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光强对高山杜鹃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个高山杜鹃园艺品种‘XXL’(Rhododendron‘XXL’)、‘粉千金’(Rhododendron‘Scintillation’)和1个高山杜鹃野生种马缨杜鹃(R. delavayi)为材料,设置了4个光强处理(CK:100%自然光强, L1:72.2%自然光强, L2:51.5%自然光强, L3:31.4%自然光强),探讨了不同光强对高山杜鹃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自然光强不利于高山杜鹃生长,发生强光胁迫,使其株高降低,叶片数减少,叶面积减少;在处理光强范围内,叶片SOD活性、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降低;在31.4%全光照条件下,高山杜鹃生长表现最好。因此,昆明地区30%左右全光照是高山杜鹃生长的较适光环境。此外,3种高山杜鹃对光环境的生长和生理反应有所差异,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显示,‘XXL’的光强适应性最好,更适合在昆明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山杜鹃 强光胁迫 叶片形态 生理生化特性 综合评价


基于系谱和SSR标记的高山杜鹃杂交种亲缘关系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对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的总DNA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良,然后综合利用高山杜鹃EST数据库和该实验室的马缨杜鹃高通量测序数据,引用已发表文献的SSR引物,从15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26对多态性高、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SSR引物。再从中随机选择10对SSR引物进行荧光标记,对69份不同高山杜鹃的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6.959 2个;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Neis基因多样性(H)分别为0.795 2、0.543 5、0.826 5和0.820 2;杂交种间的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UPGMA)聚类结果与其谱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可实现对一些未知来源的育成品种资源进行祖先亲本类型的推测。
关键词: 高山杜鹃 DNA提取 SSR引物筛选 系谱 亲缘关系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