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水位波动和氮浓度变化对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浅层地下水氮浓度及水位波动对土壤剖面中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以洱海近岸农田原状土壤剖面为对象,研究了模拟常规氮浓度的浅层地下水进行水位波动(SND)和持续淹水(SNF),以及无氮浓度的浅层地下水位波动(0ND)后土壤剖面氮浓度和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变化,探讨了土壤因子与功能基因丰度的关系.结果表明:SNF、SND和0ND处理较试验前土壤剖面中溶解性总氮(TDN)浓度分别降低了 44%、21%和30%,NO3--N浓度分别降低了 55%、28%和38%.同时,0ND和SNF处理较SND处理土壤剖面中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分别降低20%和1%,厌氧氨氧化功能基因丰度则分别增加68%和7%,硝化功能基因丰度分别降低34%和增加23%,土壤含水率(MC)、NH4+-N、NO3--N和 TDN均为功能基因丰度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土壤剖面持续淹水会显著降低溶解性氮浓度,浅层地下水波动及水中氮浓度引起的土壤剖面干湿交替和氮浓度变化是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关键词: 氮转化功能基因 土壤剖面 干湿交替 浅层地下水位波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火蚁入侵云南10年的发生状况与防控策略探析

环境昆虫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重大危险性入侵害虫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在云南已发生10年了,本文基于2013年12月至2022年6月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统计报表统计数据,分析了红火蚁在云南的分布情况、发生现状,总结了防控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云南省红火蚁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火蚁 入侵 现状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理州葡萄套种大蒜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2022

摘要:大蒜是大理州种植面积最大、最具特色的蔬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4万hm~2以上。大理独头大蒜2010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享誉全国,是我国独头大蒜的主产区。大理州种有葡萄1.199万hm~2,其中宾川县种植1.08万hm~2,占全州种植总面积的90.3%。葡萄的生产期主要集中在3~8月,充分利用葡萄空闲期,开展葡萄间套种大蒜技术研究,增加农民收入,振兴乡村经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手持式植物光谱测量仪开展甘蔗蓟马为害差异研究

甘蔗糖业 2022

摘要:以不同甘蔗品种为材料,研究手持式植物光谱测量仪(PolyPen RP-410)在蔗叶光谱值测定的使用技术方法,并分析了不同蓟马为害程度蔗叶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异.结果表明:PolyPen RP-410测定蔗叶正、反面NDVI值无差异,不同叶位间NDVI值有一定差异;NDVI值可反映蔗叶的健康状况,且蓟马为害程度与NDVI值呈显著负相关.根据蔗叶受害等级与NDVI值线性回归关系,制定了蓟马为害蔗叶的5级分级方法.该分级方法既避免了人为误差,又提高了监测的准确度;同时还能有效去除因蔗叶颜色差异导致的影响,可为科学指导蔗区蓟马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甘蔗蓟马 手持式植物光谱测量仪 归一化植被指数 为害指数 分级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0-2019年云南省蔬菜增产时空分异与贡献因素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摘要:以云南省的16个州(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地区增产贡献率、累计增产贡献率和LMDI模型,分析2000—2019年云南省16个州(市)的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对其增产格局和增产贡献因素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16个州(市)的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呈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全省蔬菜总增产的贡献量中,红河州、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昆明市这5个州(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67.91%,常年蔬菜产区、冬春蔬菜产区、夏秋蔬菜产区的贡献率分别为50.18%、42.89%、6.93%。云南省三大蔬菜产区的区间差异及区内差异与总体差异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逐渐缩小的运动轨迹。其中常年蔬菜产区的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度最大,夏秋蔬菜产区的内部差异波动最平稳。云南省播种面积贡献率远高于单产贡献率。文山州、西双版纳州、怒江州、昆明市、大理州、玉溪市和迪庆州等7个州(市)的单产因素贡献率高,丽江市、临沧市、楚雄州、红河州、曲靖市、昭通市、普洱市、德宏州和保山市等9个州(市)的播种面积因素贡献率高。常年蔬菜产区和冬春蔬菜产区的播种面积贡献率略高,夏秋蔬菜产区的单产贡献率较高。为促进云南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根据市场导向调整蔬菜品种结构、借助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推动蔬菜产业融合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蔬菜 增产 贡献因素 LMDI模型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山杜鹃组培苗保存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摘要:为探索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山杜鹃延缓生长和抗逆性的影响,以红粉佳人、诺娃2种高山杜鹃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在继代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根皮苷、B9、PP333,研究延缓保存后组培苗的形态和生理响应.结果显示:最适宜红粉佳人生长的调节剂浓度为根皮苷2.5 mg/L、B92.5 mg/L、PP3332.5 mg/L;最适宜诺娃生长的调节剂浓度为根皮苷3.0 mg/L、B92.5 mg/L、PP3331.0 mg/L.在延缓生长保存期间,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明显抑制高山杜鹃组培苗的生长,其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随生长调节剂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组培苗转入正常继代培养基后当代恢复生长良好.

