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豌豆中GPAT基因编码cDNA的克隆及分析(英文)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8 CSCD
摘要:参照国外报道的豌豆GPAT基因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通过RTPCR技术,从云南地方栽种的豌豆品种中分离到了GPAT基因的编码cDNA片段,并将其纯化后直接克隆到pGEMT载体系统中,经NcoⅠ和NotⅠ双酶切鉴定,所得的重组质粒中含有1380bp左右的片段.采用PstⅠ,HindⅢ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酶切图谱分析表明所克隆的豌豆GPAT基因编码cDNA的酶切图谱与国外所报道的该基因cDNA的酶切图谱一致,暗示了该基因在进行上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关键词: 甘油-3-磷酸转酰酶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克隆,豌豆


简并引物在PCR扩增甘油-3-磷酸转酰酶基因中的应用
《云南植物研究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高简并引物,结合PCR扩增技术从南瓜Cucurbitamoschata总RNA的逆转录产物中得到了GPAT基因保守区。在PCR反应中,简并引物之间的浓度配比是影响扩增效率的关键。用脱氧次黄苷(dI)替代简并引物中的高简并位点,可大幅度降低简并程度,显著提高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及扩增效率。
关键词: 简并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经印楝素处理后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Fabricius)]5龄幼虫的取食行为.结果表明:斜纹夜蛾5龄幼虫24h内发生的取食活动和取食间间隔的次数减少,平均每次取食活动和取食间间隔持续的时间延长;在每次取食活动中,用于取食的时间明显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在每次取食活动中,取食内间隔的次数增加了,并且取食内间隔的时间也延长了.所有上述有关取食行为的指标,处理虫与对照虫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斜纹夜蛾;幼虫;印楝素;拒食剂;取食行为


高稳系数法分析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
《玉米科学 》 1998
摘要:对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评价,都是用数个参数来综合评判。在评判中往往出现高产性与稳产性互不相关的结论。本文采用高稳系数法(HSC)评判玉米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其在玉米育种中切实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