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柳松茸滇As-018菌株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菌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柳松茸(Agrocybe salicacola)又名杨柳田头菇、杨柳菌,是云南特有的一种野生食用菌,主产地在滇西北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野生产量极低。柳松茸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氨基酸含量18.98%,其中赖氨酸含量1.85%。为了开发这一资源,几年来我们对柳松茸作了系统研究,于1999年


TMV接种烟株后不同部位与不同时期病毒相对含量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CSCD
摘要:选择不同时期烟株接种烟草花叶(TMV),并在不同时期取样,应用TAS-ELISA法对370个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烟株不同接种时期各部位病毒相对含量高低的排列顺序是:团棵期接种叶,苗期接种叶,团棵期接种根,苗期接种根,苗期接种茎,团棵期接种茎,旺长期接种茎,旺长期接种叶,旺长期接种根。样品与阴性对照OD值之比由高到低分别是13 33,7 366,5 737,4 4,4 29,4 216,3 559,3 14,2 754,差异显著,这一结果排列中团棵期接种后叶病毒相对含量最高的规律,与田间发病率消长规律中团棵期通过叶片调查烟株发病率最高的趋势基本吻合。苗期、团棵期、旺长期这3个不同时期接种TMV后病毒相对含量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团棵期,苗期,旺长期。接种TMV后烟株花器病毒相对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花冠,子房,花萼,雄蕊,雌蕊。


云南野生稻资源考察及分布现状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现有资料 ,采用当地人员参与性考察调查方法 ,在 2 0 0 2年 10月和 2 0 0 3年 3月对云南省玉溪市、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和临沧地区 16个县 (市 )的 93个野生稻原生境进行了考察核查。发现原先记载的 93个野生稻分布点中只有 30个点还存在野生稻 ,同时又发现了 10个疣粒野生稻新分布点。现存野生稻分布点合计 4 0个 ,其中普通野生稻 1个点、药用野生稻 2个点和疣粒野生稻 37个点。这 4 0个野生稻点分布于 6个地区 (州、市 ) 16个不同的县 (市 ) ,其中 35个点集中分布在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12个县 (市 )。普通野生稻分布点的面积约 1334m2 ,2个药用野生稻分布点的面积均约为 334m2 ,37个疣粒野生稻分布点的面积变幅较大 ,从少量几丛到 13340 0m2 以上 ;分布面积不少于 13340m2 且密度在中等以上的分布点全省只有 8个 ,这 8个点中有 4个分布在思茅地区的普洱县、墨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和思茅市 ,2个点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龙陵县 ,还有临沧地区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双版纳景洪市各有 1个分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