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茶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云南农业科技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向日葵病害发生与控制途径

云南农业科技 2002

摘要:1999~ 2 0 0 1年对云南省向日葵病害进行调查 ,初步查清了近几年向日葵病害发生的种类 ,并对病害发生特点、危害性进行研究 ,提出了较为适用的控制途径

关键词: 向日葵病害 发生特点 控制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野生蔬菜资源概况及开发

长江蔬菜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稻种间近等基因系杂种育性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基础 ,以亚洲栽培稻品种 WAB5 6 - 10 4为测验种与来自种间回交组合 WAB5 6 - 10 4 / CG14 / / WAB5 6 - 10 4 / / / WAB5 6 - 10 4的 14个种间近等基因系测交 ,对亲本及杂种的花粉及小穗育性研究表明 ,这 14个近等基因系带有来自非洲栽培稻品种 CG14的 3个互不等位的配子消除位点和 2个互不等位的花粉不育基因位点 ,其中至少有 2个配子消除位点未曾报道过

关键词: 亚洲栽培稻 非洲栽培稻 种间杂种 杂种不育性 配子淘汰子 花粉灭杀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几点思考

云南农业科技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花生种质资源引种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2

摘要:从法国国际农艺发展研究中心(CIRAD)引入33份花生种质资源,对它们的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抗性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观察鉴定,筛选出高产种质(单株生产力大于60g)17份,蛋白质含量高种质(大于30%)5份,粗脂肪含量高种质(大于50%)15份。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引种 农艺性状 抗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地方稻种不同分类方法的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中国的丁 颖和程侃声栽培稻分类体系的基础上 ,按俞履祈的变种分类方法对云南搜集保存的 5 2 85份地方稻种资源进行分类研究表明 :(1)云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变异中心。 (2 )云南地方稻分属 5 8个变种 ,为中国栽培稻变种的总和 ,但品种数约占中国栽培稻的 8.6 % ;其变种特点是以普通籼、红籼 ,红粳、普通粳、普通糯粳和红光壳粳为优势变种 ,粳稻变异大于籼稻 ,深色型、糯稻、光壳稻和有芒变种占有较高比例。 (3)云南地方稻种分为籼粳 2个亚种、6大生态群 ,其中热带粳群、光壳粳群和普通粳群的品种数分别占云南地方稻种的 3.6 % ,18.1% ,32 .1% ,分别为13,11和 18个变种 ;早中籼群、冬籼群和晚籼群的品种分别占云南地方稻种的 1.8% ,0 .5 % ,4 3.9% ,分别为 11,4和 2 4个变种。 (4)云南地方稻籼亚种 2 6个变种和粳亚种 32个变种。籼水稻和晚稻是籼亚种的基本型 ,籼陆稻和早中稻则是生态变异型。粳亚种中的水陆稻、粘糯稻、早中和晚稻之间均没有基本型与变异型之分 ,且与籼亚种中的有明显区别。这进一步揭示了云南地方稻种籼和粳为两个独立起源中心。 (5 )初步提出云南栽培稻分类体系为按“种—亚种—生态群—生态变种群—品种类型”的 5级新型分类体系

关键词: 变种分类 陈氏生态群分类 丁颖分类 云南地方稻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瓣丝石竹莲座苗与健苗花期内源激素的变化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通过小区试验 ,比较了重瓣丝石竹各品种莲座化状况 ,结果表明 ,生育期超过 10 0d的重瓣丝石竹中晚熟品种 ,抽苔率为8%~ 45 % ,开花率为 6%~ 40 % ,秋冬季易产生莲座化现象。重瓣丝石竹开花率和抽枝率呈显著相关 (y =1 0 0 1x 3 862 7,r2 =0 9968 )。在营养期 ,正常苗内源生长素IAA、内源细胞分裂素DHZ +DHZR、iPA含量分别为 2 1 5 2 1μg/gFW ,3 5 2 14 μg/gFW和 4 5 46μg/gFW ,比莲座苗分别提高 5 0 2 %、2 1 3 %和 48 5 %。正常开花株中IAA及iPA含量比营养期显著提高 ,含量达3 0 43 7μg/gFW和 8 5 76μg/gFW ,而莲座苗仍保持营养期水平。营养期和开花期内源GA3含量为 0 0 62~ 0 0 85 μg/gFW ,莲座苗与正常苗GA3含量无显著差别。正常植株在营养生长期间植株茎顶端IAA、Z +ZR、DHZ +DHZR和iPA含量分别是基部的3 2、2 8、1 5和 6 4倍 ,而莲座态植株顶端和基部内源激素含量无明显差异。花期植株体内的内源IAA含量以花梗部最高(4 1 2 5 6μg/gFW) ,iPA和DHZ +DHZR含量的梯度分布比营养生长明显增加 ,而莲座态植株各内源激素均无明显的梯度分布

关键词: 重瓣丝石竹 莲座化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加强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

云南农业科技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