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稻瘟病菌的菌丝融合及其与有性世代形成的关系——云南省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研究之六
《西南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为了弄清稻瘟病菌菌丝融合及其与有性世代形成的关系,笔者作了同一菌株内菌丝融合的发生频度与其有性世代形成能高低的比较试验、两菌株间菌丝融合的有无与交配时有性世代的有无的比较试验及同一支配型菌株间菌丝融合有无的试验.结果表明:稻瘟病菌的菌丝融合与有性世代的形成是各不相关的,菌丝融合远比有性世代的形成普遍.菌丝融合可发生在同一菌株内,以及相同或是不同交配型的菌株间,而有性世代只能在两个具有较高交配能力的不同交配型菌株交配时才能产生,且自然条件下至今尚未发现.此外,本文还论述了稻瘟病菌菌丝融合的各种形式及细胞核在融合过程中的行动.


滇中高原高产玉米的产量形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滇中高产玉米的产量形成特点及其与高原气候生态环境的关系。滇中高产田块(13.5~16.6t/hm2)的产量结构为:每公顷株数67500~105000,每穗粒数550~670,千粒重250~320g,穗粒重0.18~0.2kg。滇中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条件和受季风影响,形成了高原独特的气候生态环境,玉米生长期降水集中,气候温和平稳,夏无酷暑,太阳辐射强,日较差大。玉米的生育期特别是生殖生长期显著延长,有利于小花分化和大穗形成。株型紧凑,整齐度高,有利于增加种植密度。籽粒灌浆期处于高原雨季,日照时数偏少,气温偏低,光合速率和灌浆速度处于中等水平,但滇中玉米的灌浆期长,叶面积稳定期长,干物质总的积累水平较高,其千粒重偏低与籽粒总库容大有关。
关键词: 滇中高原;高产玉米;产量形成


激光加电场处理辣椒种子的生物效应研究
《昆明工学院学报 》 1995
摘要:用CO2激光加静电场处理的辣椒种子,在生育期各阶段表现出的生物性状明显优于对照。
关键词: 激光;电场;辣椒;生物性状;变异


蔬菜病害的诊断及防治
《云南农业科技 》 1995
摘要:蔬菜病害的诊断及防治云南省农科院植保所(650205)杨家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产量及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然而,在蔬菜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病菌的侵染,用药次数及浓度不断增加,蔬菜上农药残留量不断积累,直接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保证蔬菜无公害...


水陆稻在三亚及思茅的生育期及株高变化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用具有代表性的18个水、陆稻品种,在云南思茅夏季的低温长日照下旱栽及海南三亚冬季的高温短日照下水栽表明,云南粳型水稻主体亲源对光、温敏感,水栽时植株升高不显著;矮杆籼型水、陆稻品种及粳型陆稻品种的生育期受光、温、水影响不大,但水分使籼稻的植株显著升高。云南籼、粳陆稻在高温、短日水栽时。生育期显著缩短,植株显著降低。对光、温、水均不敏感的矮秆粳型陆稻IRAT216等。在两种条件下的生育期和株高变化不大。利用两种条件进行一年两代陆稻新品种选育和亲本评价,可加速世代进程和选育广适性的陆稻品种。


水稻广亲和性品种的研究与利用
《云南农业科技 》 1995
摘要:水稻广亲和性品种的研究与利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品资站(650205)文国松,戴陆园,陈勇1984年袁隆平首次提出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设想。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籼粳亚种杂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籼粳亚种间杂交的不育性一直是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严重障碍...


国产抗蚜威防治烟草蚜虫药效试验
《云南农业科技 》 1995
摘要:国产抗蚜威防治烟草蚜虫药效试验云南省农科院植保所(650205)陈静,邓吉生,翟留香,杨群辉江苏省江阴农药厂生产的国产抗蚜威,是当前农作物上防治蚜虫的一种理想农药,经我们对国产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粒剂和进口抗蚜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烟蚜的田间试验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