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云南红壤无机磷化学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1989

摘要:本文对云南四种类型的红壤所含无机磷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磷酸铁占无机磷的20~30%,磷酸铝、磷酸钙各占10~15‰。闭蓄态磷一般在60%以上。山地红壤闭蓄态磷含量较低,约28~52‰。而磷酸铝、磷酸钙含量较其他类型红壤高。酸性红壤对磷的吸附量高,中性红壤的吸附量低。所以,山原红壤及山地红壤应多施磷肥,红色石灰土可少施或不施。

关键词: 红壤 磷化合物 无机磷形态 磷的吸附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色豆瓣绿的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8

摘要:植物名称:双色豆辦绿(Peperomia obtusifoliavariegeta)。材料类别:叶片及叶柄。培养条件:MS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DA(0.1mg/L~2mg/L)及不同浓度IAA(0.1mg/L~1mg/L)诱导芽的分化;MS培养基加入1mg/LIAA诱导生根。试管苗移栽于20℃人工气候室内。组织培养温度24~26℃,每天光照10小时。生长与分化情况:盆栽黄、绿相间的叶片及紫色叶柄为试验材料。表面常规消毒后,切成0.7cm见方的小块于不同诱导培养基上。约经2~3个月可见外植体上出现绿色小点,继之形成芽。从不同浓度BA及IAA配比看出,每升培养基中BA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稻分类方法的比较

中国水稻科学 1988

摘要:为了比较Glaszmann和程侃声等对亚洲栽培稻的分类体系,将Glaszmann氏提供的197个水稻品种的同功酶位点原始记录和程氏对它们就6个形态性状的评分作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二人的分类基本一致,数值分类也表明栽培稻可以只分籼粳两个亚种,处于中间的少数品种可称为偏籼或偏粳。程氏采用的“性状指数法”似更为便利而有效,特别适于田间及育种工作,虽然带有一定的经验成分,但加以生化或数值分类的检验,即可弥补该法的不足,有助于澄清个别不够明确和错划的事例。因此,我们建议为求得最佳的分类系统,最好运用二种以上的方法,相互补充校正。

关键词: 栽培稻分类 形态 同功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花药长度与耐寒性的关系

西南农业学报 1988

摘要:用云南和日本的水稻品种研究花器状性与耐寒性状的关系;结果看出:花药和柱头的长度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花药长的品种耐寒性强,短的耐寒性弱。云南粳稻的花药一般比日本品种长,初步说明了云南品种的耐寒性强于日本品种的原因。花药长度与每药内充实花粉数及相对结实率均呈高度正相关,而且药长受环境影响比空秕指数的变动小。因此,花药长度可作为水稻品种耐寒性强弱的形态指标。

关键词: 水稻 障碍型耐寒性 花药长度 空秕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亚稻种光温反应性

西南农业学报 1988

摘要:就178个西、南亚稻种进行光温鉴定的结果,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均以中等居多。粳稻的感光性、感温性强于籼稻,我国南方的粳稻从播种至抽穗均少于100天,而不同于芒稻。西、南亚稻种的光温反应型共有20个,其中多数为中稻类型,有7个类型120个品种;相当于早稻的有6个类型12个品种;晚稻7个类型46个品种。各类型的稻种间,印度的陆稻对光温的反应较为敏感,和云南的陆稻相近,具有较广的适应性。来自阿萨姆地区的5个稻种分属5个光温反应型,可以看出这一地区的稻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镰刀谷是一个特殊类型,有籼有粳,其感光性感温性均属中等,在短日条件下,播种至抽穗多在75~85天之间,而且米质优良,是很好的杂交亲本。本试验中Aus、Boro、Aman三种类型稻种不多,与华南籼稻比较,基本上Aus属早稻,Boro属中稻,Aman属晚稻。据现在的认识,Aman属籼稻亚种生态群,而试验中一个名为Matia Aman的却是粳稻。并发现南亚地区还有为数不少的晚粳。同名品种,其光温反应型和熟期的早迟亦有不同,在利用同名品种时应该注意区别。

关键词: 西南亚稻种;镰刀谷;光温反应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水稻的营养元素及同化物与产量的关系

西南农业学报 1988

摘要:云南气候复杂,素有“十里不同天”之说。但在水稻生产上,如品种、栽培技术与地区小气候巧相配合,小面积的高产则屡见不鲜。如1983年,省内自育的高产品种滇榆一号在大理市最高亩产达1000.43公斤,桂朝二号在宾川、永胜两县最高亩产达1024.08~1075.40公斤。我们曾于1982~1984年研究高产品种,各生育阶段植株内部营养及碳水化合物的动态与最后产量的关系,现简报如下。

关键词: 高产水稻 稻体营养元素含量 同化物运转速度 淀粉转运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高原瑞丽内陆型甘蔗有性杂交研究——难开花亲本的感光感温特性与温周期效应

西南农业学报 1988

摘要:种质质量的局限性,栽培种与野生种杂交花期不遇,重要母本不易孕穗开花,冬季低温对花粉发育及杂交结实不利,是甘蔗杂交育种技术较难突破的四大障碍因素。本项研究经22年8个点的长期探索,在云南高原立体气候条件下,利用气候与种质资源优势,找到了基本能克服上述障碍因素的有效技术途径及较为理想的内陆型甘蔗杂交育种基地—瑞丽。本文着重讨论了难开花品种花芽分化的感光感温特性与瑞丽生态因子的关系;花粉发育的“温周期效应”原理在瑞丽冬季条件下的应用价值。还评价了瑞丽内陆型甘蔗杂交育种基地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 甘蔗 有性杂交 难开花亲本 温周期效应 内陆型育种基地 云南瑞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一种果树新病害——枣叶黑斑病的初步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8

摘要:1985年3月,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保山潞江坝)果园中,发现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k.)和野生酸枣(Zizyphus spinosus Hu.)叶片上产生一种烟煤状黑斑病。1987年4月调查,病害已遍及整个果园。为此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对病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该病最初在罹病株叶背面产生零星黑色小点,以后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病斑,直径0.4~6.0mm。严重时病斑可合并成片,在叶背面复盖较大的面积。叶面呈现黄褐色斑点(见图1),受害叶片成卷曲、扭曲状,易脱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甘膦对黄花菜高度安全

植物保护 1988

摘要:应用草甘膦制剂在不加任何防护措施和不需定向喷雾,兑水直接全面喷布于黄花菜地,不但除草效果好,而且对黄花菜安全。 1987年7月2日,在苹果园行间种植的处于花期的黄花菜田,有白茅、狼尾草、双穗雀稗、狗牙根、黄香附、紫香附等多年生杂草和少量1年生杂草,多与黄花菜等高。其中白茅株高80厘米,每平方米地上茎叶重0.96—2.3公斤,60厘米土层中的根茎重11.5—27.8公斤(每公斤白茅根茎长169米)。茎叶与根茎重量比为1:12。杂草地下茎与黄花菜根系在土壤中交织成网,危害严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次性手术敷料包辐射消毒灭菌后在亚热带地区使用效果

核农学报 198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野战一次性手术敷料包辐照灭菌及其使用效果。结果表明:经60_(Co)γ射线10—50kGy不同剂量辐照后,置于亚热带环境条件下观察、应用时,消毒彻底可靠,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条件致病茵与乙型肝炎病毒辐射消毒灭茵的安全剂量为9.2—50.0kGy。

关键词: 敷料包 细菌 病毒 辐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