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4种菊科植物提取物对菜青虫的杀虫活性
《华东昆虫学报 》 2000
摘要:用胜红蓟、黄花蒿、青蒿、艾蒿、鬼针草、三叶鬼针草、鱼眼草、小鱼眼草、紫茎泽兰、千里光、希莶草、万寿菊、肿柄菊、苍耳等 14种菊科植物的石油醚、氯仿、丙酮、乙醇、甲醇和水提取物对菜青虫 5龄幼虫的生测结果表明 ,黄花蒿、青蒿、艾蒿、鱼眼草、小鱼眼草、紫茎泽兰、万寿菊等 7种菊科植物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此结果为进一步从菊科植物中提取、分离和筛选高活性杀虫活性成分奠定了基础


提高烟叶含钾量调控措施的研究初报Ⅰ.物理调控对提高烟叶含钾量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生产条件下 ,采用单株挂牌设置处理的研究方法 ,研究了覆膜、断根等物理调控措施对烤烟钾吸收及其在库和源中的再分配。结果指出 ,地膜覆盖有利于前期叶片中含钾量的积累 ,而打顶后揭膜对后期叶片的含钾量的提高也有一定效果 ;烟株顶部遮雨对含钾量影响不明显。打顶时在距茎 2 0cm处一面断根有利于提高烟叶含钾量 ,但断根太多使烟株含钾量下降。


果树保护地延迟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00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果树保护地栽培的现状,着重对延迟栽培及其相关的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论述,包括树种、品种的选择和可借鉴的延迟栽培技术措施,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云南光壳稻籼粳分类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程氏籼粳分类和俞履圻的变种变型分法对 2 0份云南光壳稻品种及籼粳测验种 0 2 42 8、Dular进行籼粳亚种、变种变型分类 ,并对其形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2 0份云南光壳稻包括 1 3个变种 6 9个变型 ,以偏粳型品种占较高比例 ,籼粳分类品种中偏粳型品种的广亲和性较好。籼粳分类性状间及其与其他形态性状尤其是花药长度、穗下节长和株高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推断原始的云南光壳稻的籼粳分化取决于温度 ,并与纬度和海拔密切相关


唐菖蒲子球在滇西北地区复壮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唐菖蒲 (Gladiolus hrbridus)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唐菖蒲因花色、花型美丽而丰富,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被誉为世界切花之王.近年来,随着花卉市场对唐菖蒲需求量的增大,种植规模和栽培面积随之增加.但是,目前栽培唐菖蒲所需种球大部分靠进口,进口种球成本昂贵,并且连续种植几年后退化严重,形成`进口→退化→再进口→再退化^^'恶性循环.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根据唐菖蒲种球大量繁殖子球特性,通过开展子球快速增大繁殖商品球的栽培试验,摸索出了一套子球得以复壮的栽培技术.试验用直径 1. 0cm和 1. 5cm唐菖蒲子球,分别种植,培养一个生长季,结果当年所得球直径 2. 5cm(商品球 )分别达到 88. 7%和 94. 8%,基本达到能开花种球,并对直径 2. 5cm种球再培养一个生长季,生长期摘蕾,结果直径 3. 0cm以上的种球达到 98. 2%,符合进口球标准.由子球培养两年后直径达到 3. 0cm左右种球投入生产鲜切花,结果发现植株长势健壮,叶片清秀挺拔,花穗着花朵数多,花色鲜艳浓烈,品质丝毫没有退化现象,仍然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这样子球得以充分合理利用,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品种选择 选花色鲜艳,品质优良,受市场欢迎的 Marny(红色 )品种,分别直径 1. 0cm和 1. 5cm子球共计 4500个作试验材料. 二、土壤准备 选背风向阳,土质肥厚的沙壤土, 2月下旬深翻整地,并进行土壤消毒,用 35%甲醛溶液 600倍喷洒于土中,然后塑料薄膜覆盖 10d.揭膜后,施入基肥, 667m2用有机肥 3000kg,过磷酸钙 40kg,复合肥 50kg,肥料埋入土层后,敲碎土块,平整厢面,做成畦高 20cm,畦宽 100cm,畦间距 30cm的畦面. 三、子球处理和催芽 选无病虫害、大小均匀的子球,用 45℃温水稀释 70%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 800倍液浸泡 30min,捞出沥净药液,将药物处理过的子球,拌于 2倍的腐殖土中,进行催芽 5~ 6d,温度保持 20℃~ 25℃.待 60%子球发出根芽和茎芽时,即可播种. 四、适时播种 3月上旬将子球大小均匀一致,催芽处理过的子球,按 750粒 /m2(株行距 3cm× 3cm)密度,自然均匀地撒于厢面,然后覆土 3~ 5cm厚,浇足水,盖草. 五、肥水管理 播种后,经常查看土壤干、湿状况,如遇干旱少雨天气,必须喷灌透水,使苗没出齐之前保持土壤湿润.苗出齐后适当控制水分,促使根系生长伸长.并除去盖草,结合除草松土.由于唐菖蒲子球复壮极易受杂草危害,尤其幼苗期,因此除草本着早除、勤除的方法,尽量减少杂草与唐菖蒲争夺水分、养分.除了科学灌水外,在施足基肥的同时,生长期进行合理追肥尤为重要,一般 4月和 5月各追施尿素 15g/m2 1次, 6月中旬追施复合肥 20g/m2 1次, 7、 8月份隔 15d喷施 0. 2%磷酸二氢钾叶面肥,补充生长中后期 P、 K肥,延长生长期,使其制造更多的养分来供应子球的发育. 六、及时摘花蕾 子球下种后,经 120d左右的生长期,可有部分开花者,此时应及时摘除花蕾、花穗,避免养分分散,增加种球养分积累,使子球增实、增大. 七、病虫害防治 在唐菖蒲的病虫害中,常见的病害有疮痂病、灰霉病、锈病、条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玉米螟、蛴螬等.病虫害发生对唐菖蒲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唐菖蒲的病虫害防治应采取利于其健壮生长的栽培措施,恶化病虫生境条件为主,并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具体方法是: (1)实行轮作,保持圃地清洁; (2)清除染病种球,拔除田间病株并进行烧毁; (3)收起球时避免机械损伤; (4)贮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低温; (5)实行药物防治,苗期用波尔多液 200倍喷雾,发病初期用 50%可湿性粉剂多菌灵 500倍、甲基托布津 800倍、 25%三唑酮 600倍喷雾,一般每周 1次,连续 2~ 3次.对虫害可用 40%氧化乐果 1000倍、杀灭菊酯 2000倍喷雾, 50%辛硫磷 1000倍灌根. 八、采收及贮藏 在 10月中旬叶片枯黄后选晴朗天气采挖,掘球时剪去地上部分,清除杂质,拣净,晾晒,然后按种球大小进行分级整理.将大小均匀的种球置于钢架上薄层晾干,贮藏库保持通风、干燥、低温环境. 唐菖蒲子球在滇西北地区复壮栽培技术@和秀云$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邮编:674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