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Degradation(模糊匹配)
25条记录
不同加工方式对鲜食黄花菜中戊唑醇残留量的去除效果研究

蔬菜 2023

摘要:为研究加工方式对鲜食黄花菜中戊唑醇残留量的影响,通过对黄花菜进行戊唑醇残留浸泡试验,实验室内模拟加工,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研究了不同加工方式(水洗、焯水、浸泡、水洗—焯水—浸泡)对鲜食黄花菜中戊唑醇残留量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单独水洗、焯水、浸泡处理时,戊唑醇浓度与去除率呈正相关,戊唑醇残留量越高去除率越高,去除效果越明显;处理时间和戊唑醇残留量的去除率呈正相关,随着时间的增加,去除率增大;3种处理方式中焯水对黄花菜中戊唑醇的去除率最高,去除效果最好,焯水7 m i n,去除率最高可达83.05%;水洗时间0~3 m i n、焯水时间0~3 min、浸泡时间0~30 min期间去除率变化幅度高,去除速度最快,之后去除率变化幅度均变缓,趋于稳定;建议鲜食黄花菜的加工流程为:水洗3 min→焯水3 min→浸泡30 min.

关键词: 加工方式 黄花菜 戊唑醇残留 去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中阿维菌素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

农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阿维菌素在烟草上使用的安全性,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烟草中阿维菌素的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并开展阿维菌素在烟草中的残留量与残留降解研究。[方法]消解试验按照阿维菌素30、45 g a.i./hm~2一次施药于烟株,定期取样;最终残留试验按照阿维菌素30 (1.0倍推荐高剂量)、45 g a.i./hm~2(1.5倍推荐高剂量)喷雾施药1次,施药后第28天取样。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阿维菌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田间试验消解动态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烟叶中消解较快,消解半衰期为2.98~3.1 d,施药后28 d,烟叶中消解率达99.64%~99.80%。按照推荐剂量高剂量的1.0倍和1.5倍于烟草旺长期施药,距离末次施药的第28天采样,烟叶中阿维菌素的残留量远低于蔬菜水果残留限量标准。[结论]所建立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检测要求;阿维菌素在烟草中消解速率较快,属于易降解农药,推荐其在烟草上施用的使用剂量为30 g a.i./hm~2,施药次数为1次,安全间隔期为28 d,可用于防治烟草病虫害发生。

关键词: 阿维菌素 烟草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消解动态 最终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啶胺在三七中的降解行为及安全性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旨在明确氟啶胺在三七上的降解行业和残留风险,为氟啶胺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在云南省沾益、石林、弥勒、丘北开展了氟啶胺在三七上的规范残留试验,并建立了三七中氟啶胺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残留分析方法.[结果]氟啶胺在三七和土壤基质中的回收率为82%~103%,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13%,定量限(LOQs)为0.01~0.02mg/kg.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胺在三七植株上的半衰期为6.5~7.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0.0~30.1 d,在根际土壤和三七根系中的消解不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将50%氟啶胺悬浮剂分别按其有效成分250和375 g/hm2的剂量喷雾施药3~4次,施药间隔为7 d,末次施药后7、14、21 d三七块根中氟啶胺的残留量均<1 mg/kg,三七须根中氟啶胺的残留量均<2 mg/kg,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氟啶胺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为0.45 mg,风险概率(RQ)为71.4%,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结论]氟啶胺在作物和环境中属于易于降解的农药,目前中国制定氟啶胺在三七块根中的最大残留量(MRL值)为1 mg/kg,三七须根中的MRL值为2 mg/kg,采用50%氟啶胺悬浮剂防治三七病害时,建议按照最高推荐剂量有效成分250 g/hm2最多施药3次,安全采收间隔期为7 d.

关键词: 氟啶胺 三七 残留 降解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唑螨腈在桑园红蜘蛛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中国蚕业 2022

摘要:乙唑螨腈是一种新型丙烯腈类杀螨剂,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二斑叶螨(Tetranychius urticae)等桑园主要红蜘蛛的各发育阶段都有很高的毒杀作用,其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雌成螨毒力分别是炔螨特的171.14倍和615.89倍.田间使用有效成份含量在50~100 mg/L时可有效防治各种作物上的害螨,且对家蚕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对家蚕皓月B的3龄起蚕连续添食用3 000.00、1 500.00、750.00、375.00、187.50、93.75 mg/L乙唑螨腈药液浸渍处理的桑叶至上蔟结茧,其间家蚕无中毒死亡,除了 3 000.00、1 500.00、750.00 mg/L乙唑螨腈药液处理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他各处理的结茧性能不受影响.因此,乙唑螨腈在桑树红蜘蛛的防治上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乙唑螨腈 桑树 朱砂叶螨 二斑叶螨 交互抗性 降解性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种和氮添加对元谋干热河谷草地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植物生长和氮(N)添加对元谋干热河谷区草地土壤活性炭组分和惰性碳组分分解的影响,在元谋干热河谷典型燥红土上开展植物物种和氮添加实验,分析不同物种[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橘草(Cymbopogon goeringii)、孔颖草(Bothriochloa pertusa)、拟金茅(Eulaliopsis binata)]和氮(N)添加对干热河谷区草地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较于裸地,植物着生后土壤全碳(TC)、全氮(TN)含量以及土壤C:N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增加,土壤活性炭组分和惰性碳组分分解速率显著升高.(2)N添加后土壤中微生物呼吸速率、微生物代谢熵以及惰性碳组分分解速率均不同程度降低.(3)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N添加和不同植物种对碳分解均有显著影响,但两者交互作用对碳分解速率的影响不显著.总之,在元谋干热河谷植物生长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而氮添加对土壤惰性碳组分的分解有抑制作用;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认识植被恢复和氮沉降背景下干热河谷土壤碳循环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同时为干热河谷土壤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图4表2参47)

