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商品马铃薯储存条件和抑制发芽技术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储存云南大春收获的商品马铃薯,通过提高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自然通风,将温度控制在10~14℃,马铃薯块茎平均每周水分损失0 90%,并且块茎较新鲜,按农村常规储存方法,平均每周水分损失2 64%,块茎皱缩明显。采用CIPC抑芽剂戴科25号处理商品马铃薯,能够有效地抑制发芽,保鲜165d,重量损失仅3 28%,加工原料马铃薯保持良好品质。


不同初始发芽率水平贮藏10年后的云南稻麦种质种子活力变化
《西南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检测了云南作物种质低温中期库保存10年后的278份云南稻种和153份小麦的发芽率,分析了检测材料总体平均、物种、生态种植区来源和不同发芽率起始水平的平均活力变化。结果表明被检测的稻种和小麦总体平均活力下降极显著,但34 5%的稻种和26 8%的小麦活力有上升趋势;不同物种包括亚种、生态型和变型,生态种植区来源和起始发芽率水平间种子活力下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检测材料活力升高的主要因素来自种子本身的休眠和贮藏等遗传特性;就检测材料而言,籼粳交错区的云南地方稻种及早熟和中早熟麦区的小麦较其他稻区和麦区种质更容易贮藏。


中国杜鹃花的保育现状和展望
《广西科学 》 2004
摘要:分析杜鹃花在横断山脉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特点 ,总结目前中国杜鹃花研究和保育的现状 ,提出在横断山脉生态系统中有效保护杜鹃花物种和群落要加强杜鹃花资源调查、生态学和居群生物学的研究 ;确定中国杜鹃花的保育种类和重点保育地理范围 ;建立中国杜鹃花研究和保育的信息交流网络 ;加大对杜鹃花保护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促进杜鹃花生态旅游的发展。


云南省宜良县大型真菌调查
《中国食用菌 》 2004
摘要:宜良县是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资源最丰富的县份之一 ,且产菌时间较长 ,调查表明秋季 (9~ 10月 )宜良仍有 2亚门、 5纲、 9目、 34科、 81属、 2 70余种分布 ,主要贸易野生菌为干巴菌 (ThelephoraganbajunZang)、青头菌 (Russulavirescens (Schaeff.)Fr.)、鸡多种 (Ter mitomycesspp .)、红汁乳菇 (LactariushatsudakeTanaka)、松乳菇 (Lactariusdeliciosus (Fr .)S .F .Gray)、北风菌(Lyophyllumfumosum (Pers.:Fr.)Orton)。


秸秆和氮肥配合施用对高肥力植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高肥力植烟土壤上研究施用C/N高的小麦秸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烟株上、中、下部叶成熟期等 3个生育期 ,不同施氮水平下加秸秆处理可明显提高土壤 0 .2 5~ 10mm水稳性团粒数量 ,降低小于 0 .2 5mm小团粒数量 ,显著增加土壤水分含量 ,提高土壤 pH。同时 ,施用秸秆可显著降低烟株不同成熟期土壤中NH4 N和NO3 N含量 ,还使土壤有效钾明显上升 ,土壤P、Ca、Mg明显下降 ,S及B、Cu、Zn、Fe、Mn等元素有升高趋势。可见 ,高肥力植烟土壤上施用C/N比高的秸秆可以调控土壤养分供应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