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麻(Cannabis sativa L.)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离与鉴定大麻(Cannabis sativa L.)雌株及雄株3个部位的叶片(从植株茎基向茎尖方向第二轮叶,第五轮叶,雄花周围叶)和花的内生细菌,本研究采用微生物培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探讨其种类及其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从大麻雄株中分离到6属35株内生细菌,大麻雌株中分离到11属39株内生细菌。内生细菌种属在大麻雌雄植株不同部位的叶和花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大麻雌株与雄株的内生细菌种类只共有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马赛菌属(Massilia sp.),其余均不共有。大麻雄株3个部位叶片中共有阿尔莱特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而雄花中不存在;在雄花中分离到地衣芽孢杆菌、木糖葡萄球菌和贝莱斯芽孢杆菌而叶中不存在。大麻雌株3个部位叶片共有贝莱斯芽孢杆菌和特基拉芽孢杆菌而雌花中不存在;在雌花中分离到粪短波单胞菌、谷粒申氏菌、农杆菌、香料葡萄球菌、缺陷短波单胞菌、地衣芽胞杆菌和弗留明拜叶林克氏菌而叶中不存在。结果表明大麻内生细菌在不同植株、叶和花中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内生细菌的分布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未来大麻内生菌功能性促生菌种的筛选提供基础。
22份大麻野生资源与8份栽培品种EST-SSR指纹图谱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应用EST-SSR毛细管电泳荧光标记技术,从45对大麻EST-SSR引物中筛选出适合野生大麻及大麻栽培品种的19对引物,构建22份中国野生大麻与8份大麻代表性栽培品种的EST-SSR DNA指纹图谱,同时分析了中国野生型与栽培型大麻资源亲缘关系和遗传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9个EST-SSR位点在30份大麻种质上共检测到235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等位变异范围为4~24个,平均值为12.37;通过对指纹数据库的构建和比较分析,发现30份大麻种质资源分为南北两个大支,对应于传统上的南方组和北方组,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分布模式;栽培品种与野生大麻资源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在聚类图上没有单独聚为一支,无明显的遗传背景差异。
关键词: 大麻 EST-SSR分子标记 指纹图谱 荧光检测 毛细管电泳
不同发育时期大麻素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特征与大麻素含量的相关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了大麻植株不同发育时期主要大麻素含量变化以及大麻素合成途径16个相关酶基因的表达丰度,分析了大麻素含量与各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麻素含量在幼苗期和快速生长期(简称快生期)接近零,生殖阶段(盛蕾期,盛花期和始果期)快速增加,以始果期苞片中含量最高。大麻素合成过程中4个合成途径内部存在基因协同表达特征,4个合成途径各自酶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规律相似。此外,发育过程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与大麻素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CMK、MDS、HDS、HDR和GPP(lsu)等5个基因表达量和大麻素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9)。结果说明大麻素合成相关酶基因可能通过协同作用来调控大麻素合成与积累,MEP和GPP途径后端的酶基因在大麻素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Cannabinoid途径中OLS、PT和THCAS三个大麻中特有的酶基因主要在始果期苞片腺毛中对大麻素合成积累起着关键作用。这些结果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大麻素含量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 大麻 大麻素 大麻素合成相关酶基因 基因表达
主要环境因子对大麻不同发育期四氢大麻酚积累的影响
《西部林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环境因子对大麻植株中致幻成瘾物质—四氢大麻酚(THC)含量的影响对于大麻安全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陕西栽培大麻为研究对象,设置遮阴、氮肥及干旱等单因子盆栽梯度试验,研究山地种植过程中主要环境因子对大麻不同发育时期THC积累的影响,探讨THC积累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3个环境因子均显著降低植株盛花期和始果期THC含量(P<0.05),其中三层遮阴(S3)、过量氮肥(N3)及重度干旱(D2)处理始果期THC含量分别较CK降低68.6%、51.6%和51.3%。3个环境因子均增加植株全N、叶绿素(遮阴除外)、脱落酸(ABA)、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的含量,降低C/N比值,对有机碳含量影响不大。THC含量同全N呈现负相关关系,盛花期和始果期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65和-0.90(P<0.01),THC含量同C/N比值呈现正相关关系,盛花期和始果期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76(P<0.05)和0.94(P<0.01),符合碳素/营养平衡假说;THC含量同ABA、JA及SA呈现较低负相关关系。遮阴、氮肥及干旱均减少植株中THC含量,且通过植株碳氮代谢变化来影响大麻THC积累,推测THC并不在大麻适应非生物环境胁迫方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 大麻 四氢大麻酚(THC) 遮阴 氮肥 干旱
大麻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能力研究
《土壤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比较四种大麻对重金属Pb、Zn、Cd的耐性及富集能力,并评价螯合剂对富集效果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低水平Pb、Zn、Cd处理对大麻株高及干物质积累有轻微的促进作用,而在高水平Pb、Zn、Cd处理下,四种大麻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对ym2影响最小,ym164影响最大。添加螯合剂后提高了四种大麻对Pb、Zn、Cd的吸收,但随着螯合剂浓度的增加效果降低。四种大麻对重金属的耐性及富集能力为ym2>ym108>ym1>ym164。实验表明,大麻具有修复重金属Pb、Zn、Cd污染土壤的潜力。
大麻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OPGENE 3.2软件对13个不同来源的大麻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云南地区的大麻群体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PPB=88.82%,He=0.3000,I=0.4571),其次为黑龙江群体(PPB=75.66%,He=0.2572,I=0.3897)。13个大麻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2.11%,Nei's总遗传多样性(Ht)为0.3837,Shannon's信息指数I=0.5374。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为0.1640,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725,总的遗传变异中有57.25%发生在群体间,42.75%发生在群体内。根据Nei's(1978)的方法计算了13个大麻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结果显示:各群体间的遗传一致度在0.6556~0.9258之间,其中四川群体和广西群体间具有最高的遗传一致度(0.9258);云南群体与贵州群体和四川群体间遗传一致度分别为0.9196、0.9173。所有群体中甘肃群体和山西群体遗传一致度最低为0.6556,说明大麻种内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
大麻植物中大麻素成分研究进展
《植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麻(Cannabis sativa)是一种古老的栽培植物,它既是一种毒品原植物,又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作物。大麻素是大麻植物中特有的含有烷基和单萜分子结构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目前已分离出70多种,其中包含使人致幻成瘾的四氢大麻酚(THC)。该文就大麻植物中几种主要的大麻素成分:四氢大麻酚、大麻二酚(CBD)和大麻环萜酚(CBC)的存在特征、含量变化、生物合成途径、各关键酶及其基因、遗传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概括和归纳,并展望了当前大麻素的主要研究方向,对加快我国大麻素的相关研究及大麻育种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