剂,缓解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损伤,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抗逆性,改善产量和品质.无论是辣木的抗逆性研究还是辣木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主要通过植物的形态、产量,品质、渗透调节系统、酶保护系统、光合系统、分子水平等相关参数的变化来评价辣木植株或品种的抗性及对逆境损伤植物的改善程度.综述了近年来辣木抗逆研究现状及其提取物在植物抗逆上的应用进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展望,以期为辣木抗逆育种研究、抗逆机制研究及诱导植物抗逆性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