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 Hybrid progenies (模糊匹配)
8条记录
梯棱羊肚菌杂交子代单孢菌株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食用菌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野生菌株杂交组合A、B以及野生和人工栽培菌株杂交组合C、D子囊果为材料,建立单孢菌株群体,基于其交配型基因挑选145个单孢菌株进行出菇实验,评估单孢菌株产量、出菇整齐度、出菇周期、菇形、抗病性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杂交组合B单孢萌发率较高.杂交组合C和D子代单孢菌株平均产量较高;大部分单孢菌株在第1~2次采收时的产量较高.杂交组合A和B子代单孢菌株菇形较好,不易发生病害.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单孢菌株进行羊肚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肚菌 杂交 子囊孢子 育种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与滇蔗茅杂交后代F_1、BC_1表型和GISH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滇蔗茅是甘蔗重要的近缘植物资源,在甘蔗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为了鉴定甘蔗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_1、BC_1真实性后代种质并探明其遗传物质组成,本研究对远缘杂交组合亲本和后代材料进行了形态学观察、染色体计数、核型分析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分析。结果:(1)表型鉴定结果显示,F1叶片具父本滇蔗茅特征,BC1后代叶片则趋于甘蔗品种。BC1的节间长度和株高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茎径和锤度则逐渐趋于甘蔗品种(ROC10);(2)细胞学鉴定结果显示:父本云南95-20 2n=30,核型属2B类型。F1云野03-316 2n=54,属2B类型;3个BC1后代材料2n均为110,其中云野06-278属2B类型,云野06-277和云野06-279属2C类型。(3)GISH结果:在F1和3个BC1材料中均检测到15条滇蔗茅野生种外源染色体,但没有检测到重组染色体。以上结果表明F1和BC1是真实的杂交后代种质,杂交过程染色体遗传方式分别为n+n和2n+n。本研究可为滇蔗茅有利基因向甘蔗转移提供细胞学证据,为滇蔗茅在甘蔗杂交创新中利用方式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蔗 滇蔗茅 杂交后代 GISH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杂交后代BC_1核型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甘蔗属热带种(Saccharum officinarum)越南牛蔗和滇蔗茅(Erianthus rockii Keng)云南95-20杂交后代BC_12个无性系(云南06-278和云南06-279)的根尖进行染色体制片,用以鉴定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BC_1后代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110,云南06-278和云南06-279核型公式分别为2n=110=116m+4sm和2n=110=102m+8sm,核型分别为2B和2C类型。根据BC_1后代染色体数目鉴定结果,推断杂交F1子代与甘蔗商业品种新台糖10号(ROC10)杂交时,染色体以2n+n方式遗传到BC_1后代。

关键词: 甘蔗 滇蔗茅 杂交后代 染色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野生种滇蔗茅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Ⅰ.甘蔗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_1群体构建与SSR分子标记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光周期调控技术诱导甘蔗热带种路打士开花,并与滇蔗茅云南95-19进行远缘杂交,培育实生苗76株,大田移栽成活62株,成活率81.6%;选用4对引物对获得的62份杂交后代进行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62份杂交后代全部为真杂种,所选SSR引物对滇蔗茅后代群体具有较高的鉴定效率。该杂交组合后代杂种真实率为100%,是目前数量最大的滇蔗茅F1群体。

关键词: 滇蔗茅 种质创新 杂交后代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野生种滇蔗茅种质创新利用研究I.甘蔗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1群体构建与SSR分子标记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光周期调控技术诱导甘蔗热带种路打士开花,并与滇蔗茅云南95—19进行远缘杂交,培育实生苗76株,大田移栽成活62株,成活率81.6%;选用4对引物对获得的62份杂交后代进行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62份杂交后代全部为真杂种,所选SSR引物对滇蔗茅后代群体具有较高的鉴定效率。该杂交组合后代杂种真实率为100%,是目前数量最大的滇蔗茅F1群体。

关键词: 滇蔗茅 种质创新 杂交后代 SSR标记 Erianthus rockii Innovation gerplasm Hybrid progenies SSR marke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割手密杂交后的父性遗传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确定杂交后代遗传的真实性,分析父本在子代中的遗传比率,选用‘云割82-114’、‘云南1号’、‘云割83-184’、‘云割82-25’、‘云割82-160’、‘瑞割3号’等优良甘蔗细茎野生种作为父本,利用‘百眉蔗’、‘粤糖93-159’等作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并利用SSR鉴定杂交后代的遗传关系。从140个后代材料中鉴定出109个真实杂种,27个是假阳性材料,4个自交材料。并对12个组合真实性达到6个以上的子代进行了父性遗传的评估,结果父本共检测出24个位点,各子代群体的平均父性多态性比率在33.33%~86.67%之间,平均基因杂合度较低,而父性遗传率相对较高,其中‘云割82-114’作为父本,与‘云割F180-189’杂交后代父性遗传率最低,与百眉蔗杂交后代父性遗传率较高;‘德蔗93-94’作为母本,与‘云南1号’杂交后代的父性遗传率最高,与‘云割83-174’杂交后代的父性遗传率最低。

关键词: 割手密 杂交 SSR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杂交后代ISSR鉴定

园艺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筛选出的5对ISSR引物,对由东方百合优良品种‘Sorbonne’、‘Tiber’和‘Cobra’为亲本的4对杂交组合获得的40个杂交后代指纹进行了分析,利用NTSYSpc软件UPGMA聚类构建的遗传关系能够较好地反映其亲缘关系。其中,编号为P23和P21的引物是本试验中鉴定的分辨率较高的ISSR引物。

关键词: 百合 杂交后代 ISSR 分子鉴定

稻瘟病菌三个杂交组合后代菌株的致病性分离

植物保护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病菌3个杂交组合的后代菌株在4个水稻品种和4个龙爪稷品种上致病性分离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在不同水稻品种或龙爪稷品种上的致病性分离情况各不相同。根据子囊孢子菌株对两种寄主的致病性将其划分为3组:①只对水稻有致病性,②只对龙爪稷有致病性,③对二者都无致病性。有的子囊孢子菌株失去了对部分供试水稻品种或龙爪稷品种的致病性,有的组合能分离到与亲本菌株致病性相同的后代菌株,有的组合则分离不到。这些说明,本试验所用的亲本菌株对供试的水稻或龙爪稷的不同品种的致病性是受不同的基因控制的,而且基因的数量可能也不尽相同,因而导致其后代菌株在各个品种上致病性的严重分离。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杂交组合 致病性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