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分胁迫下马铃薯抗旱相关表型性状的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分胁迫条件下评价了马铃薯抗旱性表型性状。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根鲜干重、茎干重、单株块茎数、单块茎重量,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直线正相关。根系拉力与植株高度、根鲜干重、茎鲜干重、叶鲜干重、单株块茎数、单块茎重量和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直线正相关,根系拉力最高的品种永德紫皮洋芋、马尔科洋芋亦表现出根鲜干重、茎鲜干重、叶鲜干重以及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根系的干物质含量也较高。采用根系拉力和根重、茎重、叶重综合表型性状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价马铃薯品种的抗旱性。根系拉力测试2次,在盛花期测试更为重要。
组成型表达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提高转基因马铃薯抗旱耐盐碱性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应用农杆菌介导法,组成型表达来源于野生大豆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L-Methionine Synthetase,GsSAMS)基因,获得PCR及RT-PCR阳性的转基因马铃薯。应用SAS和DPS数据处理软件对7个转基因株系与未转化株系分别经干旱、盐、碱胁迫及无胁迫后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保水率、相对电导率等形态及生理指标与产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M22、SM4、SM33、SM13等4个马铃薯转基因株系具有较高的抗逆性,无论是逆境还是正常条件下栽培,产量均比未转基因植株有所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四种处理后马铃薯叶绿素含量、株高、相对电导率、相对保水率与产量具有线性相关性。
关键词: 马铃薯 茎段 遗传转化 胁迫 生理指标 产量 相关性分析
马铃薯播种密度对甘蔗产量及土地复合产值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适宜甘蔗套种的马铃薯最佳播种密度和栽培模式,为甘蔗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解决蔗区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粮蔗争地的矛盾。采用甘蔗套种马铃薯等行距栽培三重复随机区组试验,行距为1.1 m,马铃薯株距分别为0.20 m、0.25 m、0.30 m和0.35 m,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甘蔗和马铃薯的经济产量及复合产值。结果表明,在该套种模式下马铃薯的小区产量随播种密度的提高而增加,最低产量为20100 kg/hm2,最高产量为27670 kg/hm2;甘蔗产量随马铃薯播种密度的加大而降低,最低产量为147510 kg/hm2,最高产量为176220 kg/hm2;套种后单位面积土地复合产值比净种条件下增加34.48%~42.24%,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甘蔗套种马铃薯等行距栽培中当马铃薯株距为0.25~0.30 m时,2种作物的产量及土地复合产值最高,经济效益最理想。
马铃薯宁蒗182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优化及其经济价值意义
《经济问题探索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马铃薯宁蒗182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及不同的蛋白质样品电泳上样量和IPG胶条pI范围对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三氯乙酸(TCA)/丙酮法,上样量为600μg,采用pI 4-7、24 cm的IPG胶条可获得高分辨率的电泳图谱。在等电点4-7范围内,马铃薯宁蒗182叶片电泳图谱上的蛋白质点数为1055±95个。叶片蛋白质点的分布在分子量25-75 kD和等电点5-6的范围内相对集中。通过加强对样品的清洗结合丙酮对蛋白质在水化液中的二次沉淀能够较好地除去样品中的杂质而保证电泳质量。优化后的方法可用于马铃薯叶片总蛋白质双向电泳的试验研究,并为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马铃薯奠定了实验基础,将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云南马铃薯资源抗旱种质筛选
《农业工程 》 2012
摘要:用多年收集和选育、引进的云南马铃薯30个品种,以在宣威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宣薯4号为对照品种,在宣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马铃薯品种展示园进行抗旱性、丰产性和稳产性评价鉴定,筛选适宜当地种植抗旱、丰产的马铃薯品种和育种材料。结果表明:结合根提拉力和产量作为评价旱作马铃薯抗旱种质资源和筛选马铃薯抗旱品种的主要技术指标,05-290、05-363、S03-3276、夏波蒂、05-287、04-016、05-188、宣薯5号、05-225、丽薯200202均高于对照,表现出显著抗性,是较为抗旱的品种。
大麦—马铃薯套作对大麦生物产量和籽粒功能成分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3个优质功能大麦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以单作大麦(MC)为对照,研究了大麦—马铃薯套作对大麦农艺性状和籽粒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及抗性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1)套作条件下大麦的生育期缩短,分蘖数,有效穗、株高、节间总长度、旗叶长和宽、茎粗、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穗草比增加。(2)大麦—马铃薯套作对两种作物经济产量增幅大于4%,且大麦籽粒产量的LER均大于1,有明显的套作优势,其病害低于单作。(3)3个大麦品种套作条件下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和抗性淀粉含量均高于单作。
关键词: 大麦 马铃薯 套作 生物产量 γ-氨基丁酸 总黄酮 抗性淀粉
营养元素的使用对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中国马铃薯 》 2012
摘要:以马铃薯脱毒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对N、P、K、Ca、Mg 5种元素的缺失、适量和加量而影响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长状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元素的用量对组培苗的初生根时间影响较小,无明显差异;不同品系的脱毒组培苗对各种元素的需求量不同,总的来说,P、Ca、Mg的加量使用能够促进组培苗的生长;各种元素的缺失和加量对组培苗的黑尖、分枝等不良性状的影响以及对组培苗的有效叶片数、生根率、平均根长、平均株高等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品系间差异。因此,建立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快繁体系要根据繁育品系的不同,使用相应的优化培养基,这样既能减少马铃薯组培苗生长过程中的黑尖、分枝和苗弱等现象,又能促进生根和有效叶片的形成,保障和提高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质量。
马铃薯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个马铃薯品种(系)为试材,进行叶片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云薯501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mg/L+NAA 0.3 mg/L+GA310 mg/L,愈伤诱导率为100%,诱导不定芽分化的优化培养基为MS+6-BA 3 mg/L+GA310 mg/L,芽的分化率为86.3%;会-2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5 mg/L+GA310 mg/L,愈伤诱导率为95.7%,诱导不定芽分化的优化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02 mg/L+GA310 mg/L,芽的分化率为65.4%。上述2个品种适宜用作马铃薯转基因实验的载体,其他6个马铃薯品种(系)的愈伤诱导率很低,有的品种(系)没有愈伤组织产生,不能作为马铃薯基因转化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