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farmland(模糊匹配)
13条记录
云南某区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某区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方法]通过对云南某区典型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进行取样调查,分析土壤中重金属Cd、As、Pb、Cu、Zn、Cr和Hg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合GIS插值来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来源和潜在风险.[结果]研究区农田土壤中Cd、As、Cu、Zn和Hg含量高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且Cd、As、Cu含量在不同深度均高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的风险筛选值,部分表层土壤样品中Cd、As、Cu、Zn含量超标,重金属超标率顺序为Cu>Cd>As>Zn>Pb=Cr=Hg.Cd、Pb和Cr在研究区表层土壤中空间分布相似,其含量分布表现为研究区域从东向西逐渐下降.As与Zn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南部,Cu含量空间分布呈西北高、东南低,而Hg在土壤中分布不均匀.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农田土壤受到Cd、As、Cu污染,其中Cu污染程度最为严重且研究区重金属总体水平处于中度污染程度.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是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以中等生态风险危害为主,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轻度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Pb和Cr主要来自成土母质,Cd以及部分Pb与Cr可能来源于污灌,As和Zn可能与工业废气排放有关,Cu可能来自有机肥料,而Hg可能是由于重金属粉尘的大气沉降导致的.[结论]云南某区典型农田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Cu污染程度最为严重,但Cd危害程度最大.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来源 污染 潜在生态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球粮食危机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摘要:分析了目前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从粮食生产的角度讨论了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确保农村、农民、耕地、种子、科技创新等粮食生产要素供给和质量;筑牢粮食安全的底线;真正落实好中央提出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拓展境外粮仓的空间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 种子 粮仓 科技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修正法的大姚县农用地定级评价

农技服务 2016

摘要:本文以大姚县为例,以农用地定级规程为基础,基于大姚县已有的农用地分等成果,采用修正法构建农用地定级修正因子指标体系、对因子和权重进行质量分值计算,并采用"总分频率曲线法"对大姚县农用地定级,通过相关性检验和级差收益法等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大姚县农用地定级及其质量评定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关键词: 农用地 修正法 定级指标 大姚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丘陵区耕地磷素地表径流流失特征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径流试验观察方法,详细剖析了南方丘陵区7个试验点连续4年(2008-2011年)的实验数据,研究南方丘陵区耕地磷素地表径流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南方丘陵区耕地磷素流失量与地表径流产生量成显著正相关,颗粒态磷素是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占到总流失量的78%以上。磷素施用量和农艺措施是影响磷素地表径流量的关键因素,在坡耕地上农艺措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平地上磷素施肥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耕地 磷流失 径流量 农艺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陆稻生产改良技术对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3

摘要:结合近几年云南省山区陆稻的生产发展,根据陆稻主产区孟连县实际调查数据,以陆稻改良技术利用情况为基础,从耕作方式、品种采用、化肥农药、推广措施等方面,综合分析陆稻改良技术对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广陆稻生产改良技术可改善土地生产环境、释放土地资源、确保土地利用率。

关键词: 陆稻 改良技术 山区 土地 可持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平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与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全县6个土类,19 496.93 hm2耕地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交换性镁、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锌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49.81%的土壤偏酸,37.84%的土壤有机质偏低,24.69%的土壤碱解氮缺乏,47.41%的土壤缺磷,37.25%的土壤缺钾,53.89%的土壤缺硫,25.95%的土壤缺镁,97.25%的土壤缺硼,41.77%的土壤缺锰,69.28%的土壤缺锌;根据丰缺情况,提出烤烟、甘蔗、玉米、水稻等主要栽培农作物的施肥建议,指导农户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 耕地 土壤养分 作物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发生与危害特点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省农科院环资所杂草研究室于1996年至2010年间开展了云南农田杂草的野外调查,共发现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有186种,隶属41科,122属。外来杂草数量最多的是菊科和禾本科,分别有37种和35种,数量较多的科有豆科19种,苋科12种,茄科9种,大戟科8种。草本杂草有172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92.5%。1年生杂草植物有79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42.5%;2年和多年生杂草植物有85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45.7%。分布区域主要集中于滇南和滇中的各有122种和102种,分别占外来杂草种数的65.6%和54.8%;属于全省分布的有23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12.4%。绝大多数的外来杂草属于一般性杂草,危害的农作物主要是蔬菜、玉米和果园。调查结果表明,云南外来农田杂草的种类、数量、危害范围和严重性居全国之首。为此,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止其入侵和危害进一步加剧。

关键词: 云南 农田 入侵杂草 发生与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洱海北部地区不同轮作农田氮、磷流失特性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研究洱海北部地区不同轮作模式下农田氮、磷流失特征以期为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和制定相关措施控制由农业造成的面源污染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中通过调查采自洱海北部地区7个乡镇4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水样及施肥情况分析了田面水和沟渠水的氮、磷含量动态变化情况,以及肥料的投入量与田面水和沟渠水中氮、磷浓度的关系。[结果]田面水中,不同轮作模式下氮素的流失差异显著,蚕豆-水稻比大蒜-水稻模式减少氮素流失风险38%。水溶态氮是氮流失的主要形态。可溶性氮浓度以大蒜-水稻模式最高。不同轮作模式下田面水中氮浓度基本趋势为:大蒜-水稻>黑麦草-水稻>蚕豆-水稻>油菜-水稻。磷素流失总量偏低,且以泥沙结合态为主,不同轮作模式间各种形态的磷流失无显著差异。田面水中氮磷含量比沟渠水高,对总氮和总磷的增荷率分别为73%和82%。追肥是导致农田水对沟渠水增荷的关键因素。[结论]本研究中,大蒜-水稻是洱海流域农田氮磷流失风险最高的轮作模式。因此,应该综合考虑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安排轮作模式。本研究为控制洱海流域农田面源污染和改善洱海水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洱海流域北部地区 农田 轮作类型 氮磷流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洱海北部地区不同轮作农田氮、磷流失特性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洱海北部地区不同轮作模式下农田氮、磷流失特性,客观评价环境污染风险。试验在洱海北部地区沿弥苴河和罗时江流域的7个乡镇进行。采用定点取样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多点重复监测,调查不同轮作模式、轮作周期内田面水和沟渠水的氮、磷含量变化情况,研究不同轮作模式下氮、磷污染的负荷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田面水中,不同轮作模式下氮素的流失差异显著且以水溶态为主,可溶性氮浓度以大蒜-水稻模式最高,油菜-水稻模式最低,其它轮作模式居中分布;降雨径流氮流失量以大蒜-水稻模式最高。磷素流失总量偏低,且以泥沙结合态为主,轮作模式间无显著差异。田面水质劣于沟渠水,田面水对沟渠水存在不同程度增荷作用;农田水对沟渠水总氮和总磷的增荷率分别为73%和82%,其中追肥是导致农田水对沟渠水增荷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中,大蒜-水稻是洱海流域农田氮、磷流失风险最高的种植模式;蚕豆-水稻比大蒜-水稻模式减少氮素流失风险38%。因此,应综合考虑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安排种植结构,为洱海流域种植结构调整、控制农田面源污染提供参考。

关键词: 洱海流域 农田 轮作 氮磷流失

西畴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施肥对策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摘要:土壤养分指土壤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包括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微量元素硼、锌、钼、锰、铁、铜、氯等。土壤养分的丰缺决定土壤肥力的高低,直接着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文章基于西畴耕地的土壤状况,针对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施肥对策。

关键词: 耕地 土壤养分 测土配方施肥 施肥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