关键词: 高山杜鹃 延缓生长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智能辅助种植策略对温室草莓生产调控效果对比研究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2

摘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种植有助于提高设施园艺作物精准化管理水平、缓解日益凸显的劳动力紧缺问题.草莓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园艺作物,研究对比采用不同AI种植策略和关键技术对草莓温室生产的调控效果,可对园艺作物种植的AI技术改进和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对比分析了4个不同AI种植策略对草莓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调控效果,并以人工种植管理为参照,对AI种植的技术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图谱、深度学习、视觉识别、作物模型和作物生长仿真器等技术在草莓AI种植中各有优势.其中,AI-1组采用知识图谱技术将专家经验、作物数据和环境数据进行融合,建立了标准化草莓种植知识结构和智慧种植决策方法,对作物生产发育的调控较为稳健,以较低的投入获得了最高产值.与人工种植管理相比,AI种植策略组的平均产量提高了1.66倍,平均产值提高了1.82倍,最高投入产投比提高了1.27倍.针对高产优质的目标,在配备较完善的智能化设备和控制组件的温室生产条件下,AI辅助种植能有效提高草莓种植管控的精准度,减少水肥和劳动力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收益,但也存在对人工管理扰动的模拟难、作物本体信息采集难等问题.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草莓 种植策略 调控效果 自动化温室 知识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杧在干热河谷地区的引种表现和栽培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在云南省元谋县引入澳杧种植,以元谋本地主栽品种三年杧为对照,2019—2020年连续两年对其植物学性状、生长结果习性、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和物候期进行观测,并总结了相应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澳杧表现良好,树体长势强,抗性和适应性较好,产量稳定,平地种植株行距(4 m×5 m)~(5 m×5 m),丰产期每667 m~2产量500~900 kg;澳杧果实品质和单果质量都优于三年杧,果形饱满,果大核小,果肉细腻,外形、品质俱佳,无特殊栽培技术措施,适宜推广种植。

关键词: 元谋县 澳杧 三年杧 干热河谷 株产 单果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芽类魔芋新品种‘兴迈4号’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兴迈4号'是从印度尼西亚引进的珠芽类魔芋混合群体材料中通过系统育种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球茎表面黄褐色,肉质浅黄色.叶柄光滑,底色为绿色或深绿色,具条纹和不规则斑块.生育期157~185 d,平均商品芋产量55.8 t·hm-2,葡甘聚糖含量(以干基计)65.9%,粘度高于15 000 mPa·s.田间软腐病发病率为0.78%.适宜在云南较低海拔区域高温高湿环境下种植.

关键词: 魔芋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荞漆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物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T-PCR技术从苦荞中克隆出2条漆酶(laccase)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2个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预测结构域、二级和三级蛋白结构,进行蛋白同源比对及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FtLAC-1基因序列开放阅读框为1695bp,编码564个氨基酸,FtLAC-2基因序列开放阅读框为1707bp,编码568个氨基酸。FtLAC-1和FtLAC-2蛋白预测分子量分别为61.41和62.47kDa,理论等电点分别为9.45和9.41,为亲水性蛋白,2个基因序列相似性较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不高。qRT-PCR分析出其在苦荞不同组织器官存在差异性表达。结论为进一步探索FtLAC-1和FtLAC-2在苦荞薄果壳形成中的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苦荞 漆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