关键词: 植物 氮添加 活性碳 惰性碳 分解 干热河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噻苯隆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膳食评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

摘要:目的明确草莓中施用噻苯隆的作用,评估噻苯隆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及其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方法开展噻苯隆施用在草莓和土壤的残留试验,监测噻苯隆对草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用农药急性膳食风险摄入量计算法评估草莓中噻苯隆残留对不同人群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结果噻苯隆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草莓中的半衰期为1.31~1.44d,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为1.69~1.87d,草莓中正常收获期的最大残留量为0.0023mg/kg,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方法定量限;噻苯隆可增加草莓单果重,提高产量,可溶性糖含量也有所升高;草莓中噻苯隆残留对普通人群和儿童的膳食摄入暴露量分别为0.023和0.043μg/(kg bw d),仅占急性参考剂量的0.058%~0.11%.结论喷施噻苯隆可提高草莓的产量,推荐使用剂量为1 mg/L浓度喷施2次,草莓中噻苯隆残留带来的膳食摄入风险极低,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关键词: 噻苯隆 草莓 土壤 消解动态 品质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红茶加工过程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降解规律分析及膳食暴露评估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滇红茶加工过程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降解变化规律以及膳食暴露风险,本研究首先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TPT净化小柱,建立了滇红茶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高灵敏度快速测定方法,在负离子MRM监测模式下,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0.5~ 10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出限为0.4 μg/kg,不同添加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84.4% ~95.5%,达到痕量检测的要求;通过在滇红茶鲜叶上喷洒氟虫腈及其代谢物,采摘后模拟滇红茶加工过程,对滇红茶加工的主要步骤取样并测定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表明,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含量在滇红茶加工过程中不断降低,揉捻和干燥两个步骤可引起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大量降解,降解率范围分别为37.5% ~41.2%和65.1% ~70.1%;HQ计算结果表明,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较低,而总危害指数HI大于1,膳食暴露风险不可接受.目前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已在茶叶中禁止使用,4种农药同时使用的可能性较小,但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滇红茶 加工 氟虫腈 代谢物 降解 膳食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叶枣中多菌灵、吡虫啉和啶虫脒消解动态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研究了多菌灵、吡虫啉和啶虫脒在毛叶枣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毛叶枣样品经乙腈提取,低温冷冻液萃取后,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结果表明:在0.1~10μg/L范围内,3种农药的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6μg/kg,定量限为0.20μg/kg,回收率范围为89.1%~97.0%,相对标准偏差为5.3%~6.9%。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吡虫啉和啶虫脒在毛叶枣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2、3.3、2.8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在毛叶枣采收期时3种农药均有低含量检出,表明3种农药在毛叶枣上的残留时期较长,喷施时需控制好喷施浓度和间隔期。

关键词: 毛叶枣 多菌灵 吡虫啉 啶虫脒 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制备可降解地膜的甘蔗渣纤维力学性能试验

农机化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地膜残留问题、增加甘蔗渣附加值,以榨糖后废弃物甘蔗渣为原料,以蒸煮Na OH浓度、打浆时间为试验因素,采用化学-机械耦合法制备甘蔗渣可降解地膜纤维,并对甘蔗渣可降解地膜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地膜的抗张强度、耐破指数、耐折度及撕裂指数性能指标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甘蔗渣纤维力学性能最优参数,并进行验证,为甘蔗渣制备可降解地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甘蔗渣 响应曲面 降解 力学性能 化学-机械耦合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氟吡甲禾灵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残留量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8

摘要:为评价高效氟吡甲禾灵在马铃薯中使用的安全性,开展高效氟吡甲禾灵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及残留消解研究。进行2年2地田间试验。消解动态试验按高效氟吡甲禾灵337. 5 g/hm2(94. 5 g a. i/hm2,推荐最高剂量的1. 5倍)施药;最终残留试验按高效氟吡甲禾灵337. 5 g/hm2(94. 5 g a. i/hm2,推荐最高剂量的1. 5倍)和225 g/hm2(63 g a. i/hm2,推荐最高剂量)施药,收获期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高效氟吡甲禾灵进行定量分析。田间消解动态试验表明:高效氟吡甲禾灵在马铃薯植株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4. 8~8. 9 d、8. 3~14. 2 d。最终马铃薯中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0. 01 mg/kg)。该方法,准确可靠。收获期马铃薯中高效氟吡甲禾灵残留低于我国规定的农药最高残留限量值(0. 1mg/kg)。

关键词: 高效氟吡甲禾灵 马铃薯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