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省小麦叶枯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对策
《云南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小麦叶枯病是世界性小麦病害,其病原菌寄主范围极广,能侵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禾谷类作物和几十种禾本科杂草。该病除可引起麦株根腐外,还可侵染其它部位,产生叶斑、叶枯、穗腐、褐斑粒、黑胚等危害症状。近年在云南省大部分育种后备材料中有所发生,病害主要表现为叶斑或叶枯。41个小麦品种叶斑病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病株率≤20%:4个品种;病株率≤40%:14个品种;病株率≤60%:10个品种;病株率≤80%:7个品种;病株率≤100%:6个品种。严重度≤20%:16个品种;严重度≤30%:1个品种;严重度≤40%:23个品种;严重度≤60%:1个品种。
三措并举 稳步推进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
《信息记录材料 》 2017
摘要:本文针对新时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要求,把"三龄两历一身份"作为专项审核的重点内容,把干部人事档案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作为最终目的,以准确无误为目标,就本单位扎实有序地推进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清理工作进行叙述。
烟草青枯病发生流行气象因素分析及土壤调理防控技术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高黎贡山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示范区烟草青枯病发生流行的气象因素,研究不同土壤调理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以指导病害的有效防控。【方法】于2012、2103和2014年烟草生长时期内,选择烟草青枯病历年发生的地块,定期调查病害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根据气象数据,计算调查间隔10 d内有效积温和降雨量,分析气象因素与病情指数之间的关系。考察壮根丰、腐殖酸和石灰等3种土壤调理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结果】气象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田间病情指数的增长与10 d内有效积温和降雨量成正相关,10 d内有效积温和降雨量的变化曲线反映了田间烟草青枯病病情指数的变化趋势。施用壮根丰、腐殖酸和石灰等3种土壤调理剂后,p H值分别提高为0.57、0.50和0.72,对烟草青枯病的平均防控效果分别为60.74%~62.18%、53.05%~59.53%和48.59%~58.53%。【结论】根据10 d内有效积温和降雨量的趋势制定防治措施,对把握病害的发生、发展和流行以及病害的预测预报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土壤调理剂的使用,可形成有利于烤烟生长的土壤条件和不利于病害生存的环境,从而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是防治烟草青枯病有效的辅助手段。
薇甘菊防除后抑制其再次入侵的几种防治措施初探
《生态环境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如何避免入侵植物薇甘菊防治后再次入侵是一个困扰国内外学者的难题。在野外条件下,对比研究了在薇甘菊入侵地施用化学除草剂百草枯、草甘膦和氯氟吡氧乙酸的化学防治方法以及施用3种化学除草剂后栽种甘薯的综合防治方法对入侵地的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薇甘菊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180 d,采用施除草剂后栽种甘薯的综合防治处理组对入侵地薇甘菊的株防治效果和鲜物质质量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化学防治处理组。化学防治处理组群落薇甘菊的重要值随防治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而其他物种重要值的变化则与之相反,其中草甘膦和氯氟吡氧乙酸处理后第30天未见薇甘菊发生;综合防治处理组喷药后第180天群落薇甘菊的重要值分别为36.98、22.21和20.13,显著小于处理前、化学防治处理组和对照。化学防治处理组在施药后第30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显著降低,Simpson指数(D)显著增加,Shannon-Wiener指数(H)除百草枯处理显著增加外,草甘膦和氯氟吡氧乙酸处理显著降低,但Pielous均匀度指数(J)与药前差异不显著;而施药后第180天,3种除草剂处理组除Simpson指数(D)显著增加,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J)与药前无显著变化。综合防治处理组,除百草枯+甘薯处理喷药后180 d的Shannon-Wiener指数(H)显著小于喷药前外,其他处理的Simpson指数(D)、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J)与喷药前均无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薇甘菊入侵地,通过筛选不同化学药剂和依靠迹地本地种群难以抵御薇甘菊的再入侵与危害,而采用先化学防治后栽种甘薯的综合防治技术可显著降低薇甘菊再发生的重要值,且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无明显改变。研究结果可为入侵地有效控制薇甘菊提供参考。
关键词: 薇甘菊 甘薯 化学防治 综合防治 生物多样性 丰富度指数
茶饼病高效无害化防治技术
《中国热带农业 》 2017
摘要:结合茶产业生产实际和前期工作经验,从选用抗性品种、植物检疫、茶园管理、茶叶采摘和不同茶园药剂防治等方面,初拟茶饼病高效无害化防治技术,旨在为茶饼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