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果桑园桑椹菌核病防控实践与发展建议
《中国蚕业 》 2024
摘要:桑椹菌核病是影响果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深入实践,总结了应用农业、物理、化学及生物等综合防控桑椹菌核病的有效措施。并分析归纳了果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果用桑品种选育更新推广滞后、果桑园选址建园和种植密度及日常管理不科学、果桑园行间及周边农田栽培作物不当、传统露天栽培模式风险大效益不稳定、适宜防治桑树病虫害的药剂单一且防效差、不能科学及时有效地防控草害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果桑新品种的研发引进及示范推广、科学规划合理定植及精细化管理、果桑园行间合理间套作农作物、周边不种植菌核病易感植物、加强果桑设施栽培研究、规模化推广避雨栽培技术、加快病虫害防控化学药剂的研制及更新进度、科学除草及使用除草剂杀灭桑椹菌核病病原菌等果桑产业高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桑椹 菌核病 防控 乡村振兴 农文旅融合 高效发展 对策建议
元谋干热河谷区红火蚁药剂防控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红火蚁是元谋干热河谷区一种具有重大危害的危险性入侵生物,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干热河谷区的红火蚁防治药剂,开展了 7 种杀虫剂对红火蚁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对蚁巢的防控效果,药后 7 d以 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的最好,其次是 0.73%氟蚁腙饵剂,平均防效分别为 100.00%和 93.75%,药后 14 和 21 d时,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和 2.05%氟蚁腙吡虫啉杀虫饵剂的防效均达 100.00%,其他药剂处理的防效均为 93.75%;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在施药后 1 d时单个蚁巢工蚁的虫口减退率达 100.00%,且显著高于除0.1%呋虫胺饵剂处理以外的其他处理,施药后7 d供试药剂的虫口减退率均在 90%以上,但在施药后 21 d时其虫口减退率均出现下降.因此,可交替使用7 种供试药剂进行红火蚁的防控,建议先撒施 0.2%高效氯氰菊酯粉剂、0.73%氟蚁腙饵剂、2.05%氟蚁腙吡虫啉杀虫饵剂等控制红火蚁,然后用 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灌巢彻底铲除红火蚁.
有机硅助剂配合化学农药防治甘蔗螟虫的田间效果
《热带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探索有机硅助剂配合化学农药使用对苗期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以98%杀螟丹SP (可溶性粉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 (胶悬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叶面喷雾法,开展甘蔗螟虫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硅助剂可降低2种农药的用量,其中,药后15 d,98%杀螟丹SP (250~500 g/hm2)+助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g/hm2+助剂防效与推荐剂量无显著差异;药后30 d,98%杀螟丹SP (375~500 g/hm2)+助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g/hm2+助剂防效与推荐剂量无显著差异。有机硅助剂改善了2种农药的防治效果及利用效率,可降低98%杀螟丹SP用量30%~50%、20%氯虫苯甲酰胺SC用量约35%。
排连珠状蚕粪症状蚕病的鉴定研究 -以云南省祥云县蚕区为例
《广西蚕业 》 2021
摘要:2019年云南祥云县蚕区正秋蚕大规模发生排连珠状蚕粪症状的蚕病,部分蚕户因蚕病暴发颗粒无收,损失惨重.为诊断该蚕病,以进行针对防控,避免损失的再次发生,课题组通过肉眼观察病蚕病症及了解饲养环境,结合对蚕户养蚕过程中蚕病防控等重点环节和关键技术处理情况的了解,初步推测该蚕病为浓核病.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病蚕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来检测该蚕区的病蚕是否感染BmDNV.通过PCR检测结果得知,其中2份样品感染了BmDNV,通过对4龄起蚕和5龄起蚕添食BmDNV病毒进一步确诊,观察感染病毒后蚕发病病征与祥云蚕区病蚕病征大概一致,尤其排连珠状粪便病征明显.经过PCR分子检测方法和感染试验可确定该蚕病属病毒病浓核病,为祥云县蚕区下一步的蚕病防控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